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险!中国飞行团长曾在敏感空域被导弹锁定
www.wforum.com | 2009-07-03 19:40:20  空军论坛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资料图:中俄苏-30交接仪式合影

  作者小传:邓昌友,四川蓬溪人,1947年2月生,1968年3月入伍。历任排长、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军区空军指挥所副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空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现任空军政治委员,上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第16、17届中央委员。

  2008年11月6日,空军科学发展院士顾问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领导、受聘担任空军科技发展和人才建设顾问的“两院”院士群贤毕至,空军党委常委、机关四大部领导及有关人员悉数到会,专门就推进空军科学发展问题,问计、请教于院士顾问。14位院士顾问先后发言,这些在国家航空、通信、导弹、雷达、电子对抗、气象、防护工程等领域的顶级专家,立足国家大局,展望世界前沿,结合这些年到空军部队考察调研了解的情况,围绕推动空军科学发展、解决空军转型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审时度势,建言献策。我坐在会场中,不由心潮起伏,感慨系之……

  把人才建设摆在战略位置

  聘请“两院”院士作为空军科技发展和人才建设顾问,是空军党委落实《空军人才发展战略》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20世纪90年代,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的转型建设开始起步,由国外引进的三代战机和新型防空武器陆续装备部队,国内自主研制的先进武器装备也在争分夺秒地抓紧攻关。1998年年底,军委首长在参加空军党委常委民主生活会时指出:“装备引进和生产发展,是军委的事;引进来,生产出来,交给空军,能不能形成战斗力,是空军的责任。”首长的话,字字千钧,空军党委“一班人”感到肩膀上像压了一座山。

  我当时任空军政治部主任,不由想起到部队调研时了解的情况:一位刚刚改装了三代战机的团长,首次飞临敏感空域,舱内突然红灯闪烁,警铃骤起,显示飞机已被导弹锁定!生死关头,只是基本掌握了新机驾驶的飞行员一时不知所措,脑子一片空白,用他自己的话说,不知道怎么飞回来的,落地之后,浑身上下早已湿透……

  这个例子给了我们极大的冲击和震撼。装备可以跨越,人才很难跨越;飞机已经是三代的飞机,人还是二代的人。对我们许多干部战士来说,面对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装备,仅仅只会个一般的操作,远远谈不上深入的了解和熟练的掌握。更何况,装备虽然买进来了,许多核心的技术和资料,人家对你严格地封锁和保密。真正把新装备的原理、性能摸准、吃透,切实把新装备使用好、维护好、管理好,尽快形成战斗力,最紧迫、最重要、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才,没有人才,再好的装备也只是一堆没有生命和灵魂的钢铁。

  而当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才资源的配置方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既给军队的人才建设增加了生机与活力,也造成不小的影响和冲击。空军人才队伍数量远不敷用、质量亟待提高,特别是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招不进、稳不住、盘不活的问题,成为制约空军建设和发展的一个“瓶颈”。

    使命和职责、形势和任务,使空军党委“一班人”达成共识:中国空军要在二十一世纪与世界强国空军的抗衡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必须把人才建设摆在战略位置,着眼于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制定与空军战略运用和武器装备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发展战略。

    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在空军建设发展的五十年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全军也缺少可供借鉴的现成经验。我作为空军政治部主任,在司令员和政委的领导下,直接主持了《空军人才发展战略》的起草工作。我们从机关、部队和院校抽调了一批精兵强将,集中学习,分头调研,吃透上边的精神,摸清部队的情况,反复酝酿讨论,定下思路和框架。在起草过程中,大家发扬空军机关多年来形成的好作风,“出主意深思熟虑,写文章山穷水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初稿拿出来后,我召集政治部党委会慎重地议了一遍,而后下发各军区空军和直属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多次进行修改。

    最后经空军党委常委讨论定夺,《空军人才发展战略》于1999年8月正式下发。《战略》分析了空军人才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战略环境、发展现状和主要矛盾,提出了空军人才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指导原则,以及战略目标、战略对策等。根据《战略》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还制定了《空军2005年前人才建设主要任务和措施》,与《战略》一并下发。

