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中国反击,美国吐出了带血的筹码
www.wforum.com | 2011-06-13 21:55:49  中华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盖茨认为,尽管所有北约28国当初一致同意对利比亚实行军事打击,但迄今为止参与利比亚行动的北约国家只有9个,英、法、美承担主要责任。
  德国防长德麦齐埃9日就这一问题回答德国媒体的提问时说,德国已经决定不参与对利军事行动,德国将负责的部分是利比亚重建工作,默克尔总理在访问美国时已就此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做了商谈。
  ●不妨回顾一下德国总理访美国期间的几个细节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面对美国防长的“逼问”,既然德国防长将皮球一脚踢给了“德国总理与美国总统”,那么,我们就不妨回顾一下德国总理访美国期间的几个细节。
  我们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是在当地时间6月7日对美国展开为期一天国事访问的。值得强调的是,
  第一,在访美之前,默克尔访问了“极其敏感”的印度,值得强调的是,尽管德印双方就在反恐、核能、军售、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等多个领域合作进行了会谈,但德国总理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三个:
  其一,也是最主要的:默克尔表示,希望德国拥有股份的欧洲航空防务和航天公司的“台风”战机能够获得印度空军100多亿美元军机采购的订单。她说,“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选择,希望加强与印度的关系,欧洲战机是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产品。”
 其二,也是值得警惕的,默克尔表示:在核能利用领域,同意在核能安全方面帮助印度,并承诺支持印度发展其他新能源;
  其三,我们注意到,会谈后的联合记者会上,辛格表示,“我们讨论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发展。恐怖主义是一个严重的挑战,我们应该全面而不是有选择地应对。”
  默克尔则透露德国将在今年底主办下一届阿富汗会议,“印度与德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目标一致……阿富汗应该发展独立的安全机构。”
  第二,德国政府此次访美代表团阵容庞大,包括5位政府部长,是自前总理科尔执政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据说,这次访问的目的是修复德美两国渐趋冷淡的外交关系。
  第三,据报道,默克尔在华盛顿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她不但获得美国授予平民身份者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还享受到了美国总统奥马巴为她举办一场欢迎外国领导人“最讲究”的国宴。
  在这个问题上,美联社的说法就极能说明问题,该报说:无论如何,默克尔这次受到盛况空前的高待遇,而美国通常只给予亲密盟友这种待遇。并认为,默克尔是第一位受到奥巴马政府如此高规格接待的欧洲领导人。
  ●德国总理访印的主要目的是“生意”,这一点与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印基本相同
  通过第一,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德国总理访印的主要目的是“生意”,这一点,与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印基本相同。
  有意思的是,自不久前印度空军将美国和俄罗斯的军火商一起踢出“采购名单”之后,德国拥有股份的“台风”战机和法国达索公司的“阵风”战机对印度空军订单的竞争也就白热化了。
  ●印度何以将这笔巨额订单抛向欧洲?
