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押解500战俘转移的13个日夜:穿行在朝鲜的山林
www.wforum.com | 2010-11-07 19:18:01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地位,联合多国部队出兵干涉。1950年10月19日,我作为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辑安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

  入朝后,我被分配在五十军警卫营三连当警卫,该连负责警卫军政治部。在第三次战役中,军政治部收容了500多个战俘,需往后方转送。营党支部决定把押送俘虏的任务交给我们三连,并再三叮嘱要圆满完成任务。战争是残酷的,在朝鲜停战前的日日夜夜,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在押解战俘的13天里,遇到的许多事情却使我得到放松。如今人已老矣,品味往昔战争岁月,在朝鲜押送战俘那13个日日夜夜,就像发生在昨天,是那样的历历在目。

  美、英俘虏互不相让

  押送战俘,这可是一项光荣的任务。这次押送的战俘有500多人,国籍很复杂,分别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土耳其和新西兰等国,是名副其实的“联合国军”。其中以美俘最多,占一半左右。

  为了便于管理,我们把战俘按国籍、语种编班,指定军衔最高者为头。这方法本来挺好,可惜美、英混编班经常吵闹,常常引起战俘队伍的躁动。原来,班头美军上尉吉尔邦,很是自高自大,对英俘有些颐指气使,而英俘受不了美俘这种傲慢的样子,常常争吵,互不相让。

  一天傍晚,我在美、英战俘关押室外面站岗,可关押室内喧哗声声,吵得旁边其他关押室的战俘无法休息。我便叫来翻译。翻译告诉我说,关押室里的战俘正在评论步兵武器的优劣,美俘夸其卡宾枪携带轻便,射速快,杀伤面大。英俘则不以为然,认为英制30步枪枪身长,精度高,可以远距离精确射击。如是此长彼短,互不相让。后来又论及指挥得失,从当前战役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俘举出麦克阿瑟五星上将,英俘则抬出蒙哥马利元帅,争得面红耳赤,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战俘身份。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我马上把情况报告张连长,张连长非常重视,当即撤销美英混编班,分别与澳大利亚班重新组合,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

  事后,我专门为此事请教翻译:“听说美、英军人都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如何竟像小孩一样在嘴上争强好胜?”

  翻译笑嘻嘻地对我说:“这你就不懂了。美国人傲慢,英国人矜持。刚才这场争论,就正好反映了他们各自国家的文化底蕴。”一番诠释,还真让我大长见识。

  “智能雷达”的秘密

  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彻底打掉了美国人的嚣张气焰。当时,我军没有制空权,为避空袭,运输车队均在夜间行驶。夜行要开车灯,一开灯便成了敌机的攻击目标。因我军缺少防空武器,敌机往往俯冲抵近射击,命中率极高,致使我军运输几乎瘫痪。

  运输线就是生命线,决不能让美军如此嚣张。为此,我军想出了应对妙策:在缺乏高炮掩护的路段设置防空哨,当敌机飞临一定的空域时就鸣枪示警,驾驶员闻警后立即熄灯缓行,待敌机飞过之后才开灯疾驰。这方法挺灵,让美军的飞机一下子成为失去攻击目标的瞎子,从而保证了运输线的畅通。

  押解战俘的第7天,经过几天的接触,战俘对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十分满意,渐渐地打消了原先那种紧张的敌对状态,队伍中渐渐地弥漫着一种轻松友善的气氛。那天,走在我旁边的被俘美军飞行员威尔美问我:“李先生,难道贵军的运输车已经装上了雷达?要不,为何我们一旦临空,目标就消失了呢?”

  想起在战场上,被美军飞机炸死的战友,我恨不得打他一个巴掌。看着威尔美那满脸的期待,我故作镇静地回答说:“岂止是装上了雷达,而且是智能的。”

  威尔美听说我军装有智能雷达,连说了三句:“真是不可思议!”

  后来,其他战士说:“你真逗,分明是防空哨,哪来的智能雷达?”

