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中国海军远海舰队的起点:洲际导弹催生国产驱逐舰
www.wforum.com | 2019-04-16 22:22:26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上世纪60年代中国自主设计的水面作战舰艇,因其武器装备适合当时中国沿海军事斗争的实际情况,技术难度符合中国造船工业的实际水平,在当时满足了部队的急需并得以批量建造。不过在技术水平上,这些舰艇基本都是传统的火炮舰艇,而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海军强国的第一代装备导弹的水面舰艇已经开始服役。

  中国海军面对导弹化的时代潮流时也没有落后,除了对之前“二四协定”中苏联转让的21型导弹快艇进行进一步的国产化外,自6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海军就开始研制和筹建本国的导弹化水面舰艇。尽管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这些舰艇的研制远远谈不上一帆风顺,但这些60年代研制,70年代批量建造的水面舰艇却“意外”成为了中国海军的骨干力量,一直支撑海军走到了新世纪。

中国海军远海舰队的起点:洲际导弹催生国产驱逐舰

  惨痛教训的尖端科技

  中国海军的导弹护卫舰的研制是从防空护卫舰开始的,这一方面是当时国外导弹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海军在海上面对国民党空中力量威胁的需求所致。不过在当时的中国,自行研制一款舰空导弹并不容易,实质上推动这一项目发展的,又是一次颇为“意外”的战斗中获得的外来技术。

  1963年,中国开始进行中低空防空导弹系统的预研准备工作,并研制了半主动雷达导引头样机;1965年4月9日,一架美制F-4B“鬼怪”战斗机在南海上空与解放军空战时被另一架美机发射的导弹击落,飞机以及机上挂载的“麻雀”雷达空空导弹的残骸都被我国获得。根据对机载雷达和导弹的分析,有关单位制定了使用连续波半主动寻的雷达制导体制的红旗-41防空导弹方案;同年下半年,就在65型护卫舰首舰刚刚开始船台搭建的时候,海军有关新型号导弹护卫舰的研制也提上了日程。

中国海军远海舰队的起点:洲际导弹催生国产驱逐舰

  1966年初,根据周恩来总理的建议,红旗-41更名为红旗-61,并随后展开相关内容的研制和方案审查;同年上半年,海军论证审查和讨论了该舰的技术指标,并于6月正式下达进行053型护卫舰的方案设计。1966-1969年间,当时的武汉701所进行了大量有关053型护卫舰(也就是后来所称的053K型)的总体设计,而相应的红旗61导弹也在1968年确认转为舰空导弹开展研制。

  除了舰空导弹外,作为当时研制的新型护卫舰,由于已经有急就章的65型护卫舰承担南海的巡航任务,因此053型上进一步集纳了海军当时想运用于新一代护卫舰上的各类先进武器和装备,包括双联装100毫米全自动舰炮、全自动双37毫米机关炮、新型中速柴油机、深弹反潜系统以及新一代的雷达、通讯和其他电子系统。这些设备的研制都几乎和053型舰项目同步启动,在进度上就显得极为紧张。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为了加快研制进度,1970年2月,053型的首舰在上海沪东造船厂下料开工,第二艘于1971年10月在上海求新造船厂开工。

  到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上海的造船工业在建造排水量1000多吨的护卫舰舰体上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1971年10月,首艘053型护卫舰下水,但此时对应的红旗-61舰空导弹研制刚刚进行了独立回路遥测弹的飞行试验,相应的导弹发射装置甚至没有完成陆上平台调试,就匆匆装上了当时舷号还是222的053型首舰。1971年开始,还缺装大量设备的053型护卫舰开始进行试航,由于配用的柴油机也是全新研制,需要时不时进行调整和检修,该舰的试航也断断续续。

  到了1974年,由于该舰上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始终无法装舰,海军不得已对工程进行妥协,统一以舰平台研制作为第一期工程,并让该舰于1975年3月15日正式交船(在今日看来,这个交件日期颇有深意),后来下水的2号舰也照此办理,在1976年7月以缺装多项设备和武器的状态正式交船。随后1号舰继续进行红旗-61舰空导弹的测试和研制,直到1986年底才完成后者的全部研制,而在此时,当年的2号舰已经因为状态太差,于当年6月提前退役了。

  在1978年,海军还曾一度提出过在053K的基础上修改设计一型新的护卫舰,同时装备红旗-61舰空导弹和鹰击-8反舰导弹,型号最初为053C,随后由改为053K2,最后定位053I,但在经过数年论证和设计修改后,海军在1985年认为该舰的试制预算与报价过高,超出了海军当时的装备费承受范围,因此型号最后没有进入实际建造阶段。

  以造代修的奇迹发展

  尽管1988年,053K型的首舰“鹰潭”号作为整个中国海军当时唯一能发射舰空导弹的战舰参加了九章群礁海战,但该舰因为建造质量和舰上设备磨损等问题,主炮只发射54发炮弹即射击中断, 引发的舰体震动令全舰发生故障54起,主炮火控雷达故障一直未能修复,影响了海军在海战中进一步扩大胜利。不难看出,053(053K)项目本身的效果并不好,反而成为解放军在装备研制领域重要的反面例子。“宁肯装备等船,不要船等装备”就是在这一型号研制中总结的最为深刻的教训。