  然而,就如我们之前所强调的那样,印度之所以将这笔巨额订单抛向欧洲、而不是之前“志在必得”的美国与印度的传统军火供应商俄罗斯(美国与俄罗斯公司的推销工作都是由各自总统亲自带队上门公关),显然与“埃及之乱”的“后续发展”最终“脱稿运行”相关,与美国决策者于“极端焦虑”中决心对“美国全球战略”、特别是“南亚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但又非“实质调整”相关。
  我们知道,在“埃及之乱”的“后续发展”长时间停留在“利比亚”这个观察点,僵持于“叙利亚”这个“止损点”的背景下,印度国防部突然于4月28日证实:美国军火商已在印度总值110亿美元的战机订单中落选,而就在美国失去合同当天,美国驻印度大使罗默高调地宣布“辞职”。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这位美国大使辞职时在对印度的决定“深感遗憾”的之余,面对媒体,却始终不肯将“辞职”与“丢掉军售合同”直接挂钩。反倒是印度政府在“拼命”强调:罗默大使是“故意在此时辞职,并将打击美印未来的军售合作”。
  ●这里面的内在逻辑却是非常清楚的
  事实上,受打击的岂止是“印美军事合作”,随着俄罗斯不久前连续取消与印度的军事演习计划,俄印军事合作、甚至俄印关系也受到了打击。
  对此,我们想强调的是:这里面的内在逻辑却是非常清楚的:
  第一层,既然印度决策者明知此举“将打击美印、俄印未来的军事合作(实际上是美印)”、甚至打击“印度与俄罗斯的传统关系”,却又偏偏如此,显然在目前阶段有“较简单依靠这笔订单维系美印、俄印的政治与军事合作更加紧迫”的“战略考虑”。
  ●“真正原因”与美国“在巴基斯坦境内击毙本.拉登”的“某些企图”直接相关
  事实上,在我们看来,“美印”双方在“美国大使辞职原因”问题上闪烁其辞的“真正原因”,恰恰与两天之后、也就是5月1日,美国突然宣布“在巴基斯坦境内击毙本.拉登”的“某些企图”直接相关。
  显然,美国借“拉登之死”所刻意展示的“两种特殊能力”、特别是“美国资本操纵国际市场、令国际原油、大宗商品、贵金属等瞬间玩‘倒V型反转’的特殊能力”,外加“比尔.盖茨、巴菲特等访印时”暗示的“美国南亚战略”进行破局的“第三种方式(通过经济、特别是金融危机促成印度之乱)”,这才是印度决策层最终决定将这笔巨额订单抛给欧盟(也就是欧元)的“战略考虑”。
因为,如“美国利益”没有“欧洲利益”的“实质配合”,而印度如能用“冷静”取得中国的帮助,那么,“美国资本”要想独自进行“第三种方式”南亚破局,恐怕其极其依赖巴基斯坦通道的“中亚政策”、就得当心被别人抄了自己的后路,并涉及其中东、以至全球战略。
  ●站在国家、民族的核心利益上,印度决策者起码应该看清楚了几点
  第二层,而透过以“俄美、欧美、中美分别直接交手为主线”的“前三波排列与组合”、特别是“中美直接交手”的“第三波排列与组合”的整个过程,目睹交手的最终结果是中国在欧俄的战略策应下,用“与美国一切重大问题都在中东谈”的策略,成功地将“大国间主要战略交易平台”从南亚方向推至中东方向、并直到今天都在“联手迫使”美国在中东参与战略交换、从而“持续吐出带血的筹码(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要求以色列在1968年巴以边境基础上进行和谈)”这一不可争辩的事实,站在印度国家、民族的核心利益上,印度决策者起码应该看清楚了几点:
  第一点,通过“利比亚”这个“观察点”、可以看出“欧美国家利益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仍然是“欧美关系”的主流,因此,“虽并非不可调和、但却很难调和”的“欧美资本利益之间的矛盾”,在俄罗斯、特别是中国的“挑动”、甚至欧盟内部某些“志向远大的核心国家”之“策应”下,也就“很难调和”。
  ●“欧美利益”之间已经被搅得越来越远,“中欧”之间的利益反而被搅得越来越近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只要看看俄罗斯总理普京在自己的网站上“悍然暴料”“IMF前总裁卡恩性侵案不仅冤枉、且与美国黄金储备真相直接相关”,此前“不肯介入利比亚战争”的德国人、揣着来历不明的“毒黄瓜”跑到中国要求帮助“鉴定”,而中国外交部近来更是与利比亚政府与反对派势力“同时展开对话”、从而在“方方面面”面前强调了“我有两种选择”,等等,也就可以看出,“欧美利益”之间已经被“某些人”给搅得越来越远。
  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有意思的是,与此同时,“中欧”之间的利益反而被“另外一些人”给搅得越来越近了。这一点,我们稍后再做展开。
  ●“迫使”美国不得不在中东方向继续“参与交易”
  也正因如此,在“利比亚”这个“观察点”仍在“观察”、“叙利亚”这个“止损点”仍未击穿的情况下,以“中欧俄”为主的“国际社会”已经开始在“中东和平”这个“主要战略交易平台”上“重开交易”,并“迫使”美国不得不继续“参与交易”。
  ●法国(欧盟)所提的“巴以和谈新方案”
  非常清楚,在这个问题上,最具典型的事情,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要求以色列“在1967年巴以边境”的基础上展开“巴以和谈”、且欧盟(法国)则进一步威胁“巴以(实际上是威胁以色列与美国)”称:如果不尽快恢复巴以和谈....则一切严重后果自负!
