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先秦婚俗怪异现象 媳妇都是抢来的
www.wforum.com | 2011-06-13 22:45:30  历史杂谈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先秦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启示时期,字、经、制、礼无不扎根于此,历经沧桑,不断传承、鞭策着世代,教化着历代、更打动着后世,意义幽邃,影响深远。了解过先秦的诗歌、散文、辞赋和神话,惟对诗经文化情有独钟,它内容广泛,深刻反映鲜明世代真是特色,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题材涉及到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等。

    站在当代人的角度眺望历史,说政治,禅让到世袭,奴隶到封建,层层递进;论经济,自然到市场,逐级演进;话军事,火箭到核弹,推陈出新;谈文化,江山代有才人出。可提起民俗风习来,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以现今的眼光去观摩古时的风俗习惯,要有深刻见地还真非易事。时代去远,原本文化气息浓郁的民俗传统耐不住年轮的碾扎,破碎支离、面目全非,甚至有些早已被毫无知觉的的摒弃,随历史苍老在岁月里。

    所幸,在文学典籍里还能捕捉到些许民风的倩影,惊喜那残留的美,弱水无三千,却仍得一瓢饮-----先秦婚俗中的几点特别之处,提引起我的视角,浅尝起来饶有生趣,遂将自己的若干想法与感受陈与纸上,任思绪随几纸书文蔓延开去。

    (一)取女?娶女?

    众所周知,婚礼嫁娶有着许多悦耳的雅称: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不胜枚举。可就有这么个关于“娶”的趣闻,说的是,在未形成完整、严格的嫁娶礼制之前,男方若是看上哪家姑娘,对那女子可就势在必得了。因为当时并不需要什么三媒六娉,更不管女方做何想法。在某个昏暗的傍晚时分,这家女儿或许就离奇失踪,销声匿迹一阵之后,姑娘靓颖再现,便已是以‘他人妇’的身份示人了。这就是原始的野蛮行径典例之一----抢婚,后世,在我国诸多地区,还依旧传承着嫁娶吉时在黄昏的旧历,据说就是缘此而来。

    掳掠一个人犹如探囊取物,所以,便衍生出“取女”一说,这“取”字在古汉字里的写法便是‘一手抓取一只耳朵’,属于会意字,生硬、粗拙,毫无半点人情味儿,用以形容抢亲这一暴行还真是恰切不过。久而久之,便合二为一演化成了“娶”,从字形上,我个人认为,莫名的温文尔雅了许多,抹去了不少粗鄙的意味,这纯粹是个人的接受心理问题,无需凭证。
这可真是个顺理成章的汉字起源说,现今,包括我家乡在内的许多地区沿袭着黄昏嫁娶的习俗,就是很有力的举证,所以,给予一定的认可,
    便不存在太多接受障碍,即使,有人说这样一个道听途说就能作为一种研究观点明目张胆亮出来,是不是过于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那试问,谁能说历史有绝对?

    我的家乡,坐落在闽东北的一座小山城,远离城市喧嚣,历史残留自然略胜一筹,除了古廊桥名声在外之余,崇尚传统风俗的民风更是浓郁。老人们最爱玩味的典籍便是查点黄道吉日的《通书》,看看婚礼的吉时,多在傍晚时分。相信在全国还有许多地方是保留着这么个传统的,“取女”和“娶女”也依旧描绘着同一个传说。

    (二)无媒不成亲

    与现代的闪恋、闪婚相比,先秦婚俗可就是繁琐得多得多了,一个嫁娶全过程划分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个环节。这各个礼节各有千秋,却不是彼此分割的,媒人那是那穿针引线的主了,《齐风*南山》中记:“取妻之何,匪媒不得”,俗语“信任进了房,媒人抛过墙”,这都是充分体现了媒人在先秦婚姻中的重要性,他们几乎贯穿了一桩婚事的全过程。

    无媒不成亲,搁在而今还真是无稽之谈,你情我愿,一个浪漫求婚,一场闪电的婚礼,携手走进礼堂,出来便是一对夫妻了,哪儿还有媒人这第三者什么事儿。时代所限,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日身居闺中,惶惶度日。毫无彼此了解的几乎可言,自己的终身幸福就只维系在一个毫不相干的媒人手里,幸运的,得以如意郎君,相夫教子到老;不幸的,碰上个才狼虎豹,凄苦终身。这种赌局似的婚姻往往是悲剧多于喜剧,而悲剧的牺牲品自然就是被动的女性。由此看来,婚姻的不公平性早在历史的源头就毕露无遗了。

    媒人从中撮合,先结亲再培养感情的传统至今在我的家乡仍旧普遍存在,多集中于常年在外务工人群。这样的婚姻没有寄托和前奏,只是生硬地将两个人捆绑在一起,有极为少数的幸运儿通过这种途径获得了自己的幸福,可剩余的大多数呢,都是出于年龄与家人的压力,在没有爱情的情况下草草结了婚,盲目地创立了一个所谓的“家”,在我看来,这样匆匆了事的婚姻正是现今高离婚率的诱因之一。

    无媒不成亲过于保守,伤害了女子的权益;而恋爱太自由,又导致诸多社会悲剧。我想婚姻幸福与否不在形式,重在人心,有心共同呵护,愿意为彼此承担起一份责任,那么,即使是大风大浪,也不过是并肩前行所路过的风景。

