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揭秘刘奇葆怎样挖空心思讨好邓小平
www.wforum.com | 2014-08-29 05:12:06  博讯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香港近日出版的《笔杆酷吏刘奇葆》一书揭底现任中宣部长,从刘奇葆的早期开始,全面披露了他的升迁史。本次发表的是刘奇葆涉足希望工程的内幕。

  据青基会的人介绍,刘奇葆进入团中央后,分管的青基会时,其实是一个没有实际权力的闲职。但刘奇葆善于利用有限的空间,为自己打造无限的可能。在决定成立希望工程时,他首先做了一个庞大的计画,并以做善事的名义,请当时中共权力最高层出面支持。首先,他找到记者去拍摄了自己家乡安徽的一个小姑娘,用童贞和贫困的视觉冲击,去影响人,获得支持。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就落在了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小女孩苏明娟的头上。这个1983年出生的小女孩,就成了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并帮助这个组织从中国社会和海外忽悠到了总额超30亿元的资金。这个小女孩也因此成为幸运儿,顺风顺水地上完学,走进了中国农家子弟很难进入的银行职员,享受着高薪而舒适的工作。

  在中国社会日渐复苏的个体意识下,希望工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990年9月5日,邓小平和李鹏以及日后的江泽民都应邀为“希望工程”题名,1992年6月10日和10月6日,邓小平还两次作秀,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元。这场捐款,被当过宣传干事的刘奇葆精心布置了一次无意“邂逅”式的媒体策划和宣传。当时的记者,介绍了这次媒体策划的过程——当邓办电话告知青基会,邓小平要捐款,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机关党委书记的刘奇葆如获至宝,为此连夜召开会议,并安排团中央的机关报《中国青年报》派出两路记者进行了精心的“邂逅”。

  后来,共青团的机关报《中国青年报》记者张伟这样报导了这次所谓的邂逅:

  1992年6月10日,两位身穿白衬衣的年轻人来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接待室,拿出3000元钱,却不肯留捐款人姓名。那天,在工作人员张培明一再坚持下,他们才留下“一位老共产党员”7个字。

  张培明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还带着一丝兴奋。

  据他介绍,两个年轻人离开时,坚决拒绝他跟出门外。张培明认为其中有蹊跷,于是请他的同事甘东宇悄悄跟踪,记下了两人的车牌号码。他还记得,之后,这两个年轻人又来到这里,捐了2000元。

  “青基会”宣传总干事王汝鹏说,如果当时没有多个心眼儿,可能这件事就永远都不会被公众知道了。他们通过多方求证,最后得到一个消息:那辆车,是小平同志的生活用车。

  王汝鹏回忆说,邓小平捐款的事公开之后,“青基会”接受的捐款数额和笔数剧增。

  他告诉记者,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几乎都派人送来了捐款,而民间的捐款数额和笔数也显着增多。他们专门组织了15个人,一天到晚负责向电脑中录入捐款人资讯,还人手不够,又向附近的部队求助,请人来帮忙。

  在王汝鹏的记忆里,这样的情况之前有过一次,那是1992年4月,小平为希望工程的题词在《人民日报》等媒体上发表之后,引起国人对希望工程的极大关注。王汝鹏感慨地说,那一段时间,是希望工程接受捐款最多的时候,最高领导人的关注的确给全国人民“带了很好的头”。

  1994年6月,《我的父亲邓小平》的作者邓榕来到中国青基会,向希望工程捐款1.5万元,用以资助山东沂蒙山区50名失学儿童。

  小平一家对于希望工程的支持,时任“青基会”宣传部副主任的王旭东有着更多的感触。说起邓小平的孙女羊羊在他手下做志愿者的事情,往事犹如历历在目。

  事情起于1997年的一次演出,羊羊的母亲邓榕找到他,表达了让羊羊做志愿者的希望。经请示,羊羊被分配在宣传部做了一个“小兵”。

  他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的羊羊:高个儿,笑眯眯的眼睛,短头髮,第一次来就走错了门。王旭东说,羊羊当时正准备上高中,很单纯,也很直率,曾经因他爱耍贫嘴,在黑板上画漫画抨击他。

  王旭东和王汝鹏都说:小平一家,包括羊羊,对这样的事情都很低调,不喜欢到处宣扬。

  王旭东记得,羊羊刚来不久,就带来了奶奶卓琳捐的1万元。第二天,即8月23日,工作人员告诉王旭东,有个高个儿小女孩儿来捐了8000元,落款也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后来知道那个年轻的“老共产党员”就是羊羊。这些钱后来成为启动“三辰影库”的第一笔基金。