  至于法国(欧盟)所提的“巴以和谈新方案”,其实有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法国外交部长朱佩6月2日为重启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和平谈判提出的新方案,其主要内容是朱佩当天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会见巴勒斯坦候任总理法耶兹时提出,巴勒斯坦应以“土地换和平”为原则,在1967年边界基础上建国,并要求巴以双方在一年内就耶路撒冷最终地位问题和难民回归问题达成一致。
  第二部分,是法国提议“6月底在法国举行重启和谈动员会议”。
  ●“美国利益”已经开始吐出“带血的筹码”!
  至于“严重后果”是什么?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恐怕首先就是“欧盟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显然,在法国(欧盟)一致“公开要求”以色列做出重大让步的背后,是面对“脱稿运行”的“埃及之乱”之“后续发展”,“美国利益”已经开始吐出“带血的筹码”!
  毫无疑问,一个人沦到“吐血”的地步,也就意味遭受了“内伤”。
  真实的情况就是,目睹“美国霸权”已经无力一手遮天,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强力保护自己”,尽管表面强悍、但原本就无力自保的以色列,面对“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已经开始“松口”,称:“愿意考虑法国(欧盟)提出的新方案”。
 ●“松口”与“放风”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以色列“开始松口”的背后,其实是以色列“开始放风”,而“松口”是一种“无奈与妥协”,至于“放风”则可理解为一种“试探性的警告”:“松口”是相对“欧盟利益”而言的,而“放风”的对象则“美国利益”,准确地讲,是“美国国家利益”。因为,在“美国利益决策层”于“美国资本利益层面”、冒着中东全面失控的危险,策动“埃及之乱”、却又目睹其后续发展始终在“脱稿运行”之后,“美国国家利益”眼下最需要的就是继续维护“美国主导的中东安全框架”的“基本稳定”。哪怕是牺牲“以色列核心安全利益”也在所不惜。
  ●“美国国家利益与资本利益之间的固有矛盾”开始激化
  这一点,从以色列总理“强烈不满”美国总统奥巴马“施压”以色列“在1967年边境基础上进行巴以和谈”,从而在美国国会上进行演讲、并施放出这种“强烈不满”的细节中就可以看出。
  而在以色列总理得以在美国国会“公开宣泄”“强烈不满”的背后,是“美国国家利益与资本利益之间的固有矛盾”终于在“埃及之乱”的“脱稿情况”日益严重、“南亚破局”仍然无期的情况下、开始激化。
  这一点,在“美国内政”层面上,可以从美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开始敲打以“高盛公司”为代表的“华尔街势力”就可以看出;
  这一点,在“美国外交”层面上,可以从以色列总理在美国国会演讲过程中,首次遭遇“反对以色列的声音”就可以看出。有必要强调的是,在此之前,这种“出现在美国庙堂之上的反以言论”并非“首次”,但它见诸报端、“流入”民间,从而让美国大众于“第一时间内”就获知“美国也有政治人物反以”,这却是首次。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值得强调的是,这一切,都是在“拉登之死”之后,准备地讲,是在美国企图将“大国间主要战略利益交易平台”重置回“南亚方向”的努力“仍未成功”、“美国利益”企盼的“明修栈道与暗渡陈仓式南亚破局”仍然渺茫的背景下发生的。
  ●我们曾经着重讨论和一组重要观点
  而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曾经着重讨论了这样一组重要观点,即:
  从巴基斯坦总理访华、要求中国经营可联贯中国、巴基斯坦、伊朗的瓜得尔港,甚至帮助巴基斯坦建设军港(其实就是邀请中国在巴基斯坦建立军事基地),而从中国一是决定向巴基斯坦尽快提供50架枭龙战机、二是对巴基斯坦的邀请不置可否,三是增强针对南亚的军事部署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反击原则”是“准备与美国人撕破脸皮”的。
