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军力发展迅速,每年的都在发生令人欣喜的变化。可在我们进步的同时,其它国家的军力也在发展,尤其是美俄等军事强国。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在每年的《军力平衡》报告中都会简述全球军力发展,近年的报告都会用数据图表简答明了对比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以及印度的军力情况。这些数据当然不可能完全准确,但多少却能看出些趋势。
那么,按照最新《军力平衡2018》报告的记载,过去一年中国的军力发展相比其它几个主要国家进展如何呢?今天,我们用2017与2018年报告的数据来看看一些趋势。
军费是军力建设的基础,过去一年美国的军费虽然略有减少,但仍令其它诸国望尘莫及,比排在其后10几名的国家相加还多。
中国的军费仍保持一定涨幅,涨幅还略高于去年,这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防需要。其它国家的军费则有增有减,长期排名第3、4位的沙特、俄罗斯掉换了个位置。当然,不同研究机构采用的数据不同,得出的结果会不同。
在军力中最重磅的核武力方面,最大的变化在于美国,美国遵守核裁军约定将洲际导弹削减到了400枚。俄罗斯的核武规模是低于美俄协定的,但处于新老装备更替,洲际导弹规模也有所变小,未来可能还会上涨。
除了美俄洲际导弹减少,全球核武平台规模的主要变化在于中国。其中洲际导弹的数量略有增加,但与美俄仍不在一个数量级;轰炸机数量已经超越了美俄,但我们也要意识到中国轰炸机性能与美俄还是有距离,数量并不能说明问题;过去一年,全球海基战略核武平台的规模基本上保持不变。但俄、美、英的新一代战略核潜艇或在更替、或在研制,一轮大规模更换潮就在眼前,我们必须跟上脚步。
过去一年,全球主要军事强国的兵力变化主要集中在中俄身上,中国基本上完成30万裁军任务,俄军则增兵数万。
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火炮是陆军最重要的主战装备,过去一年中仅有俄罗斯在这三大装备领域的规模呈现明显全面上涨之势,数据未必准确,但确实反应了俄陆军“旅改师”后加强装备的动向。中国因为裁军、军改以及装备更替,这些装备减少也是正常。
过去一年间,全球主要国家的海军力量,除了大型两栖作战舰艇的数量没有任何改变外,其它类型舰艇类型数量大多发生了变化,除了俄罗斯添了艘护卫舰外,其它增加的舰艇数量基本上来自中美两国。
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数字认为,中国增加了5艘攻击型常规/核潜艇、4艘驱逐/护卫舰;美军则增加了1艘航母、3艘护卫舰。未来一段时间,中美海军齐头并进发展的势头仍将继续下去,中国“下饺子”多,美国也不少,“饺子”还更大。
空中力量方面的发展依然代表了国际军事力量的状况,也就是中、美、俄独领风骚。
战斗机方面,美国有部分战机退役,中国、俄罗斯、印度的战机则有增加。
武装直升机方面,报告认为中国没有增长,这应该不大靠谱,但美、俄增加30余架则是比较确定的。
重型和中型运输机方面,报告认为全世界只有中国在增加。
重型和中型运输直升机方面,美国本来的优势就巨大,增加的数量同样如此,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则要逊色不少。预警机、空中加油机(战略空军实力的最好缩影)方面的情况同如此,美军的优势仍在持续扩大。
细数这些空中力量规模的话可以发现,每个单项其它5个军事大国加起来基本上都不到美国的一半,有的甚至只有1成多点。
可以说,空中力量实力对比就是全球军力的一个缩影,美军的优势依然非常大(部分优势还在不断扩大),不仅是量、更在于质。我们要意识到差距,立足自身脚踏实地的发展,切不可盲目飘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