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中国爱好和平,但不等于不会发动对越战争
www.wforum.com | 2009-04-28 10:27:19  天涯军事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遭到失败,这是公认的结论。我们以往在研究这场战争时,往往从打击美国的角度看,认为这是一场"人民战争"的典范;今天,如果我们换个角度重新研究这场战争,或许从美国的失败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美国对这场战争有一个评价,"我们打赢了每一场战斗,却输掉了战争",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呢?美国在越南主要采取"南打北炸"的打法,两个方向的作战都不成功。

  第一部分 美国"南打"失利的原因

  第一、"南打北炸"本身就是美国无奈的选择

  由于北越有中国、前苏联做政治靠山,因此,束缚了美国选择的余地。最主要的有一条,"不能越过17度线"对于美国来说是致命的,这意味着这场战争是"一场局部战争中的局部战争"。 美国评论越南战争是一场束缚起自己手脚的战争。

  越南国土狭窄,如果没有"17度线"这个约束,那么美军完全可以在北越的后方进行一次或数次两栖登陆;即便不实际实施这样的登陆,也将极大的牵制北越主力南下。

  对照朝鲜战争,在战争初期,美国在仁川登陆彻底扭转战局;后来,中朝军队为了防止艾森豪威尔叫嚣的"两栖登陆",在西海岸部署了志愿军6个军、人民军1 个军团另1个旅,地面炮兵14个团另9个营,高射炮兵2个团另13个营,坦克6个团,在东海岸部署了志愿军2个军、人民军2个军团另2个旅,地面炮兵2个团另3个营,高射炮兵5个营,坦克1个团。如果中朝军队把这些抗登陆的力量压到38线上,对美国将形成巨大的压力,这也说明了美国侧后方两栖登陆的威胁巨大。

  但是在越南战场,北越毫无顾及的把主力源源不断的开往南方,美国海军距离海岸线几十公里之外束手无策,越南战争因此成为一场休止的消耗战。

  第二、仅靠"三光政策"对付"人民战争"是不够的

  对付人民战争的对策之一,无疑是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美国在越南的"南打"过程中,事实上也实行了类似的办法。有数据显示,美国在越南杀害了40-60万平民,据韩国爱好和平人士调查,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仆从韩国军队在南越至少屠杀了8000多无辜平民。

  但是,"三光"在道义上将遭受巨大的压力,而且激起民愤反而为自己制造敌人,因此,还应当辅助其他手段---"战略移民"。这也是日本鬼子的发明,他们在抗战时期侵占我国东北的过程中曾大量移民。长期的移民可以改变当地的人口结构,消除人民战争的基础。不过,想从美国往越南移民简直太不可能了,因此,美国想消除人民战争的基础很难。

  第三、扶持的傀儡政权腐败、无能

  美国实行战争"本土化"、"越南化",这是值得借鉴的做法,其扶持的南越政权曾经拥有近百万军队,这对于维持战力平衡绝对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南越傀儡政权极度腐化,不要说对外,对内就发生了2次大内讧,最高领导人在政变中被杀;南越军队战斗力也不强,离开美军基本就没有战斗力。

  南越军队的无能程度,超过了美国、中国甚至是北越的想象。在决定南越政权最终命运的1975年,南越军队的一次战役调动突然演变成了一场类似"淝水之战"的大溃败。

  第四、"北炸"失败导致无法切断北越对越盟的支援

  美国认为,北越通过"胡志明小道"向南越输送了100万军队和供其使用的武器、补给品,没有这些人员、装备的输送,想打败美国和美国傀儡军、仆从军,可能性很小。

  第二部分 美国"北炸"得失谈

  第一、"北炸"初期也是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制约

  在"滚雷行动"中,美国战机严禁进入距离河内30海里的范围,也不能进入海防周边10海里的距离内,距离中国国境30英里之内也是禁飞区。

  美国空军史学家Earl Tilford说:"根据任何合理的目标挑选方法,北越的机场都应该是优先进行轰炸的对象,然而华盛顿拒绝的理由是担心误炸苏联或者是中国的顾问而越了雷池。"北越空军始终保持在200多架的规模,这与北越机场的容量有关,这些北越战斗机击落了200多架美国飞机,并且使得大量美国战斗轰炸机提前投掉了炸弹。

  第二、北越有中国、前苏联及东方国家的大力援助

  中国对越南援助了160万吨物质,前苏联援助了51万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援助了25万吨。这些援助物质的种类林林总总,难以详述,武器就不用说了,在中国援助物质的清单中,就包括几百万双解放鞋、近千万套单军装。毫不客气的说,越军从头到脚基本上都是援助的。除此之外,还有资金的援助、各种援建工程。

  美国也并非不知道援助的重要,据美国数据宣称,在"胡志明小道"的各种打击行动中,击毁了4.6万辆卡车。这个数字有些夸大,但是援助物资在中途的损耗相当大是确定无疑的。据说,当时周总理考虑到越南担负运输任务的多为妇女,许多情况下要靠头顶肩扛,特意关照有关部门,援越物资包装每件重量不得超过30公斤,由此可见条件的艰苦。

