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以色列称战机遭叙防空导弹攻击 对叙军发起打击报复
www.wforum.com | 2017-10-18 19:00:07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0月16日,以色列军方在晚间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当天叙利亚向以军战斗机发射导弹,实施攻击。

  那么,以军是怎么回应的呢?

  根据以军社交媒体账号报道,以军战斗机在黎巴嫩上空进行正常巡逻飞行时,突然遭到一枚叙利亚军方防空导弹的攻击!

  俄罗斯今日网站报道,这枚导弹非比寻常,就是叙利亚手中的王牌之一:苏联时代的主力重型防空导弹S200!北约代号SA-5。这一S200导弹虽然飞向以军战机,但根据以军公布的消息,己方战斗机成功躲避了该导弹的攻击,安全返航。

  随后,一向笃信“以牙还牙”的以色列军方做出了最强烈的回应:以军派出战斗机,攻击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周边的防空导弹阵地。以军指责叙利亚主动挑起武装冲突,但是并没有提供具体证据。叙利亚方面则尚未对此作出公开回应。

  S200是一种中高空远程地对空导弹系统,由苏联金刚石中央设计局设计,针对的目标是美国高空战略轰炸机(例如XB-70三倍音速在自己)和高空高速战略侦察机(例如SR-71黑鸟)。苏联称之为S200“安加拉河”。北约命名为SA-5。

  S200导弹使用了当时常见的固体助推火箭加上液体主火箭发动机组合,全弹重量达到了惊人的7100公斤至8000公斤,非常的庞大,无愧“重型防空导弹”的称号。甚至其中某个燃料储箱加上容纳的燃料,都达到了500多公斤的重量。而它的接班人,著名的S300地空导弹也不过1800公斤左右而已。

  S200利用四个助推火箭发射升空,随后火箭脱离,液体火箭主发动机点火,导弹进入巡航段。最大射程在200至400千米,最大射高达40000米。使用215千克高爆炸药弹头,使用近炸引信或指令引爆。也可配备25000吨当量的核弹头爆。

  S200率先成为苏联第一次在导弹上采用主动末制导雷达技术的防空导弹,中段使用指令制导。这使得S300在远距离上比同时期的SA-4导弹更为精确。据称打击敌高空轰炸机时单发摧毁概率0.85。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按照既定的战场信息分享协议,立即向驻扎在叙利亚的俄罗斯军队指挥部门通报了这次导弹攻击事件。以军坚称以色列方面并没有要挑起武装冲突的任何意图。

  此前,以色列军方已经多次声称遭到来自叙利亚方面的炮击,每一次都出动战机和火炮,对叙利亚目标进行报复攻击。目前来看,叙利亚方面并没有能够与以色列匹敌的作战能力,因此预计这一事件不会进一步恶化。

(0)
相关新闻
阿萨德流亡俄罗斯10个月 叙利亚发布逮捕令宣战!以色列特种部队空降叙利亚
布局叙利亚,土耳其想“大展鸿图”以色列空袭大马士革后,叙利亚怎么办?
10万民兵强攻 苏韦达巷战成现代“绞肉机”AK-47和手枪尽焚,库尔德问题真解决了?
以色列或将与土耳其 开启一场“代理人战争”以色列遭三线围攻?土耳其公开送兵叙利亚
叙利亚被打回解放前 朱拉尼毫无还手之力大马士革沦陷在即 朱拉尼去哪了?
深度解局:以色列这次为何又打叙利亚?又一场大战开打了
以色列强势介入叙利亚冲突 扬言要暗杀朱拉尼美以不宣而战,出动战机空袭叙利亚?
俄械师成军!利比亚阅兵式上的武器展示叙利亚武装下最后通牒 俄军基地陷撤离危机
卢比奥警告叙利亚后 驻叙俄军基地遭袭叙利亚改朝换代 伊朗还有哪张牌可打?
叙利亚撑不住了?请俄军增兵1万人遭以军F35I压制,土耳其F16沧忙撤离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叙利亚局势"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俄军证明轻机枪不顶用 中国为何重新装备?
塔利班与巴基斯坦开火 枭龙战机又立头功
中国制造“假信号” 菲律宾陷入“真焦虑”
中巴走廊失控 巴基斯坦三十年养虎终成患
里程碑!中国翼龙-2累计飞行突破5000小时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俄军证明轻机枪不顶用 中国为何重新装备?
塔利班与巴基斯坦开火 枭龙战机又立头功
中国制造“假信号” 菲律宾陷入“真焦虑”
中巴走廊失控 巴基斯坦三十年养虎终成患
里程碑!中国翼龙-2累计飞行突破5000小时
美智库:中国海军的11大成就8大弱点
中国核潜艇又落后了 美国新声呐领先中国40
血战再起,巴基斯坦正亲手制造另一个敌人
中国“唯一”被消灭的民族 真相令人不寒而
美国第六代隐身战斗机F/A-XX再生变数
热门专题
1土耳其政变2ISIS3叙利亚局势
4朝鲜局势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