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美国封杀的不只是石油,还有大半个地球
www.wforum.com | 2018-07-11 08:40:12  中国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封杀的不只是石油,还有大半个地球

�今年5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单边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宣布重启对伊朗的“史上最严厉制裁”。

近日,美国国务院再次单方面提出要求:所有国家须停止从伊朗进口原油,并且中断对伊朗的经贸合作,不遵从美方要求的国家及企业将遭受严惩,甚至可能面临被逐出美国市场的风险。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名不愿具名的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说,购买伊朗原油的各国公司“必须在11月4日前将其自伊朗进口的原油量降至零,否则将面临美国的严厉制裁”。

这位官员还特别强调,中国和印度如若不从,将像其他国家一样面临制裁。

1.石油封杀令背后的新仇旧恨

为何选择11月4日作为封杀令的生效日期?

1979年11月4日,德黑兰的一些激进学生占领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引发了震惊世人的“使馆人质事件”,成为两国关系交恶的重要导火索。

特朗普政府此次选择在这个特殊日子发难,无法排除这一历史因素的影响,警示意味颇重。

不过,石油何以成为美国维持全球霸权的“得力工具”?这还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东石油危机谈起。

持续三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给发达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所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发达国家甚是恐慌,但已经与黄金脱钩的美元却在危机中找到了新目标。

1974年,美国与世界最大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达成协议:美方为沙方提供安全保护并且出售先进武器,而沙方承诺石油出口只以美元结算。其他产油国纷纷效仿,美国就这样,通过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以及美元结算石油带来的控制力确立了自己对中东的影响。

这种控制使得中东各国不仅难以再次掀起如1973年一样的石油危机来对抗发达国家,更让这些国家根本逃不出美国的“五指山”。一旦出现个别产油国反美,美国就对其严厉制裁,同时利用自己的盟国来补缺。

中东产油国普遍经济结构单一,根本受不了美国及其盟国的重创。长此以往,这些国家就出现了两种下场:一是伏低做小,忍受美国及其盟友的颐指气使;一是被美国等扶植的反对派力量发动政变或内战。伊拉克莫过于最典型的例子了。

“倔强”的伊朗一直饱受美国的制裁之苦。这也导致其始终难以有效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资源支撑经济发展。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亚洲新兴国家的发展,伊朗终于找到了新的石油买家。奥巴马时期又逐渐放宽了对伊朗的制裁,继而建立了多边机制“伊核六国”框架,伊核协议得以最终达成。

然而,具有强烈保守倾向的特朗普从竞选时起就对伊核协议充满敌视。加之特朗普与以色列最为亲近,而以色列与伊朗互相视为最大威胁。这些就构成了美国如今痛下杀手的理由。

2.怎么算都是笔划算的生意

当然,特朗普此举也绝非只是为了一雪“国恨家仇”而已——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很精,在伊朗问题上把水搅浑,影响涉及多方面,以便使美国最大限度地捞取好处,可谓“一石多鸟”。

继续打压伊朗

近日,伊朗里亚尔兑换美元汇率再创历史新低——9万里亚尔兑1美元,较4个月前,贬值近半。

在汇率贬值、通胀高企的情况下,德黑兰大巴扎(卖场)被迫临时关闭,多地爆发游行示威,伊朗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特朗普政府在此时出手、“封杀”伊朗原油出口,将切断该国现金流,无异于给其原本就不堪承受的沉重经济压力再度“加码”。

很明显,这是美方退出伊朗核协议后打击伊朗关键经济领域政策的延续。

此举类似此前对朝鲜“无限施压”的做法,逼迫德黑兰方面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做出巨大让步,进而遏止其核计划与弹道导弹计划的推进能力;同时,压缩其在叙利亚、也门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夯实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

与此前美国空袭叙利亚、迁馆耶路撒冷等举动如出一辙,特朗普政府的目的都在于:打乱中东地区局势演变的既有节奏,不断制造地缘政治热点,给提高自身在中东地区存在以可趁之机。

一方面,借加重对伊朗制裁的机会,制造地区紧张局势,可不断加强美国与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等地区盟友间的合作关系,并且,使后者在地区政治安全事务上愈发倚靠美国;

另一方面,把手伸得更长,通过限制伊朗石油出口及他国与其经贸合作,迫使欧盟、中国、印度甚至日本、韩国等伊朗重要合作伙伴忌惮美方制裁,在这种威胁下,它们要么直接帮助美国制裁伊朗,要么选择踌躇观望——实际上,这种“观望”在客观上就是帮助美国孤立德黑兰。

