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非胸非腿 古代女子最诱人的身体部位是这里
www.wforum.com | 2024-04-23 23:21:04  王宏超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中国的身体美学中,对于各个身体部位,如脸、鼻、眉毛、皮肤、手指、脚等,都有一些审美标准,多数身体部位难以凭借后天的干预而改变,美人必定是天生的,不像今日有发达的美容术,从而令假美人满天飞。在古代大概只有一个身体部位例外,是可以透过某种方式来改变的,那就是肚子。

  中国人喜欢美食,但贪吃的后果往往就是肥胖,肥胖之后最招眼的恐怕就是肚子了。肚子向来没有什么好名声。古人对于人体的诸多部位都有赞美夸饰之词,但唯独对于肚子,却极少著墨称赞。就算是公认的追求以胖为美的唐代,对于凸出的肚子也甚少夸耀。其实,初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时人追求以丰腴为美,但实则他们欣赏的是珠圆玉润、丰乳肥臀之硕美,而非大腹便便之肥胖。

  唐代最有名的胖子是安禄山,《旧唐书》说:“(安禄山)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一副恶心滑稽、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其中,肚子最显丑态。

  美人的细腰

  其实,初唐对胖的追求并没有持续太久,中唐时期就从“环肥”回归“燕瘦”了。对瘦的形体的描绘,主要聚焦于腰上。美人的标志就是“细腰”,“细腰”也就是没有肚子。《韩非子》记载:“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细腰”成了苗条美人的代称,楚灵王的离宫被称为“细腰宫”。这一源于南方楚地以瘦为美的风尚曾在汉代大为流行,因此才会出现“燕瘦”之说。身轻如燕的赵飞燕因体型清瘦苗条而得宠,一时仿效者如云。

  中唐之后,苗条重新成了美人的追求。在文人墨客的诗作中,处处充满著“细腰”、“楚腰”、“小腰身”等词汇。唐代诗人元稹在〈和乐天示杨琼〉中回忆年轻时见到美女杨琼的情景:“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杨琼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腰身瘦小”,时光荏苒,美人迟暮,诗人喟叹道:“汝今无复小腰身,不似江陵时好女。”美与不美,谈的都是腰。杜牧著名的〈遣怀〉诗曰:“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十年一觉”之中,江南美人给诗人留下的最深印象,只是“细腰”而已。

  在“人比黄花瘦”的宋代,细腰更是成了女性之美的主要标志。柳永笔下的“意中人”似这般风韵:“世间尤物意中人。轻细好腰身。香帏睡起,发妆酒酽,红脸杏花春。”(〈少年游〉)

  再看宋人洪𤨓笔下的美人:“楚楚精神,杨柳腰身。是风流,天上飞琼。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有许多娇,许多韵,许多情。”(〈行香子.代赠〉)

  杨柳细腰,最能彰显风情万种之情态。宋人赵长卿的〈南乡子〉这样描写:“楚楚窄衣裳,腰身占却,多少风光。共说春来春去事,凄凉。懒对菱花晕晓妆。”细细的腰身,占去了美人绝大部分的风光。

  宋代诗词中把对细腰的描写推向极致的是姜特立的〈朝中措.送人〉:“十分天赋好精神,宫样小腰身。迷却阳城下蔡,未饶宋玉东邻。”用典明显来自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登徒子好色赋〉是中国古代文学描写美人的绝妙之作,尽管点睛之处在于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间接描写来引发读者无穷的想像,但这段文字却并不是完全使用“虚笔”,毕竟还是具体写到了“东家之子”的皮肤、眉毛、腰、牙齿等身体部位。而姜词则尽弃其他特点,但取“小腰身”,并称此美女同样“惑阳城,迷下蔡”,美貌完全不输于“东家之子”—“未饶宋玉东邻”。整体而言,或可说姜词较之〈登徒子好色赋〉有所逊色,但诗人抓住“小腰身”的特点,也算是化繁为简,各领风骚。

  各个时代描写“细腰”的诗歌所在多有,近代的女英雄秋瑾在〈分韵赋柳〉中也写道:“独向东风舞楚腰,为谁颦恨为谁娇?”女中豪杰在风云激荡之际,也怀有平凡女性追求美丽的细腻心思。