  我反问道:“难道防空哨不比雷达灵敏吗?”恐惧空袭的美拉多

  美拉多是美军十九师的一名新兵,溃退时在清川江被俘。被俘后的美拉多有两怕:一怕志愿军虐待俘虏,二怕自家的飞机空袭。志愿军尊重俘虏人格,关心俘虏生活,俘虏们不善徒步行军,押俘战士还给他们挑东西;饭不够吃,押俘战士宁肯自己不吃或少吃,也要让俘虏吃饱;宿营时先让俘虏睡上热炕。经历了这些,美拉多很快打消了对志愿军的恐惧。

  美拉多对空袭的恐惧,却久久不能消除,且在防空中出尽了洋相。我们押送战俘经常碰上敌机的轰炸。那还是押解战俘的第二天,因为要穿过一段坎坷不平的山路,部队决定提前出发。在太阳即将落山之时,我们押解战俘刚刚出发,正走在一条山路上,想不到敌机刚好出来巡逻。突然,3架敌机贴着山沟掠过队伍上空。指挥员急呼疏散隐蔽,美拉多却不以为然,大声喊道:“别怕,那是我们的飞机。”

  美拉多一边喊叫,一边向飞机挥手。这时,美机俯冲下来就是一梭机关炮,弹着点离美拉多近在咫尺,所幸没有击中。很久之后,美拉多才从惊恐中回过神来,喃喃地说:“我们的飞机怎么打自己人啊。”

  从此以后,美拉多便患上了空袭恐惧症,只要一听见飞机声,不论远近,便擅自脱离队伍隐蔽,甚至警卫战士去拉他也不起来。

  “真不害臊”百态图

  为了避免敌机轰炸,我们押解战俘改为昼伏夜行。对俘虏们来说,漫长的白天,寂寞又迷茫,精神备受煎熬。对自己当俘虏,一般说来他们并不十分在意。他们没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观念,在他们看来,能保住性命是最重要的。

  但俘虏毕竟是俘虏,保住了生命,却失去了自由,此时他们想得最多的,便是早日结束战争,遣返回国与亲人团聚。在想念亲人特别厉害时,往往追溯战前生活,亲吻亲人照片。一日,我就在美俘二班防空洞,目睹了这么一幕:

  俘虏A是个19岁的新兵,他那稚气未脱的脸上写着失望和迷茫,只见他从贴身兜里掏出全家合影。合影中有父母弟妹,父母是小农场主,弟妹还在中学读书。他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到朝鲜不久便被俘。他不再关心战争胜负,只想早日回到父母身边,过农场的自由生活。

  俘虏B是飞行员,在一次执行轰炸任务时,飞机被我军炮兵击毁,慌乱跳伞后被俘。他掏出的是恋人的艺术照,青春婀娜,已约定退役后结婚,此前每半月有一次书信往来,被俘后就断了音信。寂寞时他便面对照片,寻找精神抚慰。

  接着,俘虏C、D、E等相继掏出照片自赏、互赏。此时此刻,他们似乎都忘却了寂寞,抛弃了忧伤。我不知道这是他们平时感情的流露,还是在特定环境中的情绪失控,只见他们纷纷贴着照片亲吻起来。

  对此一幕,我觉得新鲜,警卫战士余执平则鄙夷地称之为“真不害臊”。余执平是浙江开化县人,新中国成立后分了田,娶了媳妇。我打趣地问他:“参军时,农会组织欢送,媳妇给你戴大红花时,你没亲她一嘴?”

