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文学 > 正文  
坦克连被两个越南女兵挡了一小时
www.wforum.com | 2009-05-03 08:47:33  陆军论坛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从军十年,离开部队也近十年,说起枪的故事,在部队时摸过的各种枪支印象都已不深,反倒是许多年前,少年时关于枪的记忆愈加清晰……
  
    一、侦察参谋用半张烟盒纸糊靶

    从出生我就和家里人来到太行山区的一支部队,记得很清楚,用部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随军”啦,我们这帮军人子弟也就成了“随军家属”。那时,部队还没有恢复军衔制,军官和士兵除了用上衣有几个“兜”来区分(战士服装是胸口“两个兜”,干部是象中山装一样的“四个兜”),就都是一样的解放帽,五角星、红领章了。

    八O年时,除了部队一些高级干部和团级以上值班室配备有电视机外,收音机还是家庭主要电器,部队的孩子也没有太多的游戏,自己用铁丝“窝”(弯)个弹弓,到坦克修理所捡个坦克负重轮上的垫片,用铁丝窝个钩子,用钩子推着垫片,俗称“推铁环”,那已是最高档次的娱乐了。

    那时的父亲,喜欢和几个战友,在晚饭之后,带着自己的儿子,到营房外的田地间散步,那时,也是我们这帮毛头小子最快乐的时间,金黄的玉米,田里的青蛙,整齐的庄稼,透着香气的毛豆所带来的清香,现在还犹在鼻尖耳畔;对越自卫还击反击战南方的战事,北方的紧张形势,马尔维纳欺群岛阿军的苦战,虽然只是父辈谈话的之言片语,在少年的心中,却比后来在军校读过的任何一部经典战役印象更深。

   记得那时的父亲,经常在星期天派处里的战士到军务处要几盒子弹,全体干部挎上手枪,拿上两个靶子,骑上自行车,带着各自六七岁到十来岁的孩子,出营房西门,随便找一处封闭的山沟,架起靶子,步测一下距离,二个人一组就开始了半天的射击。一开始,我们几个小家伙都躲到三五十米外的土坎上,捂着耳朵看一组组打完,等一个叔叔向这边挥挥手,我们再飞快的冲过去,抢着捡地上的弹壳,到了后来,可能已经适应了枪声,在弹壳刚刚落地,还冒着一缕青烟的时候,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将还烫手的弹壳捡到手中,为此,没少挨老爸他们的训。

    象任何一个部队一样,只要是可以计算成绩的科目,不经意间就会有人在统计谁是第一,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姓李的叔叔一直打的最好,大家都叫他李参谋,看过他糊靶纸(每一组射击完成后,为了不影响下一名同志的环数统计,需要将靶纸形成的弹洞用备用纸糊好),别人是将备用纸撕成一枚枚五分硬币大小的纸块糊在打过的枪眼上,他只需要撕下很小的一块完整的纸,就恰好将他在靶心位置的弹着点全部覆盖,有一次,备用纸让风跑后,他甚至是撕下半张烟盒纸,随手就贴在自己刚打完的靶纸上,竟然半个弹孔都没有露出。

    有过射击经验人的都知道,射击过程中,因为枪械本身和瞄准、击发等人为等因素,子弹在靶纸上都有一个正常的散布面,也就是每一粒弹头在靶纸上形成的孔所组成的一个不规则的整体形状。一般来说,步枪射击都不敢有人保证可以全部打在十环位置,更不要说在军中号称轻武器中最难打的手枪。问过父亲,才知道李参谋1979年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反击作战,并且是一等战功荣立者。即使在军中,一等战功荣立者也不是可以经常看到的,许多人当几年兵也许只打过十发子弹的事都很正常,毕竟“部队八大员(具体出处不清楚了,可能是指除战斗员外的饲养员、炊事员等后勤岗位吧),职责不同”!

