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普京解除核动力巡航导弹封印 却有这些槽点
www.wforum.com | 2018-03-12 21:59:59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0来天前,普京在国情咨文中发布了“六大神器”。前几天我们已经分别介绍了“匕首”机载高超音速对地攻击/反舰导弹、“先锋”高超音速滑翔武器系统,今后几天我们将继续解读核动力巡航导弹、“萨玛特”重型洲际导弹以及核动力无人潜航器。

  至于激光武器,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按目前的计划很可能亮相今年的红场阅兵,届时有进一步消息的话我们再进行介绍。今天,我们先来说说核动力巡航导弹。

  在普京的介绍中,这种巡航导弹是为了克制反导系统,所以不采高空弹道飞行,而是以低空进行巡航。但它为了从俄罗斯本土直攻美国本土,不需像一般巡航导弹要派遣飞机与潜艇到北美外海发射,大胆采用了核能动力以取得数十倍于“战斧”导弹的超远射程。

  由于其飞行距离几乎是没有限制,它可以采用各种难以想象的路线进行攻击,加上低空飞行与隐身设计的生存性,“没有一种反导拦截弹或防空导弹可以阻止它”。普京称,俄罗斯已经完成这种核动力发动机的地面与飞行测试,并缩小到足以容纳在Kh-101大小的巡航导弹中。

  很多人听到的第一个反应是:核能可以发电、可以爆炸、但要怎么推进导弹?导弹使用的核能发动机其实是一种冲压发动机,传统冲压发动机是以石化燃料作为能源,导弹从前方进气孔吸入空气,经过燃烧加热后,急速膨胀的高温废气从后方排出产生推力。核冲压发动机则是改用铀燃料棒的连锁反应来加热空气,吸进的空气不用燃烧,但仍会被燃料棒加热到高温高压后排出而产生推力。

  核冲压原理说起来简单,真弄起来却是相当困难。首先,空气必须加热到1000度以上才能产生有效推力,这表示燃料棒必须塞入陶瓷衬里的管中才能承受高热,并做成50万根铅笔大小且围绕着空气通过的细管,才能让空气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完成加热。其次,空气不但是产生推力的流体,也是核反应器的冷却剂,其进气压力需达到3.8MPa-大气压力的38倍-才能压抑住燃料棒的温度不致于融化。因此核冲压导弹不但得以3马赫的超音速飞行,高度还不能太高(高空的大气密度过低),才能得到足够的进气压力。

  因此,核动力导弹会“恶名昭彰”的原因不是其距离或性能,而是其两大副作用:

  1、在强大气压与震动下,燃料棒表面会产生碎屑并随气流向后喷出而产生核污染。虽然支持者认为其产生的放射线物质远低于战术核武,但要在和平时期测试这种发动机必定会引发大批环保人士抗议;

  2、当导弹在低空以3马赫飞行时,其震波会产生巨大的音量,足以震聋经过区域的居民。

  美国核动力导弹的相关人士曾开玩笑说这种导弹只用来投掷核弹头太浪费了,在投弹完毕后应该尽可能飞越更多的敌人领土好造成更多平民伤亡,最后不论导弹被击落还是自己坠毁,其核心都可成为放射性污染的脏弹。

  美国在1961年完成第一台核冲压发动机的地面测试,有趣的是,其发展的原因就是要对抗苏联的反导系统。因为苏联在率先发展出洲际弹道导弹的“矛”后,美国担心苏联也很快会发展出足以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盾”,因此在发展弹道导弹的同时也发展这种可低空穿透防空网的核冲压导弹。计划名称是“超音速低空导弹”(SLAM),故意忽略了高度争议的“核动力”相关字眼以掩人耳目。核冲压发动机本身的研究计划称为Pluto,也就是希腊神话中的“冥王星”,彰显其所到之处都会带来死亡。

  然而,核燃料棒是远比石化燃料或火箭燃料昂贵的能源,这使得SLAM的预估成本非常惊人。因此在美国自己发展出洲际弹道导弹后,就渐渐对核冲压导弹失去兴趣。另一个致命的原因是核冲压导弹难以试飞,美国曾计划在内华达沙漠或太平洋中央让它绕圈圈试飞,但假如导弹偏离航道又没有及时击落,难以想象其核冲压发动机会飞到世界上的哪个地方坠毁。

  最后,超地平线雷达的发展让美国怀疑低空飞行武器的生存性能维持多久。不过有趣的是,SLAM计划在1964年取消后,其低空飞行用的地形匹配导航系统却留存下来,多年后数字化的小型版本成为“战斧”巡航导弹的导航系统,也开启了低空、亚音速飞行的巡航导弹时代。

  因此,普京公开核冲压巡航导弹后,最让各界震惊的不是其技术发展,而是怎么敢制造这种武器?

  美国有不具名的情报士向多家媒体放话,宣称的确观测到俄罗斯测试核冲压导弹,但都以失败坠毁收场。而其飞行测试与坠毁究竟已造成多少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层(美国有媒体给了它绰号“飞行切尔诺贝利”)。

  另一点令人惊讶的是,美国当年的“冥王星”导弹其实有中型轰炸机大小,并可投掷多颗核弹头,但俄罗斯产品却是一般巡航导弹大小,表示只有一颗核弹头。将核冲压发动机大幅缩小的确是一项不小的成就,但用昂贵的核燃料投掷一颗核弹头是否符合成本?又能生产多少颗呢?也是令人纳闷的问题。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这次美国或许失算了
中共情色档案中的薄熙来情妇有名有姓
胡春华有了“新职务”
乌军战线快要崩溃了 俄军惊人坦克曝光
北京扣动扳机 人民币贬值开始了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这次美国或许失算了
中共情色档案中的薄熙来情妇有名有姓
胡春华有了“新职务”
乌军战线快要崩溃了 俄军惊人坦克曝光
伊朗被中东这3国给卖了!
北京扣动扳机 人民币贬值开始了
习近平和朔尔茨在钓鱼台散步 让人刮目相
这一幕,终于在深圳上演了
撤出中国,苹果跑的也太快了
固态电池 开始出现“人传人”现象
热门专题
1土耳其政变2ISIS3叙利亚局势
4朝鲜局势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