    《战略》的制定在空军人才建设史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在空军转型建设起步之时应运而生,成为空军在较长时间内统揽人才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作为全军第一个人才发展战略,受到中央军委首长的肯定。

    为了保证《战略》的贯彻落实,空军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成立了人才建设指导委员会,空军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担任主任,机关各大部领导和综合业务部门领导参加;在干部部专设了人才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和协调人才建设工作;成立了空军人才研究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对空军人才建设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为党委首长、机关提供决策参考,为部队人才建设提供服务;筹措人才建设专项经费,首先从党委机动费中咬牙切出20%,其余部分由机关各大部努力筹措,“十五”期间空军在人才建设上投入专项经费1.27亿;构建人才建设的政策制度体系,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高,相继制定了《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飞行人员队伍建设的决定》,形成了“一纲三目”的人才建设新格局。

    《空军人才发展战略》及相关配套文件的下发实施,回应了空军转型建设对人才资源的急切呼唤,开创了空军部队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使空军人才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我在下去检查《战略》贯彻落实的情况时,许多部队领导反映,这个文件站位高、看得远,指导性、操作性都比较强。在人才问题上,怎么能够稳住现有的、引进急需的、挖来紧缺的、培养顶尖的、发掘潜在的、补充后续的,都有比较实在的“抓手”了。2002年我任空军政委后,专门组织力量对《战略》的贯彻实施进行跟踪调查,强调人才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要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2003年8月,根据军委颁发的《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规划》和相继出台的8个配套文件,结合空军实际,对《空军人才发展战略》进行了修订,同时制定了《空军2010年前人才建设主要任务和措施》,颁发部队实施。

    有关军事研究报告表明,二十世纪初,科技进步对战斗力的实现率不到10%,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技术高度密集的信息化条件下,这个比例达到60%以上。作为高技术军种的现代化空军,要全面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迫切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来支撑和推动;解决制约战斗力成长的诸多难题,培养空军的高层次人才,迫切需要“高人引路”、“名师指点”。

    按照《空军人才发展战略》确立的思路,依托国家最高科技界的人才资源优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借风扬帆,借船出海,空军于2000年3月,聘请了26位 “两院”院士担任科技发展和人才建设顾问,实现了与国家科技顶尖人才的战略“联姻”。聘请首届院士顾问仪式是我主持的,“两弹一星”元勋、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朱光亚院士亲自出席聘任仪式,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热情指导。接受聘任的26位院士顾问虚怀若谷,平易近人,使人高山仰止,如浴春风。“两院” 院士、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顾诵芬深情地说:“我的头衔很多,我看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院士,一个是顾问。”对空军建设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聘请“两院”院士作顾问,在全军是第一家,引起的反响强烈。国外有媒体称“中国空军一夜之间增加了26个师”,他们知道院士的分量、科技的力量不容低估。

    8年来,空军院士顾问已经连续聘任了三届,不少顾问蝉联“三朝元老”。各位院士顾问以对空军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站在各自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和制高点,积极为空军建设出谋划策,帮助解决重大疑难问题,带教培养高层次人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0年3月,受聘担任空军院士顾问之际,各位院士就建议空军改革科研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建立一个大系统的研究机构。空军党委、首长非常重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结合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将十几个研究机构整合组建了空军装备研究院。

    2003年9月,空军装备规划计划论证组就制定空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向有关的12位院士顾问征询意见,他们从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搞好引进吸收与加强自主创新、改进现有装备与开展超前预研、装备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20多条意见建议,为空军装备规划计划的拟制,提供了宏观指导和广阔思路。2007年4月,8位院士顾问奔赴大漠深处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结合复杂电磁环境下研究性实兵对抗演练,实地指导,现场办公,解答了有关武器装备作战使用和维护保障的7个方面100多个疑难问题。8位院士,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70岁,白发苍苍,风尘仆仆,在铁马金戈的演兵场上,对部队官兵手把手地指导帮带。

