据美国《国家利益》杂志近日报道,中国正在研制新型舰载战斗机,以取代其歼-15“飞鲨”战斗机。这对中国海军,尤其是航母作战能力绝对是一个重大好消息。因为航母的最重要作战能力之一,就是通过舰载战斗机体现的。过去,这是中国的一个大短板。
现在采用的歼-15是中国基于俄制苏-33“侧卫”-D的 T-10K-3原型机研制的。事实证明,解放军海军对该型机的表现并不满意。飞机发动机及飞行控制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使“飞鲨”遭遇了一系列不太安全的事件。
很明显,歼-15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北京方面正在着手研制新型舰载机,以取代歼-15。目前,新型舰载机的外观如何尚不得而知,但无论要开发什么样的新型机,它都必须能够从001型航母的滑跃式飞行甲板上起飞,也能够通过002型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弹射起飞。
美国媒体宣称,中国海军分析人士曾暗示称,北京可能正在研发舰载版FC-31“鹘鹰”战机,该机是沈阳飞机公司出资开发的一款五代战斗机。
不过,北京官方并未透露歼-15会由什么样的战斗机替代。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因为发生机械故障至少有4架歼-15遭遇事故。
外界猜测,相关技术问题似乎与中国为歼-15自主开发的发动机和飞行控制系统有关。有消息人士在接受《南华早报》报道时称,“歼-15是一款有问题的飞行——飞行控制系统不稳定,是造成两年前发生的两起致命事故的主要原因。”
据《南华早报》报道,在两起坠机事故中,歼-15在进行陆上起降训练中着陆时,飞行控制系统失灵了。这可能意味着歼-15的飞行控制算法容易受到由飞行员或其他问题造成的影响。
此外,目前歼-15的国产沈阳黎明WS-10H发动机的可靠性也不得而知,也不知道其发动机是否是在这些事故中起到了一定作用。旧版本的歼-15是由俄罗斯礼炮号公司研制的 AL-31F发动机提供动力的,该型发动机相对可靠。
中国显然很清楚歼-15的问题,当然,世界各国军方都存在这种问题。有消息人士告诉《南华早报》称,航空专家最初拒绝承认歼-15存在设计问题。直到经验丰富的海军飞行员曹贤建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后,他们才承认问题的存在。
歼-15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这一点也不奇怪。中国通过逆向工程,以苏-33的不完整原型设计为基础完成了歼-15的设计工作。尽管中国工程师可能已经通过T-10K-3及其他苏-27衍生机对“侧卫”的设计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受逆向工程的固有限制,他们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奥秘。这些知识上的差距可能正是歼-15出现问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