  “细腰”看来是历代美人的主要特征,“细腰”的反面就是肚满腰圆。肚子必须隐退,美丽才能出场。

非胸非腿 古代女子最诱人的身体部位是这里

  肚子与文化

  用审美的眼光看,肚子不惟不美观,有人甚至认为它简直就是多馀。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说:

  吾观人之一身,眼耳鼻舌,手足躯骸,件件都不可少。其尽可不设而必欲赋之,遂为万古生人之累者,独是口腹二物。口腹具而生计繁矣,生计繁而诈伪奸险之事出矣,诈伪奸险之事出,而五刑不得不设。君不能施其爱育,亲不能遂其恩私,造物好生而亦不能不逆行其志者,皆当日赋形不善,多此二物之累也。……乃既生以口腹,又复多其嗜欲,使如溪壑之不可厌;多其嗜欲,又复洞其底里,使如江海之不可填。以致人之一生,竭五官百骸之力,供一物之所耗而不足哉!吾反复推详,不能不于造物是咎。亦知造物于此,未尝不自悔其非,但以制定难移,只得终遂其过。甚矣,作法慎初,不可草草定制。

  李渔大意是说,人的各个器官都不可少,唯独口、腹二物乃是多馀的。有了口腹,人就必须要将其填饱,遂导致了世间诸多“诈伪奸险之事”。世无宁日,根源在此。口、腹二物的来源,要追究到造物主头上,而造物主当初造人之时过于草率,草草定制,今日已然后悔,但人类已经成形,难以改变。

  李渔这位对于感性生活有著极高鉴赏能力的士大夫,难得对于口、腹这两个重要的感性器官有如此深刻之“批判”。但是,其中暗含的逻辑还是有问题的。口腹的“嗜欲”,并不是仅仅为了它自己,而是为了整个身体。吃饭明明是人体共同的需求,却说是“填饱肚子”;饿肚子时明明各个器官都不舒服,却说成“肚子在咕噜叫”,好像吃饭只是肚子的贪婪无度。肚子仍是坏名声的承担者。

  告子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虽说食、色都是本性,但两者的性质和重要性还是不同的。就像鲁迅先生所说:“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现在生命的事;性欲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性是为了延续集体生命,食则是为了延续个体生命。从重要性来说,食对个人来说显得比性更为重要。古希腊哲学家伊比鸠鲁把人的需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既自然又必要的需求”;第二类是“虽自然但并非必要的需求”;第三类是“既不自然又不必要的需求”。性的需求属于第二类,而食的需求属于第一类(叔本华《人生智慧箴言》)。

  所以说,肚子绝非是“多馀”的,肚子的问题关系的是人类的最根本问题。林语堂谈到,中国人智慧的主要表现之一便是注重饮食的文化和吃饭的艺术:“洞烛人类天性的中国人,他们不拿争论去对簿公庭,却解决于筵席之上。他们不但是在杯酒之间去解决纷争,而且也可用来防止纷争。在中国,我们常设宴以联欢。”“当肚子好著的时候,一切事物也都好了。”(《生活的艺术》)

  而李泽厚直接把中国的哲学特质归结为“吃饭的哲学”。可见肚子的问题非同小可。看起来简单的肚子,说起来却有无穷的话题。当它消失时,你感觉不到它的缺席;但当它出现的时候,却能给人带来很多烦恼。世间的很多事物,岂不都是如此?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台湾领海领空全崩溃 中国战机据台总统府仅
这一次北京为何忍气吞声
华为新旗舰手机这下惨了…
中国财政部表态 货币策略重大转向
毛泽东见江青前夫唐纳 惊讶说了“三个字”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台湾领海领空全崩溃 中国战机据台总统府仅
这一次北京为何忍气吞声
华为新旗舰手机这下惨了…
中国财政部表态 货币策略重大转向
毛泽东见江青前夫唐纳 惊讶说了“三个字”
张玉凤的老照片,有些很少见
闷声做大事,中国拿下一个全球“第一”
突然,高盛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老祖宗的识人术“马看四蹄 人看四相”
欣喜若狂后 他们后悔了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