  余执平害羞地说:“我们不兴那些,别说亲嘴,就连手都没握一下。”

  “那你就不想媳妇?”余执平默然。是的,余执平没念过书,每次我代他写家信,他总是那么几句老话:“……好好侍奉我爹我妈,别惦记我,等打败美国佬我就回家。”

  战俘进村,人人喊打

  押解战俘的第9天,队伍来到了云山境内,设营组来到某村,为500余人的队伍设营。村里青壮年男性都上了前线,主事的村长是一青年妇女,得知志愿军打了胜仗,要到后方休整,就像迎接亲人一般,号房、腾炕,把埋藏的粮食挖出来,热饭热炕,等候志愿军的到来。

  我们的队伍走到村头,这时,欢迎我们的热烈气氛突然改变了。队伍进村了,除了我们志愿军,还有那些碧眼、高鼻、黄发的洋鬼子,原来亲和的气氛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一看到战俘,村里的群众非常气愤,给俘虏烧炕煮饭,更非她们所愿。见抓了那么多战俘,她们都非常高兴;面对曾在村中作过孽的洋鬼子,又十分愤慨。她们定下神来后,开始三三两两地商量起来,随后又正式召开会议,向志愿军提出严正交涉,要求交出俘虏,任由她们处置。

  然而,“不虐待俘虏”是我军一贯政策,虽然我们对她们的要求表示理解并同情她们的遭遇,但却不能答应她们的要求。她们见交涉无果,也就不再强求,纷纷操起棍棒,径直奔向美军俘虏,自行实施惩处。警卫战士担心俘虏受伤,只好进行柔性劝阻,拦下她们手中的器具。至于她们的拳打脚踢,吐唾沫,抡鞋底,也就顾不及了。此时的美国大兵是那样的温顺,惊恐地挤在墙角一隅,任凭她们出气,直至她们带着余怒离去。

  被焚毁的纪念品

  押解战俘的最后一天,我们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天,俘虏们都有点沉默,除偶有探询俘虏营的情况外,少有其他话题。我们理解战俘的心情,12天来,我们对待战俘的友善,已打消了他们的许多恐惧,但到俘虏营后又将如何,他们难免会产生新的疑虑。张连长反复告诉他们,志愿军会遵照国际公约善待俘虏的。经过翻译的一番疏导,逐渐缓解了他们的忧虑。

  这时,威尔美很慎重地送给我一个小塑料盒。打开盒盖,里面装的是一套精巧的钓具,微型渔轮上绕着一卷强力钓线,数枚鱼钩,裹在仿真昆虫中,仿生诱饵足以乱真。还有两个小瓶,装的是食盐、胡椒之类的调味品。我问张连长:“都到这个地步了,威尔美咋还有心思玩这些休闲用品?”

  张连长见我不懂,就对我说:“这是美军飞行员的救生装备。一旦飞机中弹,便向海上空降,靠救生圈和钓鱼维持生命,以待直升机来营救。”

  我小时候是个钓鱼迷,对这个洋钓具当然喜欢。我征询张连长的意见,张连长说:“这不属战利品,战利品是要交公的;也不是战俘的私有财物,挂不上号的小玩意,你若喜欢就收下吧。”有他的意见,我在谢谢威尔美之后,就收下了这份纪念品。遗憾的是,在后来的汉江阻击战中,燃烧弹烧毁了我的背包,这份纪念品也随之灰飞烟灭。

  时间悄然流逝,如今,我已是83岁的老人,许多往事,都随着时间的冲刷而忘却,但在朝鲜战场押解战俘的13个日夜,那些与战俘接触的点点滴滴,一直沉积在我的心灵深处。那一段往事,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为攻台准备!?中共东部战区几张训练照很反
美国教授:乌克兰已经输了
中国大模型Kimi爆火
中国智库预警!美军出现这一重大变化
“不是伊斯兰国,是乌克兰人”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为攻台准备!?中共东部战区几张训练照很反
美国教授:乌克兰已经输了
中国大模型Kimi爆火
中国智库预警!美军出现这一重大变化
“不是伊斯兰国,是乌克兰人”
中国油轮被胡塞武装导弹击中
所有中国人都想要的豪车 开始被嫌弃
这次查到钟南山、李兰娟头上了!
将进政治局?彭丽媛在中国官场的脚色日益受
电力局长泄露500份情报,被捕后:我是美国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