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301调查降临!这个魔鬼是什么?能怎样?
www.wforum.com | 2017-08-19 21:37:06  澎湃新闻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301调查降临!这个魔鬼是什么?能怎样?

  日前,特朗普授权审查所谓的“中国贸易行为”,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奔走相问,中美是不是要打贸易战了?

  其实,可以激动,但或者没有必要这么激动。

  先看看我们在激动啥。

  霸道的“301”

  特朗普的行政备忘录中,特别强调了审查中国在技术转让等知识产权领域的做法。一时间,美国的“301条款”成为热门。

  有关贸易制裁的法规很多,为什么我们对“301条款”这么“情有独钟”而“闻之变色”?

  的确,即使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即使在单边制裁方向,除了“特别301条款”,也还有“337条款”。

  “337条款”也可谓久负盛名。与传统反倾销壁垒相比,反倾销只能在实际出口具有一定规模后才能进行调查,企业在补征反倾销税后一般还是可以进口。而“337条款”则可选择产品未形成出口规模前就封杀,还能阻拦所有的与产生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产品相关的整个行业。2002年以前,其“受害者”主要是日本和我国台湾;2002年以后,我国大陆成为遭受“337条款”调查最多的国家。

  “337条款”够厉害了吧?“301条款”更厉害。

  “337条款”的申诉主体必须满足,一是必须是美国当前合法有效的知识产权人;二是被诉方的进口产品有侵犯其在美国的知识产权的可能;三是其企业属于美国国内应受到保护的生产知识产权产品的行业;四是其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摧毁或实质损害。

  而“301条款”呢?有“四不”。第一,不一定需要有主体申诉。有人哭诉也可以,没人哭诉,贸易代表自己一高兴了,就可以进行调查;第二,不一定局限于美国。这种所谓的“不公平”可以发生在与美国有商品贸易或服务贸易往来的国家境内,就是说,想和我来往,就得接受我可能办你;第三,不一定是具体行业或公司,而是该国整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行业;第四,不一定有“实质”损害。基本上靠贸易代表觉得。

  定义很宽泛,自由裁量权很强大,“301条款”很霸道。

301调查降临!这个魔鬼是什么?能怎样?

  对谁动过手?

  无论是“301条款”或者“特别301条款”,以及“超级301条款”,从历史上看,多数是以协商和和解告终。

  1995年的美日汽车贸易战,美国根据“301条款”,单方面宣布对日本贸易制裁,对来自日本的豪华轿车征收100%的关税。以此威胁日本向世界汽车商开放市场,并且加强市场透明度和竞争性。不断施压下,与日本达成了基本协议。

  台湾也曾经是美国301条款的重点关注对象。理由是台湾在上世纪90年代的有线电视台和录像带侵权盛行,盗版计算机软件和CD满天飞等。在美国的压力下,台湾从被动到主动,修订了版权法、商标法和专利法等,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甚至不惜为美国产品提供“超级保护”。

  当然,也有“不信邪”的。印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直饱受美国诟病,对药品的专利保护问题长期不能解决。美国与印度从GATT时代开始,一直把“官司”打到WTO时代,除了引用301条款,也援用了GATT条款和WTO的争端解决程序。印度先是在国内强大的民族主义情绪下立场强硬,失去了免税待遇,并面临制裁威胁,最终还是修订了国内法。

  而对于中国,1991年、1994年和1996年都发起“301调查”。事实上,1989年美国发布《特别301报告》以来,中国年年榜上有名。但上世纪90年代的调查和磋商中,中国虽作出了不小让步,但从司法到执行,也确实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取得了不小进步。

  2010年,中国“入世”后,第一次遭受美国“301调查”,剑指新能源。最终,中国修改相关行业条规,减少补贴,双方达成协议。

  应该说,霸道诚然,但说导致日本等国的衰退,还是比较附会的。301主要是美国贸易代表利用贸易政策推行其价值观念的一种手段。

301调查降临!这个魔鬼是什么?能怎样?

  国家利益在前,301开路

  “301条款”的目的是什么?不如来看看其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301条款”产生于《1974年贸易法》。当时发生了什么事?1970年代石油危机造成了世界经济大萧条,美国从1971年起出现贸易逆差,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基本上宣告崩溃。美国将贸易的“不公平”当做了罪魁祸首之一。

  而这种想法,不是没有缘由的。

  “301条款”的前身,是《1962年贸易扩展法》的第252条。252条出现,因为美国在二战后多年的“自由贸易”后突然发现,自己被占的便宜太大啦,而苦心建立的GATT根本不能真正对那些对美国不公平贸易的国家加以约束和惩罚。怎么办?只能自己来啦!

