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组图文) 枭龙战机完成4枚炸弹及1100升副油箱空投试验
www.wforum.com | 2009-04-04 03:37:07  空军论坛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资料图:巴基斯坦空军枭龙战机起飞

资料图:巴空军装备的102号“枭龙”战机

    42架“枭龙”飞机成功外销巴基斯坦,总额10亿美元,创我国单笔军贸合同新高。

  2009年,春,云南砚山。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各专业相关人员及成飞公司、试飞大队齐聚一堂,“枭龙”飞机设计鉴定前的科研试飞工作正在这里开展。

  围绕多轮副油箱投放课目和外挂物应急全投课目的试飞任务,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专业人员和飞行员进行了协同和技术交流。特别针对投放副油箱的风洞吹风试验、理论计算、炸弹的运行轨迹等方面,大家进行了细致分析,及时处理投放高度、速度和距离等具体操作细节,对出现的问题立即展开讨论,反复查验,求证原因。

  在研制全线的共同努力下,“枭龙”飞机科研试飞的好消息接踵而来:

  2009年2月27日,“枭龙”飞机首次成功投放1100升空副油箱,这一重大技术攻关的胜利,是向顺利实现设计鉴定迈出的坚实一步;

  3月3日,“枭龙”飞机成功进行了4枚炸弹和3个800升副油箱的空中全部投放;

  同日,“枭龙”飞机空中应急全投试验顺利完成,武器分离安全,投弹精准。这标志着“枭龙”飞机的武器分离试验暨靶试精度摸底试验任务圆满完成,获得了巴基斯坦驻研究所专家的称赞。

  从2003年到2006年,“枭龙”飞机因01架和04架、06架成功首飞的轰动消息,以其闪烁的自主创新光芒,成为媒体的焦点。

  而在06架首飞成功后,“枭龙”飞机恢复了低调作风,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其行踪和状态不被外界所知。直到今年3月7日,众多媒体登载了一则消息:42架“枭龙”飞机成功外销巴基斯坦,总额10亿美元,创我国单笔军贸合同新高。

  “枭龙”飞机由此又吸引了公众的目光。中国青年报记者独家采访发现,不管是否成为焦点,这种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多用途歼击机,从未停止过它走向世界的步伐。

  生来就是国际化的产品

  1998年,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政府签署了合作研制“枭龙”飞机的协议,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负责设计,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飞公司”)负责制造,巴基斯坦空军参与开发。

  “枭龙”飞机是中航工业首次引进外资,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国际合作项目。因此,它还在“孕育”阶段,就注定是一个国际化的产品。

  早在研制之初,“枭龙”飞机的设计思想就被确定为:既要突出高的综合作战效能,又要突出低的采购费用和全寿命费用,适应现代化战争环境,适宜提供大批量装备,成为发展中国家买得起的先进战斗机。

  通俗点说,就是性价比要高——既要拥有与当今先进战斗机抗衡的能力,又要具有轻小、廉价、可以大批量装备的优点。

  03架飞机有嗡鸣现象

  “枭龙”飞机01架于2003年8月首飞成功后,研究所的工程师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对全状态“枭龙”04架的攻坚战中。

  “枭龙”04架的研制需要时间,而这时,巴基斯坦对“枭龙”飞机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于是,中巴双方经过多次协调,毅然在2005年1月决定:小批生产交付与研制并行,提前投产首批8架交付巴基斯坦。

  当时“枭龙”01架首飞成功还不到两年,仅仅飞了100多个起落,“枭龙”04架也只存在于方案阶段。搞飞机的人都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坚决地定下“交付决策点”,是有很大风险的,基本等于签下了“军令状”——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提前投产交付的时间定下后,“枭龙”飞机的研制工作再一次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各方面工作按照研制计划齐头并进。

  对于一架飞机来说,试飞阶段就是暴露问题、发现问题的阶段,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优化设计的目的。定下“交付决策点”的同一年,“枭龙”飞机03架在执行颤振试飞过程中,发生气动弹性不稳定现象,导致方向舵和安定面受到不同程度损伤。