  另外,从中国政府对“伊朗与朝鲜进行导弹技术交换”的“传言”不直接回应,且“认真考虑应邀前去观察伊朗核设施”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反击原则”也是“准备与包括欧洲的欧美国家利益与欧美资本利益‘撕破脸皮’、从而用中东最暴力破局、彻底打破目前有利于西方的世界即有格局、提前洗牌”的。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反击姿态”对欧美国家利益、特别是欧美资本利益“都”是个强烈警告。
  而具体在南亚这个方向,我们认为,离开北约(欧盟)的实质性支持,或者印度的战略冒险,在美国并不具备单独与中国撕破脸皮的本钱,因此,中国以一系列行动展示上述“反击原则”的用意并不在于“美国完全没有把握”的“政治、特别是军事层面”,而在于“美国资本有一定操作空间”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意在以“扶弱(欧元)锄强(美元)”的手段,即要防止欧美在南亚方向联手、从而防止美国如愿地再将“大国间战略利益主要交换平台”给移回南亚方向,也要主动出手、摆出一幅“我不仅不允许移回、甚至还准备将‘交易平台’从中东进一步推至“科索沃方向”的“攻击姿态”,从而反手对美国(美元)施加最大限度的战略压力。
  值得强调的是,“这一反击”姿态,中国也“希望”方方面面、特别是观望之中的、非常恐惧“印度之乱”的印度决策层能接收、并确认!
●起码至目前为止,中国基于“准备与美国人撕破脸皮”的“一系列反击”,已经初步实现了预期中的“反击意图”
  显然,从印度最近的一些动作来看,特别是,从印度借“拉登之死”妄议什么“美军能、印军也能(夺取巴基斯坦核武库、斩首巴基斯坦军事指挥系统)”突然后退,并于5月30日重启因孟买恐怖袭击而中止3年的印度与巴基斯坦国防秘书级会谈、双方就从边境锡亚琴冰川撤军问题进行“讨论”的情况来看,中国的“这一反击”姿态,的确为“方方面面”、特别是观望之中的、非常恐惧“印度之乱”的印度决策层所接收、并确认!
  也就是说,起码至目前为止,中国基于“准备与美国人撕破脸皮”的“一系列反击”,已经初步实现了预期中的“反击意图”。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所谓的”方方面面“之中,中国真正期望能接收、并确认“上述信息”的,是“欧美资本利益”、或者说是“以美国资本为代表的西方资本利益”。
  显然,印度能接收、并确认“这一信息”,并保持始终(不能否认,在这个问题上,印度还会有反复),则将极大地促进“欧美资本”能认清形势。
  ●印度决策者起码应该看清楚的另一点是
  而从目前“欧美”之间在阿富汗、巴基斯坦问题上的分岐,特别是在“利比亚”这个“观察点”,“叙利亚”这个“止损点”上的“政策差异”来看,也就是说,直到今天,在欧盟都在与“中俄”一道“联手迫使”美国在中东参与战略利益交换、在美国“持续吐出“带血的筹码”这一不可争辩的事实面前,站在印度国家、民族的核心利益上,印度决策者起码应该看清楚的另一点是:
  第二点,通过“叙利亚”这个“国际社会(相关概念说明见之前内容)”中“大多数”的“中东利益”之“止损点”,可以看出:在欧盟始终不肯“实质性制裁”叙利亚的“背后(欧盟市场对叙利亚的经济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远超美国、甚至中国)”,是“欧盟利益(特别是欧洲资本利益)”在“再三权衡”自己的战略态势之后,并不愿意冒“因”伊核之中欧俄战略协调瓦解,在“中欧俄”之“大多数”的利益下,伊核问题立刻全面失控,中东格局、甚至世界格局立刻全方位破局,西方资本(注:包括了欧美资本,但在欧洲资本眼里,它考虑的已经是由欧洲资本代言的西方资本将要面临的局面)主导全球金融秩序的根基迅速崩塌”的“战略风险”。
  不仅如此,如果企图通过“军事解决”“伊核问题失控(其实就是伊朗正式跨进核门槛)”,则又面临“战争失控”、不仅没有把握将战争局限在伊朗、或者南亚,反而极可能扩展至欧洲腹地、甚至南美,还有可能升级为核战争,继而令自己(西方资本)再也找不到一处“防空洞”与“避难所”,从而像一战、二战结束之后那样可以始终掌握全局。
  这里,我们想补充一点,即:在我们看来,上面这段文字包含了“丰富、却又极其复杂的信息量”,因篇幅原因,我们今天无法进一步展开。请大家仔细体味!
