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战争中,一群英勇的苏军军犬携带反坦克地雷,冲向德军坦克纵队,随着轰轰的爆炸,德军坦克化作一团团燃烧的残骸。。。。。。这一幕,曾在早年不少军事类杂志上做过描述,然而这并非实景。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不是狗狗们不勇敢不聪明,而在于仓促之下进行的训练,忽略了很多问题。
早在1924年,苏军就开始在军队中成建制地装备和使用军犬,军犬们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救护、运送急救药品、巡逻搜索和传递情报。
20世纪30年代,苏军开始考虑用军犬运送爆炸物。当时的设想是让军犬背负爆炸物送到特定目标附近,然后军犬释放爆炸物,并返回训导员处。爆炸物则会通过定时器或遥控设备来起爆。但训练工作进行了半年后,苏军发现军犬无法掌握使用爆炸物释放机构的技巧——这对于狗狗而言的确有点而难。
苏军着手改进了爆炸装置,爆破目标也改为敌军坦克。改进后的爆炸装置重10-12公斤,威力相当于一颗反坦克地雷。爆炸物不需要卸下,上面连接一根20厘米高的木制触发杆,军犬钻进坦克下方的同时,触发杆会碰撞坦克底部钢板向后转动,地雷立即起爆——当然军犬也会与敌人坦克同归于尽。训练的方法也变得简单有效,训导人员让军犬保持饥饿状态,然后把食物放在坦克的下方,让狗狗自己钻下去找寻。1935年反坦克军犬正式编入苏军部队。
苏军训导员和反坦克军犬
训练中的反坦克军犬。这张照片中使用的模拟目标是一辆德军Panzer II型坦克,应该是一张宣传照。实际训练中苏军大多使用苏联坦克作为模拟目标。
1941年夏,就在德国发起侵苏战争之后不久,首批30只军犬和40名训导员被派往前线参战。实战中苏军发现反坦克军犬根本无法像预想的那样发挥作用:炮火纷飞的战场让这些军犬惊惧异常,大多数军犬完全不敢冲向敌军坦克纵队,少数军犬虽然冲了过去,但很快被德军机枪火力射杀,即便接近德军坦克,也无法钻进高速行进的坦克底部——训练时使用的坦克多数为静止状态,这样军犬完全无法适应。更糟的情况还在后面,有些被吓懵的军犬背着炸药跑回了苏军战壕,在跳入战壕时意外触发了炸药,炸死了不少苏军士兵。训导员们万般无奈,只能亲手射杀那些向回逃窜的军犬。有记录显示,全部30只反坦克军犬中,只有4只成功炸毁了德军坦克,另有6只返回苏军战壕时发生了爆炸,有3只被德军击毙。德国人对苏军这种反坦克军犬的创意进行了评估,认为它“毫无用处”。德国宣传机器则借此大肆宣扬,称苏军士兵畏战,让军犬替他们参战。
事后苏军在评估战果时也发现训练中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其中一个严重问题是,苏军坦克使用柴油机,而德国坦克使用汽油机。这些反坦克军犬在训练时使用苏军坦克作为假定目标,它们早已熟悉了柴油机坦克的味道,在双方坦克混战的战场上,反坦克军犬很可能专炸苏军坦克,而德国坦克则会毫发无损。由于以上原因,自1942年以后苏军再也没有在实战中使用过反坦克军犬。
虽然苏军宣称在实战中反坦克军犬总计摧毁过300辆德军坦克,但现代战史学家认为这一数字可能被严重夸大,实际的战果可能也就50多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