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合适比好更好 -- 浅谈澳大利亚下一代潜艇的实现方式
www.wforum.com | 2008-12-07 14:29:12  鼎盛军事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09年01A的《现代舰船》杂志上刊登了李红军先生的文章《“大洋”-1000——澳大利亚新一代潜艇》,对澳大利亚新一代潜艇的需求情况和可能的实现方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笔者以为,伴随着澳国的发展和对海洋权益海洋安全的重视,澳国发展下一代潜艇的需要毋庸置疑,甚至还相当迫切,这一点,李红军先生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至于如何实现这一需要,李先生认为,有直接采购,联合建造,和本国建造三种途径,并分别加以说明。笔者以为,李先生的三种方案更侧重于建造,而在建造之前,还有设计这一关,需要在潜艇的实现过程中,将设计和制造以及日后的应用等,统筹在一起考虑。这其中还包括性能,价格,进度,可持续发展等。

首先,我们来看看澳大利亚下一代海军力量的主体组成部分。雄心勃勃的澳大利亚海军未来主战力量包括2到3艘堪培拉级两栖战舰和3艘防空型驱逐舰(还有可能增加),而这两大采购项目都是澳大利亚和西班牙共同合作的成果。在大型舰艇之外,澳大利亚还采购了美国的F/A-18F,KC30加油机,“楔尾”预警机,即使是防空型驱逐舰,其核心的宙斯盾系统和MK41VLS系统,也是由美国提供的,而且还在购买美国的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用来装备堪培拉两栖战舰。由此可见,澳大利亚出于同盟和性能的考虑,在高精尖的武器采购上,还是除美国之外,别无分家,而在技术含量略低的大型舰艇方面,其主要合作对象就是西班牙了。甚至即使是大型舰艇,如防空型驱逐舰,如果不是因为美国的伯克改型方案要价太高的话,也一定会采购的,毕竟,大家伙还是更令人满意。

其次,再来看澳大利亚潜艇力量现状。澳大利亚现役主战潜艇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服役的6艘“科林斯”级常规潜艇,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常规潜艇,大家对它都已耳熟能详,恕不赘述。“科林斯”虽然是在澳大利亚生产的,但其主要设计,却是瑞典人完成的。伴随澳大利亚的不断发展,6艘“科林斯”已经难以满足需要,这一点,李红军先生在文章中也谈的很清楚了。

结合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在海军,乃至国防力量的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拿来主义”和“实用主义”,只要好,适合我用,就拿来用。澳大利亚独居南太平洋的地缘特点和美国盟友的政治身份,英联邦主要成员国,西方社会的经济合作者,都使它在安全体系和防务采购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是能买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澳大利亚的国情使然。澳大利亚虽然国土面积不小,有760多万平方公里,只比我国小200万平方公里,但它只有2000多万人口,还没上海人口多,这决定了人力资源是澳大利亚最为稀缺的资源。而防务体系作为国家安全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随便哪个大一点的系统,都要求有数万,乃至数十万的高级头脑做后盾。几个大项目做下来,投入的人力资源成本就已经是澳大利亚所无法支撑的了,更何况为支撑这些人,还需要更多的教育、生活等保障。这就更为繁杂了。所以,独立的进行海军大项目建设,对澳大利亚来讲,既无必要,也不可行了。

笔者以为,澳大利亚在潜艇发展过程中,最有可能采取的方式是共同设计,模块建造,独立组装。保障设计与生产线的连续性,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潜艇的性能。即,像完成科林斯级一样,由本国生产,但是由国外进行设计。在身长科林斯级的过程中,澳大利亚潜艇业也获得了发展,积累了经验,对于一个有进取心的国家而言,单纯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的参与设计才更符合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发展需要。

从性能上来说,核潜艇是大洋海军的不二之选。但是,核潜艇所需要的庞大技术和资金支持也是中小型国家无法承受的,即使是小核,也不行。法国海军搞红宝石级,花了几十年才攒了6条,就这都撑不住,改造常规潜艇。如果澳大利亚要造核潜艇,不要说设计,就连制造,恐怕都无法在本国完成了,这就更加损害了澳大利亚的船艇制造业,是不会采纳的。作为伴随下一代主战舰艇出海的潜艇来说,只要最速度能达到20节(“堪培拉”级两栖战舰最大航速),就足以胜任编队需求。这一速度,科林斯级就已经做到了。至于航程上,再通过艇体适当的放大,完全可以满足。其他探测、武装、指挥等设备,都可以从国际市场上得到满足。再通过加装AIP,极大扩大水下续航力。这样的一款大航程,高航速(相对于常规潜艇而言),内部容量充裕,有长时间潜航能力的常规潜艇,才是澳大利亚未来的切实需要。

