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苏联细菌武器工厂恐怖泄漏事故:一夜之间百人丧生
www.wforum.com | 2017-08-23 19:17:49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生化版切尔诺贝利事件”——前苏联的大规模炭疽病菌泄露

  1979年10月,一份由苏联流亡者经营的小报登了一条惊人的消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首府叶卡捷琳堡的一家军工厂发生爆炸,泄露出的致命细菌造成上千人死亡!由于当时苏联已经签署了著名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因此这条消息迅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注意。他们纷纷指责苏联军工厂生产生物武器,违反了公约的规定。不过,莫斯科当局迅速做出反驳,他们宣称是“食用肉类遭到了炭疽的污染,进而导致有人得病死亡”,并且否认了任何关于违反联合国公约的指控。但事实上,苏联人已经成功掩盖了一起历史上最严重的生化武器泄露事故——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炭疽泄露事件。

  1979年的叶卡捷琳堡在俄罗斯版图中的位置

  1979年的叶卡捷琳堡,城内一片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

  炭疽病,是一种通过炭疽杆菌导致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菌在全球各地都有分布,它可以在土壤中休眠很长时间,然后再苏醒作恶。在一般情况下,炭疽通常是由于人体皮肤与土壤或者患病动物接触,进而发生传染。在被炭疽杆菌感染之后,受感染部位的皮肤会长出难看的黑疮。在通常情况下,皮肤感染炭疽之后不接受治疗的话,会有20%的致死率。不过,如果感染者及时就医接受治疗的话,则会有很大几率痊愈。

  但是,炭疽杆菌最为致命的传播方式,则是由空气传播。由于炭疽的孢子可以在空气中漂浮,使得孢子可以通过呼吸进入到人体的肺部,进而感染肺部的粘膜。在发病的最初几天,患者的症状与普通的流行性感冒无异。但是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性衰竭,死亡率高达85%。即使在发病前进行紧急治疗,其死亡率也高达45%。

  肺部感染炭疽杆菌的病人拍下的X光片,这种感染方式非常致命,通常无法挽救

  由于炭疽杆菌孢子的这一危险特性,使得它成为了各国研制生化武器的绝佳选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英、日等国家便开始研究以炭疽杆菌作为基础的细菌武器。在这其中,日本人成立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抓捕中国老百姓来进行惨无人道的炭疽武器活体实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苏联军方发现了731部队遗留下来的炭疽细菌研究报告,于是他们便以这些报告为基础,研制出了本国的炭疽生化武器。


  著名的日军“731部队”,在战争结束后,731部队的研究报告被苏军收缴,并且成为了苏联研究生化武器的

  在冷战铁幕落下之后,美苏两国的生化武器军备竞赛越演越烈。在这过程中,美国开始批量生产炭疽生化武器,其中不少武器甚至是通过炸弹空爆的形式进行传播,杀伤力堪称丧心病狂。不过,尼克松总统在1969年终止了继续研发这些炭疽武器的计划,并且在三年后与苏联联手签署了著名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宣称要全面停止生化武器研发和生产工作。

  在尼克松的主导下,美苏两国联手签署了著名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尽管表面上已经签署了公约,但是美苏两国背地里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由于公约的实施的细则缺乏有效监管,并且条约内也没有禁止签约国家研究“如何应对生化武器袭击”。使得美国政府得以通过监管漏洞,建立政府实验室,光明正大地以“研究防止生化武器袭击手段”为理由研究炭疽杆菌——这为2001年发生的炭疽袭击事件埋下了伏笔。与此同时,脸皮没有美国人厚的苏联采取的则是另外一种手段:建立秘密工厂,继续从事炭疽武器的生产和研发工作。

  2001年,美国炭疽邮件事件中的其中一份来信,夹杂着陆军否认拥有的武器级炭疽细菌粉末

  其中一家从事武器级炭疽杆菌生产的苏联军工厂工厂,是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19号营区。在这个营区内,苏联人正秘密地生产一种他们称为“炭疽836”的武器级炭疽病菌,这种病菌主要用于制作弹道导弹的生化武器弹头。冷战结束后,叛逃至西方的前苏联生物备战研究所副主任肯·阿里贝,在他的回忆录《生化危机》中记录下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炭疽泄露事件的细节:

  冷战结束后叛逃到西方的前苏联生物备战研究所副主任肯·阿里贝

  肯·阿里贝的回忆录《生化危机》

  “

  第19号营地是最繁忙的生化武器工厂,工人们三班倒地轮流工作,为苏联军火库制造一种干燥的粉末状炭疽武器。这是一项充满压力和危险的工作,发酵的炭疽菌必须从它们的液体基中分离出来,然后才能被磨成粉末,以便在弹头爆炸时形成气溶胶。尽管厂区里面的工人会定期接种疫苗,完全不用担心被炭疽感染,但是隔绝炭疽菌与外部世界接触的唯一一道防线,就是干燥机上面的排气管过滤网。在每次换班的时候,干燥机都会被关闭,进行例行检修维护。

  在3月30日下午,技工在进行例行检修的时候发现一台干燥机的过滤网被堵住了,于是他们便将这个滤网拆下来清洗,并且准备让晚班的同事将滤网装回去。根据苏联军队的规定,当天下午的值班主管尼古拉中校,应该要在记录本上记下滤网已经被拆下的备注。但是这位中校看起来似乎非常急切地想要回家,或者只是他的确太累了,他忘记在记录本上记下关于滤网的信息!