    在知道了李参谋的经历后,我们这帮孩子甚至失去了对黄灿灿的黄铜手枪弹壳的兴趣,抓住一切机会要听听李参谋荣立一等功的故事。终于,我们成功了,可听到却不是关于一等功的故事,许多年后,凭着记忆和自己在军校学到的知识,将故事整理出来。借铁血征文机会讲给各位朋友。

   二、坦克连被两个越南女兵挡了一个小时

   那是79年2月的一天,对越自卫还击反击战广西方向,李参谋奉命随军坦克X连执行作战任务,在顺利完成攻击战略要点任务后,按计划归建途中,所经历的一场战斗。

    坦克连十几辆坦克途经地域,属我一线主力部队已完成了攻击任务,并向纵深发展,二线部队尚末及时跟进,部分残敌仍负隅顽抗,敌情威胁较大地区。在坦克行进到某高地附近时,在第二辆坦克上一直开窗观察的李参谋发现,在前面的拐弯处,峡谷间的道路突然变的仅剩三米来宽,并且完全被人为的大石头、树干等障碍封闭起来,凭直觉,这是敌人的一处预设阵地,一种不祥的感觉在李叔叔头脑中升起。侦察兵出身的他刚要钻回车内通过车载电台通知全连,突然,一声巨大的轰鸣声在山间传来,即使闭着眼睛,李参谋也听得出来,那是一枚四O火箭弹发射时产生的声音。随后,李参谋看到了火箭弹穿透坦克侧装甲发生的爆炸。先头坦克被击中起火,坦克连遭遇越军伏击!

   自卫还击反击战开始以来,经过近一周时间的作战,我军已成功的摸索出在山地,步兵和坦克协同作战的有效方法。即遇敌伏击时,一般由坦克以火炮、高射机枪压制敌火力点;步兵下车打掉越军反坦克兵器阵地。但这个坦克连是刚执行完任务归建途中,且所经地区敌主力部队已被歼灭或打散。因此,并没有搭载步兵分队,车上唯一的步兵就是侦察参谋李叔叔。在损失掉首车之后,坦克连也几乎被堵在峡谷之中,成了越军的靶子,坦克车上的火炮和并列机枪、航向机枪因为射界的原因,肯定无法形成对位于高地之上越军的威胁,而开窗操作高射机枪,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无异于主动减员。李参谋第一反应便是下车!随即以一个标准的战术动作翻身到了车下,就在他伏身卧倒的同时,一串冲锋枪子弹打在距离他身体不到半米的位置,溅起一片石粉和烟尘。

    伏在车前,借着山石的掩护,李参谋才发现坦克连处境的险恶,在这条底部不足五十米宽的峡谷中, 由于被击中的首车恰好挡住了通行的道路,整个坦克连的十几辆战车被困在这条狭窄的谷地之中,此时,坦克连的官兵迅速作出了反来,第二辆车的坦克驾驶员猛轰油门,用战车去撞击被损毁坦克一侧的土质崖壁,试图为之支部队拓宽道路。几名坦克兵也迅速的端着冲锋枪,挥动着手枪从各自坦克中钻出,就在这时,又一发火箭弹从第一次发射位置不远的地方呼啸而来,没有人惊呼,都顺着火箭弹来袭方向寻找躲藏在暗处的越军,在不到七八十米的距离上,发现了躲在山石后面,一个头戴蓑笠的越南人,依然保持着刚才的侧身射击姿势,此时,火箭弹在尾车侧后十来米的距离炸响。

    坦克兵们依托山石、车身等地形,迅速火力封锁了火箭筒手藏身的位置,但二分钟后,距刚才发射位置不足四十米的地方,刚才那个越南人又再一次的站起,同时,在他左侧后方,响起了清脆的轻机枪的炸响,很显然,这是一个分工明确的战斗组,一人负责使用火箭筒攻击坦克,其它人负责掩护,几名坦克兵冒着轻机枪的弹雨,勇敢的向这名为了选择最佳射界几乎全部暴露在坦克兵眼前的火箭筒手射击着,因为干扰,那个越南人打出的火箭弹远远偏离了方向。李参谋看到,那绝不是越南正规军的装束,甚至不是公安屯的越南公安。民兵?!稀疏的轻机枪射击声和并不准确的弹着点进一步印证了李参谋的判断,是民兵,而且人数不会多于五人。