  接到消息后,研究所的结构分析设计研究室颤振组和结构设计研究室尾翼组,立即组织专业攻关团队,奔赴现场察看损伤情况。

  回来之后,研究所的结构和强度颤振专业组对试验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经过反复推敲和分析计算,最后一致确认:飞机在颤振试飞过程中,由于先发生了方向舵嗡鸣,造成助力器支座破坏,方向舵旋转频率下降,进而发生颤振,造成方向舵和安定面受损。也就是说,“嗡鸣”是这起事故的“罪魁祸首”。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白问题发生的机理。两个专业组立刻行动起来,查阅大量资料,寻找国内外相关案例,同时对现有试验数据进行反复的分析论证。

  经过对几种解决方案的对比,最终确定在安定面后缘加装阻止激波漂移的扰流片为最佳方案。垂尾结构的改进、改装方案也随之确定,并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了更改文件。

  方案确定后,研究所与成飞公司及相关专业进行协调,确认扰流片的形状、长短及安装位置,同时加紧生产新的方向舵,以便早日进行飞行验证。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枭龙”03架很快再次翱翔蓝天。对复飞后的飞行试验测试数据,研究所颤振专业组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不断调试扰流片的长度,既解决了方向舵嗡鸣问题,又避免了加装扰流片后带来的不利影响。

  复飞后的“枭龙”03架,没有发生方向舵嗡鸣问题。

  方向舵转轴前移50毫米

  带着成功的喜悦,研究所继续探索如何通过改变结构布局,达到抑制嗡鸣的目的。“枭龙”飞机04架的垂尾,由于战术需要进行了一些局部改动,颤振速度不够。借着这个契机,颤振专业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关。

  他们研究发现,将方向舵转轴前移,不仅能够提高垂尾的颤振速度,还能够彻底解决方向舵嗡鸣的问题。针对这一发现,颤振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与相关专业协调,最终确定了方向舵转轴前移50毫米为最佳距离。

  此时垂直安定面及方向舵的结构发图工作已经结束。前移,就意味着更改;更改,就意味着必须全部重新发图。

  研究所的结构设计攻关组,接到更改通知后毫无怨言,立即进行结构优化调整,改进结构形式。因为前移,整个方向舵结构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工作量很大。攻关组集体加班,克服周期短、任务急的困难,迅速发出了全套新版图纸。

  事实证明了这一方案的正确性——“枭龙”飞机在后续的试飞中,再也没有出现任何嗡鸣现象。

  “他们把这个问题解决得非常彻底,这是尤其值得称道的。”“枭龙”飞机第一副总设计师、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顾伟对此充满了赞赏。

  “枭龙”参加巴基斯坦国庆阅兵

  2006年4月,“枭龙”飞机04架成功首飞,为飞机批量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年9月,“枭龙”06架也实现首飞,为后续试飞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2007年3月初,中航工业按时向巴基斯坦顺利交付小批第1架和第2架“枭龙”飞机。巴方飞行员在中方专家的协助下,立即投入到紧张的飞行训练中。

  很快到了3月23日——巴基斯坦的国庆日,“枭龙”飞机被选进巴基斯坦国庆阅兵仪式的队伍之中。国庆当天,巴基斯坦有多种机型都参与了阅兵仪式,但绝大多数都是从人们头顶一飞而过,没有进行任何停留及表演。

  身披中巴两国国旗的两架“枭龙”飞机一出场,立刻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成为阅兵式上的一大亮点。“枭龙”飞机随即在空中进行了精妙的飞行表演,人们仰头欣赏,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及欢呼声。

  表演结束后,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的穆沙拉夫在致辞中,多次提到“枭龙”飞机,称赞了中方的研制能力、研制团队和“枭龙”飞机的优良表现。

  那一天,“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杨伟、第一副总设计师顾伟等也受邀来到庆典现场。“枭龙”出场后,他们被现场的热烈气氛深深打动,不由自主地跟着欢呼、鼓掌。

  杨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当时的场面非常激动人心,看到巴基斯坦从政府高层到普通百姓都这么喜爱和关注‘枭龙’飞机,我们觉得特别的自豪,这是对我们全线参研人员的最好回报,也是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2008年2月至3月,中航工业又陆续向巴基斯坦交付了6架“枭龙”飞机,这些战鹰再次在巴基斯坦国庆阅兵仪式上进行了飞行表演。

  至此,首批8架“枭龙”飞机的交付任务圆满完成。到2009年3月8日,首批8架“枭龙”飞机共在巴基斯坦安全飞行1000多个起落,用优异的表现证明了当初提前交付决策的正确。