  不过在1974年“第一期工程”中基本完成的护卫舰舰体平台,却在无意间成为了中国海军此后近30年护卫舰谱系的关键产品。

  进入70年代后,一方面海军当时有10多艘50年代初改建的杂式护卫舰此时已经严重老化,无法正常执行作战任务,亟需新舰予以更新换代;另一方面,随着南海局势的紧张,特别是1974年1月西沙海战之后,对于南海水面舰艇的需求骤然增加,除了原有的几艘65型护卫舰外,继续建造更多的新型护卫舰在此时也成了在南海增加可用兵力的关键。

  就在此时,正在进行053型护卫舰首舰第一期工程收尾工作的沪东造船厂于1973年提出了利用已经基本研制成功的053型护卫舰的舰体进行总体设计,同时换装与053型使用18VE390ZCA柴油机同系列的12V390ZC型柴油机,加装反舰导弹系统。

  这一建议很快得到了海军机关的热烈回应,1974年10月,完成初步扩大设计的该型护卫舰就被中央军委称为053H型(053型改名053K也就在此时),次年1-5月进行施工设计,而该级舰的首舰则更是在1975年的2月就迅速开工。

  这批建造数量多达14艘的护卫舰是当时中国单级建造数量最多的主战水面舰,但其实际建造原则则属于“以造代修”,即建造新的护卫舰舰体,为其配备新的动力和反舰导弹系统,而主炮和副炮则尽量从原护卫舰上拆卸下来换上,这一方面是为了减少经费支出(这样能够节约15%-20%的造价),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包括双联装100毫米全自动舰炮、全自动双37毫米机关炮等新型舰炮武器以及火控系统尚未定型的缘故。

  至于舰上的反舰导弹系统,则是在70年代初海军为4艘07型驱逐舰和4艘01型护卫舰改装反舰导弹时使用的双联装“上游一号”反舰导弹系统的改进版本。这个改进主要的目的倒不是为了提升性能,而是为了让回转式发射架的主要零件都能在上海实现加工制造,缩短产品在全国各地往返加工的时间,加快建造的进度。

  由于使用了新的舰体和12V390ZC型中速柴油机,053H的最大航速达到了26节,相比此前的65型有了较大增长,尽管与01型的30节还有差距,但相比它们替代的杂式护卫舰在服役末期7-9节的航速,053H的性能显然大大提升。

  首艘053H与1975年2月开工,当年12月31日就正式交舰;2号舰的建造速度更快,1975年4月开工,同样在12月31日交舰;后续各舰从开工到交付也都在2年以内,到第14艘于1980年12月交舰,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中国海军的护卫舰部队主力就从杂式护卫舰更新为整齐的053H,面貌焕然一新。

  在此之后,随着研制中的双联装100毫米全自动舰炮、全自动双37毫米机关炮在70年代末陆续定型,在053H的基础上改装这些武器,增加反潜指挥仪和新型深水炸弹系统的053H1随后也投入批量建造,从1980年7月首舰开工到1988年最后一艘交付,共建造10艘。在此期间,中国还建造了2艘053HE型导弹护卫舰出口埃及,成为新中国最早实现对外出口的中型水面战斗舰艇。从数量上看,这24艘,总计排水量接近4万吨的053H/H1系列护卫舰也是新中国第一款大批量建造的中型水面舰艇,无形中也标志着中国舰艇工业建造能力的逐步提升。

  为洲际导弹护航的051

  与基于海军自己需求提出建造的053系列导弹护卫舰不同,中国海军的驱逐舰研制计划虽然在上世纪50年代引进苏联07型驱逐舰之后就一直处在各种方案论证阶段,但无论是50年代提出的08型导弹驱逐舰还是60年代初提出的63型导弹驱逐舰的,虽然在技术路线上都高度一致——利用苏联转让的56型驱逐舰技术为基础,改装反舰导弹后研制导弹驱逐舰——但由于技术难度过大以及国民经济困难等原因,国产驱逐舰项目一直没有正式立项。

  1965年时,国产驱逐舰的研制终于迎来了转机,但这个转机并非是因为沿海防御的需求,而是因为当年东风5号洲际弹道导弹正式决定研制,由于导弹的全程试验需要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需要派遣测量船和打捞船深入南太平洋执行测控和弹头载荷打捞工作。并需要相应的远海作战舰艇执行护航警戒任务。1966年,有关的研制任务和战技术要求正式下达,并赋予了导弹驱逐舰以051的代号。1968年,总参谋部、国防科委以及国防工办批复,确定在1970年以前建造5艘051型驱逐舰,作为七一八工程的配套。

  051型在设计上有着非常明显“继承”苏联56型驱逐舰的痕迹,051型的整体尺寸和布局以及使用的武器装备虽然与56型并不一致,但确实是高度相似的。56型驱逐舰所使用的双联装130毫米舰炮以及作为主动力的高压锅炉和蒸汽轮机都被中国仿制以用于051型的建造。