  前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一处化武工厂的冷却装置

  当晚班的值班主管上工的时候,他没有在记录本上发现任何与滤网相关的信息,于是这位主管便让工人像往常那样启动机器,继续工作。就这样,武器级的炭疽病菌在干燥机的废气推动下,飞散到夜空之中。数小时后,操作干燥机的工人惊讶地发现,干燥机的滤网居然还放在地上!尽管他们迅速地把滤网装进了机器,但是大祸已经酿成了:一阵凉爽的晚风将致命的炭疽病菌带到了附近的陶瓷制品厂,感染了在这里上班的夜班工人,几乎所有工人都在一周之内因为病发死亡了!

  在疫情爆发之前,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政府当局完全被蒙在了鼓里。随后,军队和苏维埃高层迅速采取了掩盖行动。军队在疫区周边设立了隔离区,而苏联高层则对外宣称被污染的肉类是罪魁祸首。数百只流浪狗因此被枪杀,而黑市食品小贩则因‘传播受污染的食物’而被捕。KGB的特工人员摧毁了医院的记录和疫情的疫情报告,所有受害者的尸体被沐浴在化学战消毒剂中,以清除炭疽孢子留下的证据。

  当地的领导人显然已经获悉了工厂里有危险物质泄露,他命令市政工人擦洗和修剪城市里的树木,喷洗道路和屋顶。结果,刚刚沉淀下来的炭疽孢子被工人们再次搅动,形成气溶胶继续扩散,导致城市中产生了多例皮肤炭疽病。

  ”
  一名遇难者的女儿正站在自己父亲的坟前,他的父亲是这场生化灾难中第一名离世的受害者

  截止5月,至少有99名苏联民众在这场史上最严重的生化武器泄露事件中被炭疽感染,64人因此死亡。不过,但根据阿里贝书中的说法,总死亡人数可能接近105人。而附近30英里范围内的羊圈中,牧羊人则纷纷表示有羊上了炭疽病——因为羊比起人类更加容易感染这种传染病。由于这起事件的严重性,日后的生物学者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炭疽泄露事件称为“生化版的切尔诺贝利事件”。

  尽管在事后,苏联人一直宣称感染者是因为“食用受污染的肉类”而患上炭疽病,试图以此来避免西方各国的指控。但是西方国家一直不承认这个说法,并且指控苏联人继续生产、研发生物武器。为了避免加剧生化武器军备竞赛,苏联人在1988年派出了一队医学专家,携带着经过修改的解剖报告和尸体照片前往美国,向西方国家证明苏联的“清白”。然而,由于在这次泄露事故中的死者多为男性陶瓷厂工人,这些尸检报告使得西方国家的化武专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苏联人是不是已经制造出了专门针对特定性别的生化武器?!多年以来,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炭疽泄露事件的真相一直有如云里雾里,世人无从得知。

  直至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才在一次演讲上委婉地承认了这场泄露事件

  直到苏联解体后的1993年,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才在一次演讲中,以非常委婉的措辞承认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炭疽泄露事件。与此同时,前乌拉尔军区特别部门负责人安德烈·米罗纽科,也在2008年的一份杂志上承认了这次化武事故。这些描述间接支持了肯·阿里贝回忆录中的说法。不过,一些俄罗斯的官员至今依然坚持着“肉类中含有炭疽病菌”的说法,甚至宣称是美国间谍在肉食品中投毒,但是他们却无法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

  尽管世界各国现在已经联手严控生物武器,但是依然有大量生化武器保留在世界上,我们千万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炭疽泄露事件再次为人类敲响了警钟,让人们体会到生化武器的强大威力,并且意识到严格履行《生物武器公约》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美俄等大国的共同努力,很多生物武器试验场已经被该做民用生物科技研究,并且在反生物武器疫苗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这样的结果当然会带给我们欣慰,但是就如同核武器一样,生物武器依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人类永远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他的“真心话”泄漏:“乌克兰很快就要失败
美专家读过孙子兵法 主张先打击中国C4ISR
“你们唱衰中国几十年,几百次了,说准过吗
这是习近平最担心之处
习搞定两件事之后,将是攻台时机成熟之时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他的“真心话”泄漏:“乌克兰很快就要失败
美专家读过孙子兵法 主张先打击中国C4ISR
“你们唱衰中国几十年,几百次了,说准过吗
这是习近平最担心之处
习搞定两件事之后,将是攻台时机成熟之时
空姐为什么把手掌放在大腿下面
震惊 血腥袭击莫斯科 是普京的特种部队
妻子飞2200公里捉奸在床 怒刺丈夫和小三
大转向!欧盟拟对俄“出手”
结婚迎亲玩游戏 现史上最尴尬一幕 新郎当场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