   我以为是发生地震了

  2007年2月27日,研究所的第一批驻巴专家组抵达巴基斯坦,这是研究所首次向国外派出售后服务保障队。他们的到来,翻开了“枭龙”飞机研制工作的新篇章。

  由于“枭龙”飞机还没有完成设计鉴定,因此在结构、系统等方面都还不成熟,通俗点讲,即飞机还处于磨合期。这一阶段正是问题的“高发期”。

  “驻巴专家组的压力很大,责任很重。”顾伟的话很实在。

  他们承担的,除了必须圆满完成的飞机保障任务,还有更为重要的生命保障工作。

  到目前为止,研究所已向巴基斯坦相继派出了五批售后服务保障小组,每半年一换。每一批成员都住在小小的“中国城”内,每天有1小时的外出活动时间,但到后来,连这宝贵的1小时也被取消了。

  虽然并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外出,但大家都自觉遵守了这一无形的规定。

  研究所派出的第四批驻巴专家组,在2008年的7月15日抵达巴基斯坦,在他们驻巴的这半年时间内,恰逢前任总统穆沙拉夫卸任,时局动荡。

  8月21日,号称巴基斯坦“戒备最森严、最引以为豪”的“第一军事重镇”瓦赫镇上,最大的兵工厂遭遇人肉炸弹的袭击,死伤200多人,一片狼藉,这次爆炸事件距离“中国城”仅30多公里;

  8月29日,中国中兴公司的两名工程师被绑架;

  9月20日,***堡的万豪大酒店遭遇恐怖分子袭击,满满一卡车、重达一吨的炸药在酒店门前的广场被引爆,将地面炸出10米的深坑,方圆几百米内的建筑物玻璃粉碎,人员伤亡惨重。这起事件被称作巴基斯坦的“9·11”。

  就在9月20日当天,顾伟副总设计师也住在该酒店。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的两位同事约他共进晚餐,他推辞不过答应了。他们刚到距离酒店大概两公里的一家餐馆,还未落座,就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

  “我当时的第一念头,以为是发生地震了。”顾伟回忆说,“出门时,我想的是吃完饭马上就回房间休息,所以穿着背心短裤就出去了,还好我有个习惯,无论到哪里都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所以电脑也跟着逃过一劫。”

  “清理现场时,有同事把我住的那间房间拍了照,我的行李箱、皮鞋都成灰堆了,这张照片我一直保存着。”

  巴方在中国专家组驻地外增加了一圈特种部队

  在这之后,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势越发严峻。当时驻巴的第四批专家组成员向巴方提出“每天上班不定路线,不定车辆,不定时间,把飞控放飞场位撤下,尽可能减少人员进场,各方面加强安全保障”。

  “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生命威胁。”研究所第四批驻巴专家组的领队蔡炳忠说,“早在前往巴基斯坦的路上时,我们就提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口号。”

  巴基斯坦方面非常重视中方人员的安全,逐一落实中方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安全保障措施,并在“中国城”外增加了一圈特种部队。

  客观条件落实了,主观意识更重要。蔡炳忠深知加强安全观念、树立安全意识才是治本的关键。除了每天反复多次的强调,他还制定了四项必须遵守的安全要求:发动机未开车时,不得进入飞机45°斜阴影区域;发动机开车时,不得进入飞机纵向10米内、45°斜阴影区域;若需进入禁区,需相关人员许可、陪同,并密切注意座舱人员操纵情况;若实习带教,禁止进入禁区。

  每一次在飞机旁边开展工作,专家组的同志们都对照规定相互提醒,密切关注飞机及人员动向。正因为长期严格执行安全规定,才确保了没有安全事故的发生。

  刹车系统污染度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在紧张的安全局势下,每一批专家组的成员依然谨记着肩上的职责。他们每天坚持进场开展试飞保障工作,对飞机的状态、飞行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和整理,认真回答巴方提出的每一个技术问题,然后把这些情况统一汇总,以“周报”的形式定期发回研究所,让国内的同事们也能对“枭龙”飞机在巴的情况了如指掌。

  第四批驻巴专家组2008年7月15日抵达巴基斯坦,当天就面临着解决刹车系统污染度的问题。蔡炳忠接到研究所工程支持保障设计研究室领导傅云龙的电话:“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杨伟要求每周必须报一次飞机的污染度检验结果,不达标就必须重新清洗。

