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为何大力发展反隐身雷达组网:数倍拓展探测距离
www.wforum.com | 2019-01-14 19:36:3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为何大力发展反隐身雷达组网:数倍拓展探测距离

  自从隐身飞机问世以来,其神话广为流传。诸如“肉眼发现了雷达上都还未出现”,“只有不到20km的发现距离”等等。那么浩汉这次简单做个估算,看看隐身飞机的隐身性能到底有多强,能够贴到多近的距离才能被雷达发现。

  首先,介绍下估算的基本背景。我们的隐身飞机,这里以典型的低可探测型号如F22/F35 来模拟,其信号特征用RCS来衡量,这里取其迎头正面设为0.01m2级。整个模拟框架为忽略杂波、电子干扰等复杂战场环境,结合经验公式来进行简单分析。

  很多朋友可能会说,这有什么好算的,根据雷达方程,对目标的探测距离不是随着目标RCS的四次方根(即0.25次方)线性变化的么。是,没错。根据典型雷达方程,确实如此。但是很多朋友忽略的一个问题是,这个雷达方程的探测距离,是建立在稳定跟踪之上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有当雷达在已经发现目标,并对其建立跟踪的条件下,此时rcs变化,那么跟踪距离才是随之的0.25次方起变化。如果当雷达没有发现目标,仍处于搜索状态,那它对RCS的响应自然是不同的。因此,传统的观点认为,当RCS缩小至原来的十分之一,即-10dB时,探测距离变为原来的56%;RCS缩减至原来的百分之一,即-20dB时,探测距离变为原来的32%左右。但实际上这种跟踪状态对于没有发现目标的雷达而言没有意义。因为当雷达处于搜索状态时,是对未知空域进行一个广角扫描,需要覆盖较大空域,搜索时间往往较长。尤其是当使用针状波束扫描时,其扫描完所有空域的时间和建立目标信息的时间很长(一般至少需要最少3-6次连续扫描信息才能确立目标)。而低RCS目标目标本身信号特征低,回波信噪比不高,其发现难度进一步增加。根据一项研究和经验公式,对于传统的机扫雷达,地面警戒搜索雷达(往往使用扇形波束,搜索效率比针状波束高)有效探测距离随着RCS的变化关系是0.5次方,而非经典公式里的0.25次方;机载机扫雷达(往往使用针状波束,因而搜索效率低下)其有效探测距离随着RCS的变化关系是0.75次方。

  浩汉小编特意制作几张张曲线图,更为形象得看各种典型雷达搜索和跟踪距离随着隐身目标RCS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这里我们假设了三种类型的雷达,分别是战斗机机载雷达、地面警戒雷达、预警机机载雷达。包括有苏27的N001雷达,其对迎头上视目标的典型探测距离为120km(RCS=3m2)(后面的探测距离均为该RCS下的值),有设想中的典型机载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为250Km;典型地面警戒雷达探测距离为300km,地面相控阵警戒雷达探测距离350km;E3的APY1探测距离400km,E2D的APY9雷达探测距离500km。上面具体数据只是大致仿真模拟,并不代表真实值,但是量级上肯定没问题。为了方便比较,这里假定雷达的最大搜索距离和最大跟踪距离相等。

  这里值得再次强调的是,我们只考虑雷达和目标两者参数,不考虑实际中存在的杂波和电子干扰等因素,且横坐标RCS和雷达波段对应起来。也就是说,0.01m2是指该雷达波段下的值,并不代表隐身飞机在该波段下也有这么低的RCS。这里为了一致起见,没有做更多区分。

  所以,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对于老式机载机扫雷达,靠自己自己搜索低可探测目标只有可怜的几公里,老式地面警戒雷达好不到哪里去,也只有不到20公里。而传统预警机使用针状波束搜索时,也只有不到10公里的距离(实际上预警机的搜索模式并不唯一,所以实际表现会更好一些)。这应证了之前的说法,即对隐身目标的雷达探测距离和目视距离差不多。

  再来看看使用了相控阵技术的雷达,因为相控阵波束扫描非常敏捷,搜索效率和刷新率非常高,其搜索时更趋于0.5次方的变化率,因而表现要比机扫雷达好。分别可以增加到15km、20km、30km。如果相控阵雷达依靠自身固有优势,能在不同扫描模式之间切换,其搜索距离也是大于这个预测值的。

  如果考虑到地面警戒雷达和空中预警雷达爱用的s波段情况,假设F22/F35一类目标在此波段下RCS上升到0.05,那么使用了相控阵技术后,搜索距离可分别提升至75km、50km左右,再考虑使用高效率的搜索模式,该距离还能够提升到大于100公里的程度。这个结论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E2D的优异反隐身能力,在UHF波段,假设隐身目标RCS提升为0.5m2级别,其搜索距离也有大约200km。

  这个结论也说明,传统雷达要想反隐身,升级为相控阵是必须的,而且最好是升级为波形更为灵活的AESA。当然,即便有大于100公里的搜索距离,在实战中也是很捉襟见肘的,如果有反隐身雷达提前搜索确立隐身目标的方位,让这类非反隐身雷达在一个小区域内搜索,其性能会很接近于跟踪模式,此时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距离能够拓展到之前的数倍之多。这也是我国大力发展反隐身雷达组网,提升体系化反隐身能力的原因之一。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乌军战线快要崩溃了 俄军惊人坦克曝光
习近平和朔尔茨在钓鱼台散步 让人刮目相
固态电池 开始出现“人传人”现象
以色列导弹袭击后,伊朗马上宣布…
傻眼!女作家在机场被迫脱下戴了15年的“假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乌军战线快要崩溃了 俄军惊人坦克曝光
习近平和朔尔茨在钓鱼台散步 让人刮目相
固态电池 开始出现“人传人”现象
以色列导弹袭击后,伊朗马上宣布…
傻眼!女作家在机场被迫脱下戴了15年的“假
国际首次 中国成功研制出这种芯片
单亲妈被逼急“想肉偿”抵房租 房东傻眼
通车才3年:中国造价2亿的大桥 风一吹就倒
突发:全球最大光刻机巨头爆雷 股价跳水
扎心了!加国奶奶临终遗言大骂特鲁多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