通过以上方式,美国可以轻松维持在中东事务中的话语霸权,怎么算都不吃亏。

提高原油价格,促进本国出口

除了政治方面的“红利”,美国封杀OPEC第三大产油国的原油出口,将在国际市场上造成日均150-200万桶的原油供给缺口。

从供求关系来看,这么做,无疑将推高国际油价。

若是顺利得到沙特阿拉伯等主要产油国配合,美国将能够把油价控制在合适的高位运行。这样做,可减缓美元升值速度,有助于维持美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此外,制裁伊朗还有利于美国自己的原油出口。

据新华社报道,美方相关人士近期曾赴新德里游说印方削减进口伊朗原油,并表态称美国可成为满足印方能源需求的合作伙伴。

既能打压对手,又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还有大把银子可赚,这笔买卖,怎么看都很划算!

3.有人服软,有人不买账

依靠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主要产油国盟友的支持以及石油美元体系,美国单方面强推制裁,给国际原油市场施加沉重负担,必然会对与伊朗开展有关合作的各方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欧洲退出

目前,伊朗原油产量约为380万桶/天,出口量则约为250万桶/天。

据路透社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以来,伊朗日均出口原油约250万桶,其中1/5出口至欧洲市场。

自伊朗核协议生效后,在沙特等海湾国家,法国道达尔等欧洲企业难以与美国油气公司相匹敌,于是,它们纷纷转战伊朗,加大了在当地石油行业的投资。

此次美国重启对伊制裁,欧洲政府呼吁美方给予欧洲企业制裁豁免,但该诉求却没有得到美国方面任何积极回应。因此,欧洲企业不得不逐渐切断与伊朗间的业务联系。

道达尔宣布退出伊朗市场后,意大利炼油商Saras和Eni、西班牙石油公司Repsol等企业,均在着手准备,以便在美国制裁正式生效前停止从伊朗购买原油。

韩日郁闷

不仅欧洲企业,作为伊朗原油4大买家之一的韩国,已于近期正式通知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计划自8月起逐步降低进口伊朗的原油量,对于部分至8月到期的原油和凝析油采购合同,到期后将不会续签。

3名韩国知情人士称,韩国政府并未向有关企业下达直接指令,但企业深知来自美国的压力有多沉重,因此,不会冒险从事任何有违美国制裁政策的贸易活动。

韩国国内进口伊朗原油的企业日均进口量,已由2017年3月历史最高峰的62万桶大幅下滑,到今年5月,降至不足20万桶。

注:韩国国内进口伊朗原油的企业主要有SK Energy、SK Incheon Petrochem、Hyundai Oilbank Corp、Hyundai Chemical与Hanwha Total Petrochemicals等。

彭博社透露消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有意在今年7月挑选恰当的时机访问伊朗。如最终成行,这将是1978年伊斯兰革命以来,在任日本首相首次到访德黑兰。

促成此访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明确要求日本终止其与伊朗的所有能源贸易。

印度不买账

印度每天从伊朗进口原油约70万桶,并且,伊朗在其能源供应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对于美国此番制裁,印度石油部国际合作联合秘书苏迪尔表示,“印度不承认单边制裁,只承认联合国制裁”。

此外,即使沙特等国动用闲置产能弥补伊朗石油出口的空白,实际却会造成闲置产能减少,让自己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下降。尤其是在本次制裁后,中东主要国家间对立加剧,擦枪走火的概率也在提升,此时抗风险能力的下降无疑为自身埋下重重隐患。

可以说,特朗普上台以来的单边主义政策招致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感。

鉴于美国金融霸权的余威尚在,不排除伊朗经贸合作伙伴尤其是企业纷纷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但从长远来看,世界各国将日趋选择规避美国金融霸权限制的选择,并最终弱化直至瓦解美国的金融霸权。美国在国际制度领域的信誉和权威也将继续流散直至丧失殆尽。

“石油武器”即便威力无穷,但反复为一己私利来使用,违背和平发展大势,那就可能“哑火”。

4.美国制裁等于中国战略机遇?