  而站在“第二点”的基础上,我们再去看“第一点”,即:在俄罗斯、特别是中国的“挑动”、甚至欧盟内部某些“志向远大的核心国家”之“策应”下,也就“欧美资本利益”之间“很难调和的矛盾”不仅依然“很难调和”,而且可以利用。
  ●其“内在逻辑”始终沿着我们之前的评估,精密地运行着
  如果我们在这个层面上去观察印度在“100多亿美元战斗机合同”问题上的异常举动,去观察美国紧接着就“在巴基斯坦境内击毙了拉登”,去观察“印度的巴基斯坦政策”在“拉登死后”的“前后反复”,去观察“卡恩事件”,去观察“普京暴料”,去观察“俄中”先后与利比亚反对派接触,去观察突如其来的“德国毒黄瓜”,去观察德国人哪都不去、偏偏将“毒黄瓜”揣到“曾经遭遇非典”的中国、请中国帮助“鉴定”,去观察“欧美”一致要求“以色列让步”,去观察“中国与俄罗斯”联手在“联合国有关叙利亚议案”问题上投反对票,等等一系列事件,也就不难看出,它们看似孤立事件、实则是一环扣一环,且其“内在逻辑”始终沿着我们之前的评估,精密地运行着。
  而这所谓的“内在逻辑”,其核心部份,早在“埃及之乱”之前,我们就已详细地阐述了,即:如果仅局限在“中欧美(即人民币、欧元与美元)”的框架内观察问题,那么,只要中国始终奉行“扶弱(欧元)锄强(美元)”的原则(尽管扶与锄的强弱、方式、手段,都可依具体情况有所灵活运用),则由于“欧美金融危机”急待进一步深化,欧美国家利益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欧美资本利益之间“很难调和的矛盾”都可能在“三边撕裂”的框架内进一步激化,从而为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赢得尽可能大的回旋空间与时间。
●这是对欧盟(欧元)的“实质性”的“扶弱(欧元)”,又是一种“策略上”的“弱扶”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与利比亚反对派进行接触,塞尔维亚“突然发现、并立刻逮捕、且已经引渡姆拉迪奇”,等等,都是中国对欧盟(欧元)的“实质性”的“扶弱(欧元)”,但是,中国在与利比亚反对派进行接触的同时,一没有立刻承认”利比亚反对派是利比亚唯一合法代表”,二也接待“利比亚政府代表”,这又是一种“策略上”的“弱扶”。
  事实上,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已经强调了如下观点,即:
  第一,我们认为,随着“姆拉迪奇被逮捕”,塞尔维亚加入欧盟也就提上日程,“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的“和平处理进程”也就到了最后关头,而一旦“南欧数国”被批发进欧盟,那么,也就等同于欧盟全面整合再次取得突破,欧盟在“利比亚”问题上也就等同于实现了“先跳坑、再一跃而起”的整个过程。
  第二,然而,我们也认为,欧盟想最终完成这一进程,还有工作要做,其中第一个,就是向俄罗斯交换“利益”,如果在这个层面去观察问题,那么,那位“亲西方”的乌克兰美女总理今天突然遭到逮捕,格鲁吉亚反对派再次上街要求亲美的格鲁吉亚总统下台,法国与俄罗斯签定四艘“西北风直升机航母”的“军备合同”,也就非常符合逻辑了。
  其中第二个,就是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非常看重的“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如果在这个层面去观察问题,那么,曾经攻击朝鲜驻利比亚使馆500米处目标、正支着耳朵期盼朝鲜“公开抗议”并“索赔”的欧盟,却发现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在这个时间点上、扔下正在平壤进行访问、以评估粮食援助的美国特使,突然进行“非常关注经济”的年内第三次访华行程,也就非常符合逻辑了。