  这个命令,吹响了全组人员紧急行动的号角。大家翻阅资料时发现,前一批驻巴专家组已经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伺服阀受污染所致。而且在处理措施的文件中明确写出了每3~5个飞行日,必须检测一次污染度,不合格者必须清洗。

  在和巴方的沟通中,蔡炳忠发现中巴双方对检测标准的理解、认识上存在分歧。专家组成员于是和巴方进行了多轮协调,最终巴方接受了我方提出的检测标准。双方于2008年7月19日签订了一份协议,正式确立了双方污染度检测的义务和要求。巴方立刻开始了对“枭龙”飞机刹车系统污染度的检测。当天下午,专家组就拿到了检测报告,并很快将结果发回研究所。

  在后续的6个月中,“枭龙”飞机每周都进行一次检测,从未间断,不合格的立刻按技术条件进行清洗,确保了飞行安全。中巴双方还确定阶段来综合飞行情况,协商刹车系统污染度检测周期,对污染度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共同探讨其使用规律,找出更加切实可行的使用方法。

  第四批驻巴专家组的这“第一炮”打得很响。他们专业的态度、精湛的技术、过硬的实力让巴方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枭龙”飞机在第四批专家组驻巴的半年时间里,共安全飞行437个起落,飞机状态良好,完好率达到82%。其优异的性能、高可靠性、易维护性,受到巴基斯坦空军的高度评价。

  领队蔡炳忠在回国后的汇报中说,“对于一架还未达到设计定型状态的飞机来说,在试用中就能有如此优异的表现,只能说我们的‘枭龙’太争气了!”

  巴基斯坦空军给“枭龙”飞机起的名字是JF-17“雷电”飞机。巴基斯坦空军一位领导评价说,在同级别的飞机中,JF-17“雷电”飞机是最经济、性价比最高的。我们要使之成为21世纪巴基斯坦空军的中坚力量。

  按照研制计划,“枭龙”飞机将在2009年下半年完成设计鉴定。杨伟总设计师告诉记者:“如果说‘枭龙’首飞,实现了飞机从概念、图纸到产品的转变,那么完成设计鉴定,将使‘枭龙’飞机实现从产品向商品的跨越,这将是‘枭龙’飞机研制史的又一个里程碑。设计鉴定后的飞机状态是完整的、稳定的,这将进一步推动‘枭龙’飞机的国际市场开拓和产业化发展。”他表示说,研究所通过歼-10飞机、“枭龙”飞机的研制,通过其他系列重大型号的锤炼,已经逐步迈入飞行器设计研发的“自由王国”。他“有信心让‘枭龙’成为世界飞机”。

  目前,研究所针对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和不同用户的需求,正对“枭龙”飞机进行完善与改进,目标是把“枭龙”这一品牌做成系列化发展的精品。

  “枭龙”飞机简介

  “枭龙”飞机具有突出的中低空高亚音速机动作战能力;具有长航程、优良短距起降、优异外挂和空中加油能力;装备先进的航电和武器系统,可以进行超视距、空对空和使用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实施空对地攻击。

(0)
相关新闻
遭外机“亮肚皮”威吓 轰-6K称如被人用枪指中共歼-35漂亮参数曝光,实战能力受质疑
突发 日本战斗机拦截中国核轰炸机这装备露馅儿! 遭外机插入 歼-20隐形机队
中国空军异动!新部署违背世界常规做法中国空军作战能力大飞跃 引来高度关注
中国防长从莫斯科回国,买回俄方“重器”中国空军环台演习,自曝多项弱点
中东土豪顶住美国压力 不惜放弃F35买中国战中国有没有打下过美国间谍气球?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国空军""中国军工"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被俄罗斯“坑了”
女警偷吃空军少校 少校很 “卖力”玩到没
中国神秘太空飞机释放神秘物体 美军方正在
全球首款 清华大学研成“天眸芯”芯片
她很忙!47岁中国大妈被美国顾客公认为“美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被俄罗斯“坑了”
女警偷吃空军少校 少校很 “卖力”玩到没
中国神秘太空飞机释放神秘物体 美军方正在
全球首款 清华大学研成“天眸芯”芯片
她很忙!47岁中国大妈被美国顾客公认为“美
褪下啡色内裤 “女富婆”闯高校露三点裸奔
中国戒严部队文件流出 六四死亡人数超过3
中国其实很开放?仙女在火车站“直接露点”
罕见,朝鲜公开表达对中国不满
快讯!中国公告:对下列高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