  让美国“很不爽”的国家是谁呢?欧洲。50年代,欧盟前身煤钢联盟成立,欧盟正在积蓄力量,252条出台后,美国就与欧共体爆发了“鸡肉贸易大战”。虽然美国最终获胜,但国内仍然认为252条很不够用,因此,“301条”出世。其主要特点,一是继续扩大和强化总统的作用,另外就是将此前规定的美国需要在贸易中“尽国际义务”给删除了。

  自然,历史继续,“301”也不断修正。一直到1988年,美国总统未对任何国家采取有意义的消除障碍或实施报复的行动。但这段时间内,欧洲强劲,日本崛起,亚洲一些国家活力四射,而美国贸易赤字屡创新高,企业怨声载道。1988年总统大选在即,何以拉票?《1988年综合贸易竞争法》通过,促成了“特别301”、“超级301”条款的诞生。

  借着这件有力武器,美国迫使日本减少了柑橘、汽车、胶片、超级计算机方面的进口限制,使欧盟进一步对美国的香蕉和牛肉开放市场,使中国台湾、韩国等不断提高本国知识产权保护门槛,并开放了相关领域市场。

  美国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认识,有个“实用化”的过程。至此,美国经济利益在前,一切必须让路。

301调查降临!这个魔鬼是什么?能怎样?

  域外立法,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结合

  有人觉得不服气。怎么就是经济利益呢?这背后都是政治利益好不好?好。

  但政治利益并不完全就是挥舞大棒戴上面具呼唲嗨呦的吓唬吓唬。这不是古惑仔打架。

  要实现政治利益,以及实现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有机互联和相互转化,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通过国内立法产生域外效力和影响,是美国的一项“大政方针”。

  301条款就是明显的一例。作为一个外国,你的行为完全由美国法律、美国总统和美国贸易代表圈定、认定以及决定。从法律生效起,美国贸易代表每年都要根据“特别301条款”调查其他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确定哪些国家干活不力,并划重点。一旦被确定为“重点国家”PriorityCountry,就等着调查、磋商和贸易制裁等手段吧。

  这类法律法规美国可不少。

  比如加勒比盆地启动计划,在给予加勒比盆地国家免税待遇的同时,要求受益国采取美国提出的劳动权标准,包括结社自由、集体谈判权利、工作条件以及出口加工区劳动权标准。同样,有美国国内法为基础,美国总统为全权代言人。

  集装箱安全倡议CSI也是一例。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海关宣布实行CSI计划,对美国每年进口的1600万个集装箱实行安全检查。本来这只应在美国境内适用,而美国则通过邀请20个港口参加CSI,利用其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来制定规则和措施,包括美国官员可以前往签约港口临检,使国内法规具有明显的域外法律效力特点,即主权对外延伸。而相当一部分港口迫于需要与美国进行贸易,不得不让渡部分公权力。

  没错,经济上不服气?上政治大棒。政治上不服气?上经济大棒。而这两者,都有法律作坚强后盾。

  有兵有礼

  301条款是彻彻底底的单边主义!这是违法!这是霸权!这绝对无效!这是大家的心声。

  对301条款的批评一直存在,国际上一片谴责之声,美国国内的反对也不绝于耳。1989年,美国40位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和GATT法律专家签字并谴责“301条款”的报复行动违反GATT背离多边主义,是在欺负较小贸易伙伴的基础上主张双边行动。

  反对“301条款”的声音还认为,依据“301条款”使其他国家单方面减让,必然使该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转向美国。这是对公平贸易观念的致命性颠覆。美国不会成为善意的独裁者,“301条款”本是利己的法律,不能期待其运行或可确定地产生“利他”结果。

  挑战者如期而至。

  由于欧盟的“洛美协议”怼上了“美元香蕉”,美欧爆发“香蕉贸易大战”。美国寸步不让,自然要挥舞“301”大旗。欧盟也不示弱,1998年11月,欧盟向WTO争端解决机制起诉美国,要求就301条款的合法性进行裁定。

  全球瞩目。

  1999年1月26日专家组成立,17个世贸组织成员方作为第三方参加了案件的审理。9个多月后,得出结论:301条款不违反WTO规则。

  这是为什么呢?