目前世界上能够独立完成潜艇设计的几个国家,除了美俄中三大国之外,只有德国、法国、西班牙、瑞典和日本了。英国也走全核道路,不再设计和建造常规潜艇,而核潜艇方面,也是由美国帮助设计,其面临的困境和澳大利亚一样,国力——特别是人力资源支撑不起。只不过英国是在核层次上支撑不起,而澳大利亚是在常规上支撑不起(不知道这是不是邦主国和成员国异曲同工的地方)。至于韩国,虽然也开始独立建造常规潜艇,但其设计还是由德国人完成的,所以目前还没有独立设计潜艇的能力和经验。印度和巴基斯坦就更不用说了。

美国就不用说了,本身走全核线路,再搞常规潜艇设计投入太大,时间太长,没有必要,就算搞出来,要价也一定不低。至于以前有消息说为台湾制造常规潜艇,那纯属政治忽悠。俄中就更不用说了,俄罗斯潜艇业目前还是青黄不接,至于中国,连自身的需要目前都难以满足。剩下五国中,日本的潜艇技术虽然先进,但作为非正常国家,不能进行技术出口,而且,作为日本最为倚重的水下力量本身,潜艇技术也是日本国防的常规技术中最为保密的,再加上两国同属西太平洋,一旦有摩擦,自己的底细被对方知道,也是不能容忍的。远交近攻的战略理念,即使在今天,也依然有其巨大的现实价值。更何况二战中,澳大利亚也是日本侵略的目标,对于某些不知悔改的民族,还是防着点儿好。况且意识形态这个词现在虽然不用了,但从文化亲和力和交往程度上来讲,澳大利亚和俄国,以及中日等东方国家,也有着较大的距离。

最后剩下的,就是欧洲四国了。这四个国家,各有优势。德国的常规潜艇技术,世界驰名。在市场推销、售后服务、技术输出上,也是世界一流。瑞典虽然不是大国,甚至在欧洲也不是像英法德那样的主流国家,但他却以一己之力建立了完善的国防体系,在天空有JAS-39战斗机,陆地有CV90步兵战车和世界上最个性的S型坦克,在海上有戴维斯全隐身舰艇,至于水下力量,更是其强项,澳大利亚的科林斯级常规潜艇就是在瑞典的设计下诞生的,可以说,合作的非常成功。法国也具备雄厚的潜艇设计能力,无论是独立完成的“阿戈斯塔”级,还是和西班牙合作设计生产的鲉鱼级,都在世界上有着不错的销量和口碑。而西班牙海军更是今年来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力量。从世界上第一款宙斯盾护卫舰F100的服役到“胡安·卡略斯一世”战略输送舰的下水,和法国合作设计生产的鲉鱼级潜艇取得良好的出口销量之外(迄今以有印度、马来西亚、智利等国采购),自用的S-80A潜艇也获得巨大的进展,顺利的话,首艇将于明年下水。更何况,目前澳大利亚海军项目的主要采购国就是西班牙。澳大利亚“大洋”4000防空型驱逐舰的背后是西班牙F100防空型护卫舰的身影,“堪培拉”级两栖战舰的背后是“胡安·卡略斯一世”战略输送舰的微笑。S-80A目前采用了世界上常规潜艇领域各种最先进的技术,适当的放大之后,完全能够满足澳大利亚的需要。而且,在这一个个巨大的成功合作背后,都有一个自信和务实的身影,那就是西班牙纳凡蒂亚公司(鲜花,鼓掌。我不是纳凡蒂亚公司的托,但定单确实都是人家拿到了)。为什么纳凡蒂亚公司能不断成功呢,笔者以为,这和西班牙的整体国情和国家态势,以及纳凡蒂亚公司的不断努力分不开。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上,虽然没有像澳大利亚那样独居半个大洋,但也前伸到大西洋里了。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航海国家之一,虽然自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后一蹶不振,直到最近二三十年才迅猛发展起来,但作为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欧盟和北约的主要成员国(西班牙在欧盟中的地位要高于在北约中地位),以及具有悠久海洋历史和海洋情结的国家,西班牙对海洋的情感,对海军的理解,对海上(包括海下)力量的建设,都有着自己深切的体会和不懈的追求。作为中等发达国家,西班牙和澳大利亚有着极为相似的一面。两国都急待发展,两国都面临大洋。只不过,澳大利亚要面临的更大一些,所以从西班牙拿来的东西,基本上,都要放大一号。但这没关系,设计理念、设计思路、主要结构,都是一致的,抄起来轻车熟路。何况,本国的需要满足了,通过技术出口(又不是尖端技术,也不是不放心国家),能有效的降低自身的装备成本,延续和培养本国的技术人员,还有助于提升国际形象,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相隔万里,各自能把各自家门口的大洋守好了,就很不得了了,也不会有相互摩擦的事件发生。澳大利亚下一代潜艇的单子,西班牙必定势在必得。