  但是,由于援助量大,由于无法从源头解决问题,美国始终无法切断北越对南方的供给。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尽管每次越共游击队都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很快又恢复了实力。

  第三、北越有中国、前苏联等国的直接参战

  中国累计派出了工程部队17万,完成了巨大的工程量;高射炮兵15万,击落美机1700多架;

  前苏联援助了6000多枚萨姆-2导弹,早期都是由苏联军人操纵,后期由苏联顾问指挥,击落美机600多架;

  北越空军中,有苏联、古巴、北朝鲜的飞行员参战,北越空军损失多少飞机苏联就补充多少,中国还援助了近100架歼六。

  南越政权甚至宣称整个北越的海岸线都是有中国军队守卫。

  第四、不能因为客观因素而否定"北炸"的战略价值

  如果我们剔除外来干涉的因素,美国的"北炸"并非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这可以从美国"后卫行动"的予以体现。由于中美达成默契与中苏关系紧张,中国高炮部队全部撤离,美国也逐渐的放开了手脚,"北炸"开始显示了威力。尤其是在"后卫2"行动中,B-52第一次对河内、海防实施了地毯式轰炸。尽管美国、北越都认为自己在"后卫2"行动中取得了胜利,但是,北越是在1972年 12月27日表示愿意重开最高层的谈判,,美国12月30日宣布停止轰炸,似乎美国底气更足一点。

  于是,美国人认为这是一场"迟到了7年的轰炸",按照我们的说法,这纯属"单纯军事观点",因为在7年前美国不能做出同样的选择。

  美国坚持"空中制胜"的理念并进行不懈的尝试,在越南战争末期已逐步显示了威力,到1999年轰炸南联盟的时候,终于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统一。

  第三部分 再次对越自卫反击的可选项

  第一、割裂越南与大国的同盟关系,或者威慑大国与越南的结盟。

  在重新研究越南战争的过程,也可以反思我国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两次战争实际上都受到了大国政治的制约。因此,一旦存在这样的结盟关系,要敢于挑战大国。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宏大的战略构思和强大的战略实力。

  第二、挑动越南内部矛盾、扶持傀儡也是一个办法。但是由于越南民族构成单一,想达到效果很难,也没有考虑的必要了。

  第三、正面一线平推与侧翼的腰斩结合。

  从中越边境一线平推,我们的陆军没有问题;想实施腰斩,需要一只强大的海军。相比美国我们有自己的优势,海南岛正好卡在越南的腰眼上,如果在配上一只拥有1到2艘航空母舰的大舰队,整个越南就好象一条长蛇,随时有被斩断的危险。

  第四、打消越南对"人民战争"的幻想

  在兵、民难以区分的时候,确保自己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在这方面吃过亏。但是,若实行"三光"也有些于心不忍。比较现代的做法是"隔离",比如,美国在费卢杰、俄罗斯在格罗兹尼都进行过隔离。

  首先,把平民与战斗人员隔离,一个兵龄男子没有自己的配偶或自己的孩子陪同,这就很麻烦了;

  如果越南真是到了全民皆兵的程度,那只有把自己人与对方的人隔离了,并非是要杀光,只要全部赶走就可以了。赶走了当地人,我们可以组建兵团开进去。

  第五、把越南炸回石器时代

  1999年美国及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2006年的黎以冲突,都显示了城市瘫痪战的威力,1972年的"后卫2"行动实际也是一次城市瘫痪战。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依赖程度逐步提高,城市就是越南的要害部位,我们就有通过瘫痪城市制服越南的可能。因此,我们的空中的、远程的精确打击力量要加强。

  越南的悲哀在于离中国太近了,美国当年轰炸越南,还需要从美国本土及日本、韩国运输物资、弹药,我们则要方便很多。当然了,我们也不能象美国那样轰炸平民。只要把他们的水、电、气、油等设施摧毁,让他们过几天苦日子,让他们回想一下当年他们是怎样在中国同志的帮助下挺过美国的轰炸,很多问题都好谈了。

  结束语

  我们都爱好和平,我希望上述阴险的办法最好不要付诸实施。但是,越南方面也要为两国人民友好做出努力,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抢,这样会伤和气的,会出事的。这个的道理我们也要对越南讲清楚,对双方都有好处。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台湾领海领空全崩溃 中国战机据台总统府仅
这一次北京为何忍气吞声
华为新旗舰手机这下惨了…
中国财政部表态 货币策略重大转向
中国最富小城,已经卷疯了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台湾领海领空全崩溃 中国战机据台总统府仅
这一次北京为何忍气吞声
华为新旗舰手机这下惨了…
中国财政部表态 货币策略重大转向
中国最富小城,已经卷疯了
张玉凤的老照片,有些很少见
闷声做大事,中国拿下一个全球“第一”
美国重磅核武器计划曝光
毛泽东见江青前夫唐纳 惊讶说了“三个字”
美国对中国“贸易战争2.0版” 即将开打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