  WTO成立后,美国国会依据《乌拉圭回合协定法》修订了301条款,其中包括承认涉及WTO协议的事项。美国为实施WTO义务曾做出一项“行政行动声明”,表示美国贸易代表应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援引DSU争端解决程序。至此,将301条款与WTO争端解决程序进行了对接,把301纳入了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框架。

  专家组报告发布后,欧盟和美国对裁决都表示满意。欧盟认为,美国301条款的确受到了其多边承诺的约束,而美方认为,专家组维持了与WTO一致的301条款。

  古惑仔也得有文化啊。

  冷静看待,充分准备

  总体而言,301条款并不一定会引发“大战”,也不一定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其威力不在于条款本身,而在于它所带来的报复性和制裁的后果,核心是以维护美国国际市场利益为宗旨,强迫其他国家接受美国的国际贸易准则。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冷静看待,充分准备。

  首先,不要惊讶。从301条款的历史看,无非是国家利益之争。而中国当前无疑是当年美国眼中的欧共体、日本,必欲压制而后快。2010年,美对中301调查,就是因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甚至在一些方面已经赶超美国。中国必须清醒,在崛起的过程中,这种“威胁论”必然始终伴随,而美国为转移国内矛盾,针对我的各种花招和大招必然越来越多。

  其次,不要恐慌。301条款的目的不是“战”,而是“和”。双方还是以谈判和博弈为主,以达成双方都较为满意的结果。尤其是,与日本、台湾等不同,中国与美国的贸易、经济、政治关系等,都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基本面。“制裁”中国,对美国并不一定有利。特朗普的“备忘录”恐怕更是一种杀威棒,无非是为了更有底气的谈条件。

  第三,不要愤怒。声明谴责是一回事,方法策略更关键。一方面,我们作为崛起中的、负责任的大国,确实需要及时完善自身法律法规建设,补短板。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中国市场和企业的迫切需求,我们可以顺势而为,将之与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等有机结合、积极促进;另一方面,对于许多行业产业的补贴等问题,也亟需规范、立法,梳理产业政策,既避免恶性竞争,端正市场化方向,也正当规避触犯WTO等相关协定当中的红线,为中国相关产业争取时间空间。

  最后,不要幻想。中国应更加充分的做好准备,更可借鉴美国的经验,介入国际规范建立。中国应在遵守WTO等体制项下各类法律文件的同时,加强对相关条款和体制的研究、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一方面积极主动利用现有国际机构和法规为我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为将来中国取得与过低地位相适应的话语权,实现多种权力的相互转换和支撑,提供坚实基础。

  后记

  国家的合作是微妙的平衡关系。中美的“合”与“斗”是动态的“合”与含蓄的“斗”。既要避免发生对立,也要接受不断的冲击。

  301条款也好,其它条款也好,都无非是在双方争取自身更大利益前,扔出来的鱼钩和鱼饵,谁能更成功的钓到最大最多的鱼?才是终极目的。

  无疑,美国现下的“打渔”“武器”和“工具”更多,所以我们才更要平心静气,避免情绪化,同时积极行动,主动准备。

  临渊恨“渔”,不如退而结网。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乌军战线快要崩溃了 俄军惊人坦克曝光
习近平和朔尔茨在钓鱼台散步 让人刮目相
固态电池 开始出现“人传人”现象
以色列导弹袭击后,伊朗马上宣布…
傻眼!女作家在机场被迫脱下戴了15年的“假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乌军战线快要崩溃了 俄军惊人坦克曝光
习近平和朔尔茨在钓鱼台散步 让人刮目相
固态电池 开始出现“人传人”现象
以色列导弹袭击后,伊朗马上宣布…
傻眼!女作家在机场被迫脱下戴了15年的“假
国际首次 中国成功研制出这种芯片
单亲妈被逼急“想肉偿”抵房租 房东傻眼
通车才3年:中国造价2亿的大桥 风一吹就倒
扎心了!加国奶奶临终遗言大骂特鲁多
突发:全球最大光刻机巨头爆雷 股价跳水
热门专题
1李克强猝逝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中美对抗5新冠疫情6香港局势
7委内瑞拉8华为9美国大选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