  羊羊同情孤儿,曾经到大同的孤儿学校和孩子们呆了一个星期。此后,羊羊还曾经帮他们的义演“推销”门票。演出那天,羊羊和她的叔叔阿姨兄弟姐妹很多人都来了。王旭东说,想起来,他现在仍然很感动。

  从羊羊嘴里,还“洩露”出许多有趣的故事。卓琳同志当时总是换着不同的名字捐款。小平的一大家人喜欢在一起聚会,羊羊笑着说,奶奶卓琳总是指着不同的人问,你捐了没有?你捐了多少?俨然一个希望工程老志愿者。

  在记者的笔下,中共高级领导的全家,都是善良可亲,平易近人的普通人,做好事不留名。

  真实情况如何呢?

  一个在中海南当过警卫的人说,如果不经过特别的允许,任何人不可打听领导的车,更不用说当时的最高领导邓小平的生活用车。除非这个人想惹上巨大的麻烦。如果私自跟踪查看中共最高领导的车,可能当场就被拿下了,以刺探国家机密罪论处,“悄悄”两个字,很扯澹。

  如果真不想人知道,写个假名字不就得了?何必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写个老共产党员?

  至于所谓的邓家后人当志愿者,到大连孤儿学校,那就更好玩了。邓家人出行,多少人警卫,多少跟班?多少迎来送往?支配着无限的特权去满足做一点好事的快感,这成本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但对刘奇葆、宋德福、刘延东、李克强、李源潮这几个当时的团中央大佬来说,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引起了中共高层,特别是邓小平的关注和欣赏,挣足了印象分,对他们来说,这足够了。也正因为这一系列的运作,刘奇葆迅速得到而来重用,被过度到人民日报历练,为日后上调国务院做准备。1992年胡锦涛升中共政治局常委后,即着手安排包括刘奇葆在内的团派势力走出团中央机关,为进入中央打基础。1993年刘奇葆以《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的职务为跳板;一年后进入由罗干主持的国务院机关,出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务院资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副主任;先后协助罗干、王忠禹两位国务院秘书长的工作。

  在这期间,刘奇葆在意识形态上左的表现已经十分突出。在人民日报期间,他协助当时的李鹏政府,对1989年学运之后倖存的编辑记者进行了清理,从上个世界80年代开始出现的有限意识形态和新闻开放的现象被紧急叫停,再次戴上了中共党宣的紧箍咒。

  尽管受到过中共改革派领导人胡耀邦和赵紫阳的恩惠,刘奇葆在人民日报期间,还专门领受了李鹏的旨意,组织了针对方励之、刘宾雁,苏晓康的舆论批判,将矛头对着曾对自己有大恩的万里和胡耀邦赵紫阳。但象往常一样,刘奇葆依然按照只做坏事不留恶名的方式,让人在前方折腾,而他自己藏身幕后观察。既争取了当时邓小平、李鹏的信任,又为日后转身留下足够的迴旋空间。这种左右逢源的做法一再让他获利。

  但就在刘奇葆借助希望工程的红利,一路高歌勐进的时候,那个他和同僚们根据中共权力模式构建的希望工程,注定是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刘奇葆与宋德福、刘延东、李克强、李源潮等日后的中共权力核心集团共同主掌团中央的时候,希望工程的资金管理极其溷乱,这个炸弹,在2001年被引爆了。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美国将祭出另一个重杀器 习近平也逃不过
中国最富小城,已经卷疯了
美国对中国“贸易战争2.0版” 即将开打
谁才是朝鲜“一哥”?中朝有点不寻常
说“俄罗斯必败”的冯玉军,不再是复旦的了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美国将祭出另一个重杀器 习近平也逃不过
中国最富小城,已经卷疯了
美国对中国“贸易战争2.0版” 即将开打
谁才是朝鲜“一哥”?中朝有点不寻常
乌军击落俄军Tu-22背后:惊人的“魔改”创
说“俄罗斯必败”的冯玉军,不再是复旦的了
乌克兰乐了,中国躺枪
他们向习近平和普京求救 结果…
俄乌战况4月21:整个战壕里都可以听到欢呼
台湾领海领空全崩溃 中国战机据台总统府仅
热门专题
1李克强猝逝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中美对抗5新冠疫情6香港局势
7委内瑞拉8华为9美国大选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