  第三,值得强调的是,金正日在这个时间点上、扔下正在平壤进行访问、以评估粮食援助的美国特使,展开年内第三次访华行程,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朝鲜在最高限度地强调“中朝关系的牢固”。在最高限度地强调美国决策层企图利用美国前总统卡特的朝鲜之行,缓和美国与朝鲜之间的关系,软化“朝核”配合“伊核”、准备进行“中东最爆力破局”,策应“中国南亚政策”之决心的企图,不可能得逞。
  第四,根据我们的观察,由于中国在南亚方向“对美一不妥协、二是坚决反击,三是对印进行军事高压”,令巴基斯坦在公开层面更加依靠中国、并一度截断北约的巴基斯坦通道以示警告,因此,尽管印度受到“美国两种特殊能力”极大的“威、逼、利、诱”,且针对“美国南亚政策”也的确做出了“实质性策应”,但出于自身最大利益的考虑,印度的“实质性策应”虽然对中国损害巨大,但仍然停留在“极端实用”阶段,以观望其它方向“排列与组合”的结果。
  ●印度的“最新表现”,正是“其它方向排列与组合”的“排列组合”结果所决定的
  对比“上述观点”,结合印度的“最新表现”,我们不难明白,在“印度与巴基斯坦重新坐下来谈撤军”的背后,正是“其它方向排列与组合”的“排列组合”结果所决定的。
  而这些“排列组合”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
  第一,继美国于“金正日年内第三次访华”之后,急急忙忙派了一位美国特使前往平壤,说是“评估粮食援助问题”,实际上是强调“美国东北亚政策仍然准备重新做人”的“姿态”之后,曾经被“天安号事件”暂时打断了“登陆朝鲜半岛进程”的欧盟,也放出消息说:也准备派代表团“评估粮食援助”。
  显然,在利比亚问题“先跳坑”、现在想“一跃而起”的欧盟,还是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的。
  第二,中国首次派出中国国防部长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会议”,在此次会议上,美国国防部长“遏制中国的调门”要较去年“低得多”,特别是在“南海问题国际化”的问题上,更是难得地“温柔”。
  而尽管中国与越南之间气氛非常紧张,但中国代表团却没有受到往年那般的围攻。这方面的话题,大家可以对照去年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
  显然,面对一个“已跳入坑中”,现在想“一跃而起”的欧盟(欧元),美国人也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第三,在第一与第二的基础上,尽管受到华盛顿用“两种特殊能力”指出的“那条生路”的“威逼利诱”,但印度也知道眼下应该做的是什么。
另外,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还给出了一个观点,即:
  就如中国对“修订版的G2(中美共管西太平洋安全)”不置可否,但拿“台湾军售问题”一试就“穿帮”的情况类似,中国对美国强调的这一“姿态”也试了一试,这次用的是一根“探针”、刺了一下“美国南海政策”寄予厚望的越南---据报道,越南27日抗议中国方面干扰其海上采油活动。对此,东方评论员注意到,之前力促“南海问题国际化”的美国人,这次显得格外安静!
  毫无疑问,华盛顿的“安静”特别是那份“姿态”,北京当然满意,可问题是“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如果美国人在行动上表现出足够的诚意,那么,或者在“科索沃方向”、“利比亚方向”悠着点儿。可对美国而言,问题是,如果这种“安静”与“姿态”持续下去,那么,不仅“南海问题国际化”这张牌再也打不下去了!即便是“美国南亚政策”、甚至“美国伊核政策”都无以为继。这样一想,美国决策者可真难!