可以想见的澳大利亚下一代潜艇项目应该是这样进行的。首先由国内进行调研、统筹规划(这一步已经开始了)。其次确定是独立设计生产,还是合作设计生产。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认为,最终会选择合作设计生产,同时,国际社会也会就这一定单和澳大利亚频繁亲密接触,施加影响。如果能以S-80A为母形,通过合作设计(或者购买设计,其实差不多,只不过用合作设计这个说法,澳大利亚面子上会好看一些,同时,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也完全可以要求有一定的参与程度,更加适合本国需求),研发一种水面排水量超过3000吨,水下排水量甚至在3500吨以上的大型常规潜艇。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既满足澳大利亚的需要,又降低了西班牙自身的采购费用。如果两国能进一步合作生产,将潜艇模块化,各自承担不同的部位,最后独立总装的话,那么将更加降低费用。西班牙现有海豚级和西北风级常规潜艇各四艘,其最新的一艘西北风级朔风号服役时间也已超过20年,S-80A第一批次规划了4艘,要全部取代现役潜艇的话,即使以一比一的比例,也至少需要8艘,随着西班牙海军的步伐越来越远,在目前规划的4艘S-80A外再造4艘新的,也是迟早的事。其实从编号上,也已经反映出了西班牙的这种需要,S-80A,有A,自然还会有B,甚至有C、D等。自用和出口,两条腿走路。如果双方在设计之外还能达成合作生产的话,澳大利亚目前规划的12艘(估计很可能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先完成6艘,和科林斯级同时服役,毕竟科林斯级入役时间才10年左右,正值青春期,完成升级以后,还能用个十来年。第二阶段再完成6艘升级型的)。西班牙第一批次服役4艘,第二批次再服役4艘,如果还有更大需要的话,不排除以后再追加2-4艘的可能。这样算下来的话,至少可以有20到24艘的需求,还不要说对外出口。而20条潜艇的需要,完全可以满足潜艇的整个设计和生产线的持续运转,这甚至是比潜艇本身都宝贵的。同时,两国合作批量生产也能有效降低成本,赢得潜在客户的信心,有利于向国际市场推销,形成良性循环。这可能就是澳大利亚下一代潜艇项目的最佳运行方案。

至于德国、瑞典和法国,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大单,但在西班牙和澳大利亚业已成功的驱逐舰和两栖战舰项目背后,相信机会已经不是很大了。一个崛起的西班牙和一个雄心勃勃的澳大利亚,真有天作之合之感。甚至包括两国以后的海军运做思维和方式,都那么想象,真可以好好交流交流了。

当然,澳大利亚最保守的方案还可以在科林斯的大改基础上进行下一代潜艇的设计和建造,但科林斯已经是20年前理念的产物了,面对澳大利亚及其海军的胃口,已明显不能满足。况且设计一艘这样的潜艇,所耗的人力物力时间等成本未必就比和西班牙合作设计生产新型潜艇更低。所以,选择合作设计生产,是未来澳大利亚最有可能、甚至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能够独立的完成本国的国防体系建设是每一个国家的心愿,是非常好的事,但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讲,却未必合适,也未必可行,尤其是在世界不断融合,系统不断庞大,层次不断升级的情况下。立足于本国的国内现状和国际环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才是明智和理性的。在这一点上,合适比好更好。

军美
2008年12月7日于WC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飞来艳福?丰满女邻居深夜闯入 情侣吓坏
中方给布林肯安排的酒店招牌 希望美国能读
华为重磅发布!
都不给中国面子:一个“已读不回” 一个“
纽约时报:为何上海年轻人开始流行吃食堂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飞来艳福?丰满女邻居深夜闯入 情侣吓坏
中方给布林肯安排的酒店招牌 希望美国能读
华为重磅发布!
都不给中国面子:一个“已读不回” 一个“
纽约时报:为何上海年轻人开始流行吃食堂
钱学森和蒋英结婚照 蒋英梳着哪吒头 调皮可
最新!一半美国人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
CNN记者:宁住面临中国威胁的台湾,而非美
习近平如果看到这张照片,会怎么想…
侮辱性极强!布林肯访华 看来又是“鸡同鸭
热门专题
1土耳其政变2ISIS3叙利亚局势
4朝鲜局势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