   两发火箭弹全部是在100米距离内完成的射击,在这个距离上,虽然更容易被我军步兵火力压制,但发射的突然性和准确性使火箭筒的威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必须采取最有效的措施迟滞并阻止火箭筒的再一次发射。李参谋迅速为几名坦克手进行了战斗分工,由三名冲锋枪手负责观察并压制近距离上的越南反坦克火箭手,坦克上的高射机枪以打平射击的方式向一切可能的目标进行不间断射击。在完成了基本的兵力配置之后,李参谋拿过了一名坦克兵手中的冲锋枪,因为是乘车行动,他没带长枪,只是随身携带一支五四式手枪,对于山岳从林地作战,手枪基本上属于心理安慰性武器已被那次战争所证明。

   考虑到越军人数不多,并且战术素养并不是很高,李参谋决定带一名以前曾是步兵的二炮手冲击到敌发射阵地,在近距离上消灭越军火箭筒手,尽快解除对我坦克的威胁。在攀爬的过程中,李参谋明显的感觉到,越军已被高射机枪和冲锋枪组成的火网基本压制住,再也没有听到四O火发射的声音。高地上越军轻机枪和冲锋枪交替射击的声音也越来越断续。在冲进半山腰部越军交通壕时,李参谋大致观察了一下,就带着那个兵向最方便攻击我坦克的位置冲去。在一个简易的A字形茅竹搭建的隐蔽部附近,看到了一幕据李参谋讲至今还犹在眼前。

    一个头戴蓑笠,穿着农家布衣,打着赤脚,长发披肩的越南女人正背对着二个人用一支装着实弹的四O火聚精会神地向山下瞄准。没有一丝犹豫,李参谋扑了上去,女人倒下,四O火甩在了一边,“捆起他来”李参谋吼着,女人用一种嘶哑的声音尖叫着,说着什么,那个兵迅速的将那个女人按在地上开始捆绑……就在这时,李参谋听到了身后传来的一声碎石的响动,在他转身的瞬间,他看到了一个同样装束的越南女人滑倒在距离他不到十米的侧后,同时,他看到了喷吐着硝烟的枪口,很显然,她是听到了同伴的喊叫冲过来支援,甚至忘记了隐蔽接近,甚至没有走交通壕,就直接赤脚踩着锋利的石碴冲了过来,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距李参谋他们很近的距离,她的脚踩到了越南人自己埋设的竹签,在即将扣动扳击的那一瞬间滑倒了……

   此时,兵正在用力的制服着那个火箭筒手,李参谋的冲锋枪也放在距离自己一米远的地方,他清楚地看到,那双越南人特有的眼睛聚焦在自己身上,很显然,不到一秒钟之内,这个坐在地上伤了脚的越南女人会将弹雨倾泻在自己和战友身上,也就是那个短短的瞬间,李参谋拔出了手枪,完成了据说他在越南最近距离最快速的连续两次射击,越南女人倒在那片山坡之上,再也没有起来,几名坦克兵这时也冲了上来,也就在那两声枪响过后,群山静寂,仿佛这里不曾经是战场,简单的打扫战争,一座高地之上,确实只有两名女民兵,除此之外,再没有越南人的痕迹,但各种武器,足够一支步兵战斗班使用……

    当兵们押着越南人走下山时,一名战士扑了过来,一脚放倒了那个女人,大吼着,指着头一辆已战毁的坦克,他的排长在里面,和另外三个战友永远的不会走出来了,讲到这里时,李参谋说:如果躺在战车里的是天天带自己的排长,他也会象那个兵一样,扣动扳击,违犯一次战场纪律的……..