  ●站在中国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越南的强硬”反倒是一种“极其配合”
  最新消息是,中国一只总计达12艘、由各型舰只组成的联合舰队已经经由硫球群岛附近海面,前往“南海深处”进行“例行训练”,值得强调的是,尽管日本方面仍然对此说三道四,但却较“大地震之前”的“上次”要反应“温柔得多”,不仅如此,还再次声称“福岛核污水问题严重”,倒是“直接当事人”---越南方面显得“极其配合”,不仅由一官方媒体放风“准备在南海进行实弹演习”,越南总理还更是亲自出面、将调门拉到“全党、会军、全国人民.....保卫国家主权”的层次,显然,站在中国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越南的强硬”反倒是一种“极其配合”,不然,在全球层面,中国又如何找机会、用这根“已经扎出”的“探针”去刺痛美国?去试试美国对它自己提出的“G2修订版--中美共管西太平洋”的真实态度?
  ●中国在越南方向“示强”,或有这样几层考虑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中国在越南方向“示强”,或有这样几层考虑:
  第一,是如上所说,在“方方面面”面前、去试探美国的真实态度,“其东北亚政策”是否打算重新做人的真实态度,由于“天安号事件”与“南海问题国际化”是第三波排列与组合“中“中美直接交手”的典型事件,且是“连环事件”,因此,用美国对待“南海问题国际化”的真实态度,去试探“美国东北亚政策”的真实态度,是非常合适的。
  第二,显然,如果美国在可能的“中越冲突”中,公开支持越南,那么,美国对越南的支持有多强,中国对欧盟“扶弱”的力度就会有多强!欧盟从坑中“一跃而起”的决心就会有多大!
  第三,如果美国最终没有“公开支持越南”,但是,欧盟却重新启动登陆朝鲜的进程,那么,中国也会增强对欧盟的“扶弱”的力度!
  第四,如果美国最终没有“公开支持越南”,欧盟也没有重新启动登陆朝鲜的进程,那么,只要目睹了这些“排列与组合”的印度、在“美国两种特殊能力”的“威逼利诱”下还能保持冷静,不自寻死路地替“美国利益”去打破这一平衡,那么,中国就可以继续与俄罗斯进一步协调,在保住叙利亚这个“止损点”的前提下,继续与阿盟、非盟一道,一方面、或者推进“不可逆转的中东破局进程”,以“时间”去挤压美国;另一方面、或者从“目前的利比亚政策”上后退,通过暗中影响利比亚局势的方式,去阻止局势往有利于欧盟方向发展,以“时间”去挤压欧盟,再加上“欧美金融危机急待深化的现实压力”,就可进一步激化“欧美之间在科索沃问题上的深层矛盾”。直到“欧美”中的一方之“东北亚政策”主动打破平衡。
  第五,如果“欧美”在利比亚与叙利亚问题上暂时达成妥协,从而着手将“埃及之乱”导向专门针对中国的“中国海上运输线之乱“,或者对叙利亚,伊朗实行“实质性制裁(实际上也是制裁中国),更或者欧盟向美国提供实质性南亚配合,则中国就要着手做这样几件事情:
  其一,是通过“两核联动”,做好伊核问题全面失控的策应工作。
  其二,作为“其一”的“后续发展”,作为应付“天下大乱”、“欧美”可能陷入全面金融、甚至经济大萧条,全球经济硬着陆的“预案”,中国要做好在“中国南海”全面开采能源”的准备,与启动封存的“中国本土资源”一起,部分弥补“欧亚海上运输线之乱”、特别是中国从中东、非洲获取能源的路线受损的影响,以维持“最低限度”的“中国经济内循环”。
 如果从这个层面去观察问题,那么,中国将“敲打越南”的“时间点”确定在作业深度达3000米的深海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正式交付投入使用、并启程前往南海,中国首艘航母即将下水的前后,也就再合适不过了。
  显然,在此之前,中国在南海深处是没有能力获取能源,也没有能力提供“全时段”安全保护。
  ●要想顺利展开,其前提是“坚决打断”越南的脊椎
  其三,对“其二”而言,要想顺利展开,其前提是“坚决打断”越南的脊椎,除非它愿意按中国的条件充当“中国南海能源”的“陆上运输通道”、或者按中国的条件划定中越海上边界。
  其四,而要“做好”其三,就要用“准备打、且如有必要就一定打”的决心更或者实际行动,迫使越南“低头”,继而促使越南国内政治格局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向来对华强硬的越南总理“亲自出面”叫嚣什么“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保卫主权”之后,如果有必要,用“导弹”将他所代表的对华强硬派给“打”下台,是值得考虑的。