    引进的某型飞机飞行模拟设备研制进展缓慢,李明院士亲自指导攻关,立刻柳暗花明。引进的某型地面防空武器装备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容易烧毁,国外零备件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严重供应不足,王越院士经过反复论证测试,帮助找到了该器件的国内替代产品,问题迎刃而解…… 当这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喜讯频频传来的时候,我不由想起了朱熹的《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院士顾问们作为各自领域里德高望重的领军人物,倾力指导空军学科专业建设,亲自带教高层次人才,每位院士顾问都与3名以上的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建立了对口帮带关系。他们对弟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指前沿方向、带思维方式、传科技精神,大大提高了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和科研技术水平。2008年 9月,我们专门邀请并组织7位长期在重点大学工作的院士顾问,先后到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大学和雷达学院,就空军转型建设时期的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考察指导。

    空军院士顾问工作,从一开始就得到军委、总部的关心重视和指导帮助。2003年4月,江泽民主席在军委扩大会上的讲话中对空军院士顾问工作给予肯定;2006年3月,胡锦涛主席在《空军聘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科技发展和人才建设顾问工作情况》上批示:“感谢两院对空军建设的支持和帮助。空军要继续重视发挥院士顾问的作用。”这是对空军极大鼓舞和鞭策,指引我们把院士顾问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得更好。

    从未有过的大洗牌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推进,给了空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跨越发展一个明显的“加速度”。较短的时间内大面积地改装换装,在空军历史上从未有过。军委要求:宁可让人才等装备,不能让装备等人才。急需的人才哪里来?部队战斗力怎么才能快速形成?这是摆在空军党委面前必须回答的问题。《空军人才发展战略》明确并强调:人才工作向战斗力聚焦,为打赢服务。举空军之力,想超常之策,一定要保证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发挥作战效能。

    为解决新装备部队对人才的急需,空军党委决定从全空军范围内选拔调配优秀人才。十年来,从空军机关、院校、研究院所、相关单位调往新装备部队的人才已达数千人。空军80%成建制改装的部队,80%的干部都作了重新调整,这两个“80%”,是空军人才建设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洗牌。

     为落实“人才等装备”的要求,空军党委认真搞好超前谋划,加强人才储备。2000年初,根据空军“十五”期间主战装备换装规划,研究制定了《2005年前空军新武器装备部队人才准备工作规划》。下气力抓好“两类基地”的建设:先后与沈飞、成飞、西飞等国内新武器装备生产厂家联手,建立“新装备技术骨干深化培训基地”,通过带着问题进厂跟班见习,培训了近千名新装备技术骨干;在先期改装了三代战机和新型导弹的部队,建立了“新武器装备人才储备基地”,通过全员普训、骨干轮训、尖子深训,以尖子带骨干、骨干带群体,超前培养储备了一大批新武器装备改装急需的各类人才。

    为加快提升作战部队一线技术保障能力,空军从院校和科研、试验机构等技术密集单位,遴选了一批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装备技术专家,与作战部队师旅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平时帮助部队解决技术难题、带教培养技术骨干,战时直接充实到一线担负作战保障任务。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非胸非腿 古代女子最诱人的身体部位是这里
多少美军派驻台湾 数字曝光
出洋相,解放军自曝短板
见习近平 曝布林肯准备了“王炸”
中方给布林肯安排的酒店招牌 希望美国能读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非胸非腿 古代女子最诱人的身体部位是这里
多少美军派驻台湾 数字曝光
出洋相,解放军自曝短板
见习近平 曝布林肯准备了“王炸”
中方给布林肯安排的酒店招牌 希望美国能读
这一迹象让北京越来越不安
华为重磅发布!
习近平加速中国盛极转衰?起码美国不能这么
中国取得辉达AI芯片突破口 3家大厂被点名
飞来艳福?丰满女邻居深夜闯入 情侣吓坏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