  值得一提的是051型上使用的453型蒸汽轮机的研制开始于1962年,早于051项目立项前4年就已经开始。当时由于驱逐舰的研制遭到不同意见的反对未能列入计划,但考虑到仿制设备的周期较长,海军经过多方努力,在1962年争取了800万元经费用于包括TB-8汽轮机组、主锅炉、汽轮辅机,以及驱逐舰上的130毫米舰炮以及高强度舰用钢的仿制。这其中,动力装置的仿制收到的非议最多,由于海军当时并没有驱逐舰项目,但却要预先将装备费拨付到厂家,因此在当时不得不向有关部门反复说明,但仍然被批评为“好高骛远”。事后却证明,这一预先研制的决策成了051型驱逐舰早期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正是动力系统在051型头几艘舰上的顺利表现,令该舰得以顺利执行赴南太平洋护航的任务,也让051型驱逐舰随后继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由于进行东风-5飞行试验的时间已经确定,而驱逐舰在建造完成交付海军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熟悉和训练才能赴远洋执行任务,需要再此之前竣工交舰,加上051型的总体设计完成度相对较高,因此在1966年下达试制任务之后不到两年,大连造船厂就于1968年下料开工首舰,并于1970年7月正式下水。尽管此时该舰上的主炮、副炮、反潜武器和反舰导弹四大武器系统全部没有完成研制,属于缺装项目,而且大量的施工图纸都没有绘制,但由于之前提到的海军“好高骛远”研制了051型的动力系统,该舰的动力、导航等系统已经能够保障该舰的航行,因此经设计、生产、使用三方同意,首舰于1971年交付部队,缺装的相关设备则在研制成功后陆续补齐。

  尽管当时的051根本没有定型,但为了尽快形成规模以满足远洋护航的需要,在1970年一年里,先后有6艘051型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三家不同的船厂开工建造。这批舰艇在竣工试航的阶段,也正好赶上了051型舰上各型设备的定型装备,因此尽管各舰的实际舰况不同,但为了赶在预定时间节点前交付海军,这批舰最初都采用所谓的“一期工程”状态,即在使用无射击指挥仪的主炮、旧型号的37毫米舰炮的状态下,在1979年之前全部交付了海军。也正是在这些舰的建造中,船厂基本掌握了051型驱逐舰的建造,而具体设计和生产工艺的定型也在其建造过程中于1975年正式完成。随后从1976年开始,海军又先后投产了8艘定型状态的051型,其中6艘为051D型(其中的108舰于1980年1月交付海军),2艘为加装了指挥系统的051Z型(其中的132舰赶在1980年3月交付海军,成为随后五八〇任务中护航编队的指挥舰)。此前建造的051型则先后加装了海上补给接受系统,准备为前出南太平洋执行五八〇任务做好了准备。

  1980年5月,在五八〇任务中,4艘051型原型舰(106、107、131、162),1艘051D型定型舰(108)和1艘刚刚交付的051Z指挥舰(132)组成护航编队,前往试验海区执行巡逻警戒任务,历时32天,较好的完成了任务,也标志着051型驱逐舰的整体设计和建造基本成功。在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051伴随的各个项目相继定型,14艘051/051D/051Z型驱逐舰中出了因事故爆炸沉没的160舰,也都先后统一了舰上的武器设备,实现了60年代中期想定的作战能力。得益于这批总吨位大约5万多吨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中国海军在50年代拥有驱逐舰之后,第一次在三大舰队都建起了驱逐舰支队,而这批在80年代已经算不上先进的驱逐舰,在此时承担了中国海军最初的远海训练和实际执行任务,成为中国未来庞大远海舰队的起点。

(0)
相关新闻
美国防部严重低估中国军力惊险对峙 美战机冲向南昌舰 导弹垂发装置打
2023年全球十大受关注武器 中国海军霸榜福建号航母最新画面 3条电磁弹射轨道曝光
传中国海军又出大事北京趁乱正试水第三战线
中国制造核潜艇或实现“突破”机密文件证实:中国核潜舰失事 55官兵全部
中航母福建舰“蘑菇雷达”被誉媲美福特号北京传风声!潜艇事件是否成真 观察两重要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国海军"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美专家读过孙子兵法 主张先打击中国C4ISR
为攻台准备!?中共东部战区几张训练照很反
空姐为什么把手掌放在大腿下面
震惊 血腥袭击莫斯科 是普京的特种部队
妻子飞2200公里捉奸在床 怒刺丈夫和小三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美专家读过孙子兵法 主张先打击中国C4ISR
为攻台准备!?中共东部战区几张训练照很反
空姐为什么把手掌放在大腿下面
震惊 血腥袭击莫斯科 是普京的特种部队
妻子飞2200公里捉奸在床 怒刺丈夫和小三
美国教授:乌克兰已经输了
女警与6名同僚发生性关系 市府赔50万
电力局长泄露500份情报,被捕后:我是美国
中国大模型Kimi爆火
“不是伊斯兰国,是乌克兰人”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