  ●打掉“欧美”从中国之外获取“必要生活资料”的一个重要渠道
  还有,一旦中国以行动“坚决打断”越南的脊椎,那么,也就等同于为“中国经济内循环”提前下了一张张订单,其一,它可为中国歼10、飞豹等武器做广告,其二,除了越南的海空军有生力量之外,这种打击必然以打击越南涉及采油的港口、设施为重点,而一旦越南对华强硬派下台,则中国的“建设力量”就是强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越南是欧美资本在东南亚的重要生产地,也是“欧美日”资本将“中国制造”向外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因此,在世界经济硬着陆即将来临的情况下,“打击越南”的另一层功用就是延缓“这部分转移”,从而一方面更加有利于中国经济内循环,另一方面,也打掉“欧美”从中国之外获取“必要生活资料”的一个重要渠道。
  ●中国“突然示强”越南,是中国参与这轮“排列与组合”的重要一环,也是“影响”这轮“排列与组合”的重要一步
  通过上述的讨论,基于我们之前对“前三轮排列与组合”的“得失”之总结,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突然示强”越南,是中国参与这轮“排列与组合”的重要一环,也是“影响”这轮“排列与组合”的重要一步,它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年内“第三次访华”,且一回去就切断与韩国李明博政府的接触,从而放出“即便是日后为中国经济为整合、朝鲜经济也不再等待韩国经济”的信号一样。
  非常清楚,“朝鲜向中国开放自驾游首批游客长春出发”,本质上就是这一信号的“强调”与“落实”!
  显然,朝鲜的矿产与市场,或者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每一点进步,对“中国经济”维持“最低限度内循环”都是有助益的。
  同样,中国与缅甸之间刚刚签定的“全面战略合作”,也是重要一环。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台湾却突然爆出“食品安全问题”,且牵扯面极大,这对中国经济维持“最低限度内循环”的准备工作,当然是一个警告!
  ●在“中国经济”开始着手准备“最低限度内循环”的信号下“欧美”,特别是欧盟,就得掂量一下了
  显然,在“中国经济”开始着手准备“最低限度内循环”的信号下,仍有可能在利比亚与叙利亚问题上暂时达成妥协的“欧美”,特别是欧盟,就得掂量一下了。
  诸如越南、菲律宾、甚至日本、韩国这些个东亚国家,就更得拈量一下了。对这些东亚国家而言,相比中国经济、它们的经济结构要脆弱得多。这一点,在98金融风暴中就已经体现无疑。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或者是德国一边将“毒黄瓜”揣到中国“请求帮助鉴定一下”,一方面,又表现得“受到毒黄瓜”的强大压力,其总理又飞到美国去修补“欧(德)美关系”,从而摆出一副----如果中国“不提前”加强“扶弱”力度,重压之下的欧盟就有可能与美国达成妥协的姿态----但最终,却又再次回绝美国、拒绝出兵“利比亚”、从而“拒绝让整个欧盟全部陷入利比亚”,继而在令欧盟在“阿富汗问题”、特别是南亚问题上,仍然可以“与美国保持距离”的真正原因。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非胸非腿 古代女子最诱人的身体部位是这里
飞来艳福?丰满女邻居深夜闯入 情侣吓坏
中方给布林肯安排的酒店招牌 希望美国能读
这一迹象让北京越来越不安
华为重磅发布!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非胸非腿 古代女子最诱人的身体部位是这里
飞来艳福?丰满女邻居深夜闯入 情侣吓坏
中方给布林肯安排的酒店招牌 希望美国能读
这一迹象让北京越来越不安
华为重磅发布!
习近平加速中国盛极转衰?起码美国不能这么
都不给中国面子:一个“已读不回” 一个“
这才是北京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
纽约时报:为何上海年轻人开始流行吃食堂
CNN记者:宁住面临中国威胁的台湾,而非美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