伊核协议生效后,美国一直利用延长ISA(《对伊朗制裁法案》)期限的手段,对伊朗通过油气产业获取和使用利润加以限制。

不过总的来看,近些年,伊朗的对外合作环境有所改善,目前,伊朗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最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伊朗是中国全球第6大原油进口来源地,2017年,我国从伊朗进口原油达3115万吨,占我进口原油总量的7.4%;

*伊朗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重要工程承包市场,目前,我国在伊跟踪和商谈的大项目累计金额超过了1500亿美元;

*伊朗还是中国机电产品的重要出口目的地,占我国汽车对外出口总量的1/4。

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的制裁,让德黑兰方面愈发清楚地认清到,美国对其孤立打压的意图,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深化与伊合作提供了机遇。

在政治方面,应看到,虽然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宣布重启提高铀浓缩能力的准备工作,但是,这更多是为了增添与美博弈的筹码,而非真的逼近美伊开战的边缘。

同时,伊朗的核计划与弹道导弹计划占用了大量本可用于改善民生的资源,引发国内民众不满。面对此种局势,伊朗也许不得不维持与美国“斗而不破”的现状,甚至不排除未来妥协、两国重谈协议的可能性。

在经济方面,伊核协议生效后,无论欧盟、日本或韩国,均忌惮美国,因此,各种合作承诺往往口惠而实不至,鲜有重大项目落地。

特朗普政府又搞对伊“史上最严厉制裁”,使西方国家在对伊合作问题上更加缩手缩脚:

波音公司与空客公司总价值380亿美元飞机出口的许可被美方吊销;

法国道达尔、标致-雪铁龙,德国西门子、英国石油等均宣布中止或退出对伊合作项目。

在这种情况下,前不久,伊朗总统鲁哈尼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表明其加快向中国靠拢、寻求政治经济支持的意愿,无疑为双边关系提供了战略机遇。

就美国的“封杀令”,中国外交部给予回应称:

“中国和伊朗是友好国家,将在符合各自国际法义务的框架内保持正常交往与合作,包括经贸和能源领域的合作”。

5.不能忽视的压力与风险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问题严峻性的一面:特朗普政府此次对伊制裁力度远胜以往,中兴通讯因其对伊业务遭受美方天价重罚,亦给中国企业今后同伊朗方面合作制造了很大的现实挑战和心理障碍。

虽然目前沙特、俄罗斯、委内瑞拉等也都是中国的主要石油进口国,但中国作为伊朗石油的第一大客户,石油需求巨大,美国发出对伊朗的石油禁令,必定对中国造成影响。

对于今后可能在伊朗面临的种种挑战,中国需要在如下三方面保持高度警惕。

首先,在融资结算方面,如若不理会美方次级制裁威胁,继续从伊朗进口原油,石油等企业未来遭受制裁的概率较大。

尤其可能殃及昆仑银行业务以及中石油海外业务、金融账户、海外资产,甚至,昆仑银行有可能再次被排除在美元结算体系之外。

对此,中国可以效仿欧盟的设想(以欧元为基础,打造对伊独立金融渠道),探讨对伊项目的人民币融资机制,提高双边贸易人民币结算比重,并且支持中国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化原则开展对伊融资,从而为中国企业开展对伊业务提供支撑。

其次,在项目实施方面,应当保持战略定力,稳步推进既有的在伊合作项目。

一方面,妥善处理好道达尔向中石油转让南帕尔斯气田开发权益等相关事项;

另一方面,利用欧盟与美国在对伊朗制裁问题上的分歧,力争在企业合作层面打造中国与欧盟方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应对美方单边制裁的影响。

此外,也要高度关注影响伊朗局势的一些重要国内因素。

举个例子,伊斯兰革命卫队在伊朗国内势力范围庞大,遍及政治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在政府、还是企业层面,中国要与伊朗合作就很难完全绕过伊斯兰革命卫队。而最新消息是,特朗普政府正考虑把伊斯兰革命卫队定性为外国恐怖组织,作为向伊朗施压的一种手段。

要怎么与它打交道,才能避免因此触及美国制裁的“暗雷”?这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之一。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南海附近挤满救护车 死伤不明
中国尖端无人机现身东海上空 日本战机出
真正的聪明人 从来不炫耀这3样东西
中共军委窝里斗 一位副主席被封杀
数据曝光 中国仍在疯狂抢购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南海附近挤满救护车 死伤不明
中国尖端无人机现身东海上空 日本战机出
真正的聪明人 从来不炫耀这3样东西
中共军委窝里斗 一位副主席被封杀
数据曝光 中国仍在疯狂抢购
俄罗斯给恐袭定调了!幕后黑手就是…
9人家中聚餐7人丧命 竟是因为吃了 …
突发:两架飞机又在机场撞了 机翼损毁
罕见!中国总理李强承认了
5只鸡过河视频一夜爆火!没想到被鸡上了一
热门专题
1李克强猝逝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中美对抗5新冠疫情6香港局势
7委内瑞拉8华为9美国大选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