   终于,后面的坦克拖开了挡在路口战毁的头一辆坦克,连队继续行军,此时,距头一发火箭弹炸响已是一个小时之后。

    故事听到最后,几个天天嘴上论兵的十来岁的孩子,都被李参谋一秒钟内拔枪射击惊呆了。要知道,五四式手枪套是对苏式装备“傻、大、笨、粗”特点最典型的继承。讲完故事,李参谋只是用手比划了一下,向下甩手,再抬起,枪已握在手中并且打开了保险,如果大家最近看过[血色浪漫]那部电视剧,一定记得张海洋教宁伟射击,说实话,小说写的不错,但演员表现迅速拔枪的动作,却根本没有把我军一直要求的动作清晰准确的要求充分表现出来,很含糊的就一带而过,根本没有那份传神,

   其实,仅快速拔枪这个动作,一名成年人,在二分钟之内即可完全掌握.即在枪套扣扣紧的情况下,将手按在枪套上方,沿枪盒盖下抹,顺势将带扣用掌心推开,在掌心运行到盒盖下沿时,手向上带,打开盒盖拔出手枪,同时右手拇指完成打开保险动作,在合适位置击发.过程写来即使一个熟练的打字员可能也需要半分钟,但如果长期训练,从手的动作开始到射击,应该保持在一秒钟之内.在我军许多陆军院校中,目前已成为一种标准的拔枪姿势.

   三、尾声

   八年后,即将参加高考的我,自作主张填报了军校,随后,在临近考试前一个月我接到了老爸的通知,他与已升任我军某主力师副参谋长的李参谋联系好了,送我到他所辖师教导队进行为期十天的强化训练,并强调,目的只有二个:一是让我提前适应一下军校的生活,别给大半生生活在军营的老爸丢脸;二是放松一下我紧张的备考心态。说真的,和其它仍在埋头苦读的考生比,两个理由都挺夸张的。

   当我跟随着李叔叔跳下“猎豹”越野车,教导队训练的队列中一声口令:全体都有,立正!一名少校军官跑步过来,立正,敬礼:“报告副参谋长,教导队正在训练,请指示”摆手,还礼“继续训练!”李叔叔没有进屋,只是指着我,对少校队长交待了简单的几句话:“他交给你了,十天后我来验收。他的主要任务是复习文化课,业余时间你负责安排教员教会他所有轻武器射击,手枪、机枪打下体验射,冲锋枪、自动步枪达到优秀的标准就行啦!”很轻描淡写的一句优秀,让军中长大的我当时真的以为射击还有比优秀更高的标准,呵呵,队长听完后竟下意识的转头向我:“你视力没问题吧!”哈哈,队长也怕我不是块打枪的材料啊!

    一直紧绷的神经,在那几天得到了全面的放松,而放松真的提高了效率,所有文化课进一步长成大树,随便就可以顺着枝干找到知识点,我手枪拔枪的姿势,也让一直一脸严肃的队长脸上表情缓和下来,他知道,十天后,那句半是玩笑半是军令的要求他可以圆满完成了,也许是军人的后代,在经过教官简单的几句枪口、准星、三点成一线的动作要领指导后,我完成了速成后的第一次体验射,八一杠一练习83环(100米卧姿),虽然十天后在李参谋亲自督阵之下,我的八一自动步枪的射击成绩比五六冲锋枪还好一环,达到了97环,但是,我直到现在还是感觉,五六冲锋枪更加成熟,虽然略显笨重,但卧姿时,从持握到贴腮的感觉,较八一枪更柔和,也许只是感觉吧……

    等时间充足时,想和大家一起回忆李参谋曾说过的那句:手枪,只是军人最后时刻维护尊严的工具!只是,涉及的那个故事真的不想再想起来了。。。。。。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美专家读过孙子兵法 主张先打击中国C4ISR
习搞定两件事之后,将是攻台时机成熟之时
空姐为什么把手掌放在大腿下面
震惊 血腥袭击莫斯科 是普京的特种部队
妻子飞2200公里捉奸在床 怒刺丈夫和小三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美专家读过孙子兵法 主张先打击中国C4ISR
习搞定两件事之后,将是攻台时机成熟之时
空姐为什么把手掌放在大腿下面
震惊 血腥袭击莫斯科 是普京的特种部队
妻子飞2200公里捉奸在床 怒刺丈夫和小三
女警与6名同僚发生性关系 市府赔50万
为攻台准备!?中共东部战区几张训练照很反
习近平下田踩泥 一幕情景令人困惑
这样吃海鲜 腹痛半个月发现 “肝快被掏空
举高手机找讯号 她走一半“竟误踩地雷”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