    (三)纳彩用雁

    《礼记》中“纳彩用雁”、“宾执雁,请问名”、“纳吉,用雁”、“请期,用雁”,这雁,典籍中皆记为大雁,与如今“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的大雁无异。用雁不难,狩猎可是古人拿手好戏,可用弓箭能够射下来活雁的,恐怕稀罕。家家户户都结婚,可活雁不是处处有啊,所以为了解释先秦婚俗中五礼皆用活雁的可能性,就有了这么个说法:古人猎得活雁边饲养之。所谓商机无处不在,有需要就有市场,正是这个理,古人的精明的商业头脑,真不得不叫人叹服,市场上有了活雁这一新的商品,那么,家家娶女用雁就不成问题啦。其实,细细一联想,现在的时髦语“猎艳”,是不是也可以追溯到此呢?

    用雁的礼数并没有延续到先秦后的历史,而且后世不但不用雁,也不再使用任何具有特殊意义的禽类了,取而代之的是唾手可得的物品或者什么都不用了。这也正是婚俗礼节简化的开始,验证了历史的浪淘沙作用吧。
也不知是从哪朝哪代起,我们那儿就有了喜庆吃红蛋的风俗。据我了解,这个习俗还真不单在我们那疙瘩有,不过,相对而言,福建与台湾比较时兴。

    人生的最强喜事莫过于婚庆了,所以婚礼场合是用红蛋最多的,通常娶亲人家都得满满准备上几大箱子,整整三天的婚宴都离不开它。“百年好合”、“白头偕老”、“儿孙满堂”,这是人们在新娘子面前说好话呢,为何如此?这就是“讨红蛋”时的必做文章了。宾客无论男女老幼,要吃到新人手里的红蛋,就必须有备而来,那就是准备一大堆顺心悦耳的新婚贺词,只要说得让新娘子满意了,她自然会双手奉上红蛋,人人可都巴望着它呢,因为大伙儿都相信那个美好的老说法:讨过新娘的红蛋,就是沾了新人的喜气,会得福的。

    这不是很好吗?不用任何飞禽走兽,也同样渲染了喜庆气氛,既不糟践自然,又能达到喜庆效果,低碳操办,一句两得,何乐不为?

    (四)秋以为期

    先秦时期,男女举行婚礼后,必须分开居住,为期三个月,实行禁欲。而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时婚期皆定于秋冬之际,《诗经*卫风*氓》就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汉董仲舒云“天之道,向秋冬而阴来,向春夏而阴去,是故古人霜降而迎女,冰泮而杀内。”《邶风*匏有苦叶》曰:“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为此,有学者阐述其原因为:古人最终农事,春夏秋之季农事正忙,而霜降之后,整所谓“十月涤场”,农事已毕,方可办婚事。是婚始于农事毕,止于农事起。还有一种说法是秋季有雁。

    所以,秋季,自然万物残敝,万籁俱寂、生灵停止生长,古人亦认识到这一点,为顺应天时,他们遵奉人也要停止繁衍。

    面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低”的人口现状,我们不得不钦佩先人的明智之举,钦佩之余又难免遗憾,为何这么好的传统却没有持续太久。重拾此风,兴许要比口头叫嚣计划生育强制措施效果更显,那么,习先秦之文又多了条让人获益匪浅的启示,快哉,快哉!不过,以秋为期,禁欲就又难免有重蹈禁欲期间妇女惨遭遗弃的覆辙,妇女维权的风波不可小视。史上妇女地位就长居洼底,即便是提倡夫妻平等的今天,他们也未能彻底摆脱受限的命运,于观念,于情感,女性都是弱势群体,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五)嫁娶不举乐

    《礼记*曾子问》中描述嫁娶情境: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充分表现出先秦婚礼的淳朴风尚。女子静静出自家,又默默入他门,全称平淡如水、毫不声张,想必,除了自己的心情起伏跌宕外,别个就再没有什么异样了。这点倒是和构建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不谋而合。

    可细想,这不又是一桩“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憋屈事儿吗?宫廷之内,日夜歌舞升平,却还能若无其事地推行森严等级制度来打压黎民,致使在婚庆这样的大喜日子也无声无乐,静默度之。要知道,对于古代女子来说,一生几乎只有一次的盛典,就这么平平淡淡地度过,是有些凄婉之意的。最该用乐章来诠释心情的时刻却不举乐,可以说女子得一生就注定了波澜不惊了。就此,对于嫁娶、新婚不举乐得礼俗不再是淳朴这么简单了,也悲叹历史上女子的悲剧为何愈演愈烈。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也幸得此一瓢饮,浅尝辄止,却回味无穷,绕梁萦回不去!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美国将祭出另一个重杀器 习近平也逃不过
台湾领海领空全崩溃 中国战机据台总统府仅
中国最富小城,已经卷疯了
华为新旗舰手机这下惨了…
张玉凤的老照片,有些很少见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美国将祭出另一个重杀器 习近平也逃不过
台湾领海领空全崩溃 中国战机据台总统府仅
中国最富小城,已经卷疯了
华为新旗舰手机这下惨了…
张玉凤的老照片,有些很少见
闷声做大事,中国拿下一个全球“第一”
这一次北京为何忍气吞声
美国对中国“贸易战争2.0版” 即将开打
突然,高盛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美国重磅核武器计划曝光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