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组图文) 巨猛!中国航母的直八预警机和苏80固定翼预警机曝光
www.wforum.com | 2009-05-11 03:11:2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航母预警机计划:直八预警机和苏-80固定翼预警机

Z8型预警机
郭俊贤负责了Z10工程球柔性复合材料旋翼系统的设计,这副旋翼也将用于中法合作研制的Z15上面,Z8型预警机是在Z8大改型的基础上,加装预警雷达和任务系统,作为航母的配套工程,目前正在加紧研制中。

------------------------------------------

点燃科学发展之光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在重点型号试验攻坚战中践行科学发展观

曾菊敏 江 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摘自中共十七大报告

那一刻没有啤酒鲜花,没有雷鸣的掌声和洒泪的拥抱。仿佛经历了一场攻城略地的大战,承受了太久的压力和极度的疲惫在刹那间释放。因为试验的成功,他们终于可以在今夜酣畅入眠。

2009年3月22日晚12时,中航工业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旋翼塔试验现场,在主桨长达半个小时的成功运转之后,现场总指挥宣布:某型机旋翼系统试验中难度最大的旋翼塔耐久性试验圆满完成!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艰难跨越,是一个在子夜降临的惊叹号。

某型机旋翼系统试验,是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2009年初的重大科研攻坚战,该试验的成功,将为某型机提供可靠的性能依据和安全保障,开创了大型型号旋翼塔试验的先河,填补了直升机科研试验领域的一项空白,同时标志着我国直升机旋翼试验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近两个月的试验攻坚战中,全体参试人员以挑战极限、超常拼搏、无私奉献、创新超越的实际行动在航空报国的征途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谱写了一曲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凯歌。

塔峰上飘扬着创新发展的旗帜

某型机是国家重点工程,采用特殊构型,气动布局复杂。大型先进复合材料旋翼系统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自行开发研制,旋翼系统试验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直升机的性能和安全,关系到型号的重大节点和进退成败。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所长邱光荣将旋翼系统试验形象地比喻为"黎明前的拼搏"。邱所长在试验动员会上强调:能不能夺取旋翼系统试验的胜利,保证型号研制的重大节点,是我们全体参试人员是否真正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必须以临战的姿态、百折不挠的决心和钢铁般的意志,确保试验决战决胜!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创新正是发展的翅膀。"新"是未知,"新"是风险,"新"是艰难。新的探索、新的挑战、新的跨越,就是这次试验任务的新内涵。

面对多个第一次,面对诸多未知的挑战,全体参试人员迎难而上,以敢闯敢干,敢于突破的胆识和智慧,开始了创造新奇迹的征程。

--与时间赛跑,创造新的速度记录。旋翼系统试验包括旋翼塔试验和尾桨台试验两大部分,要进行动特性、性能、耐久性三方面的试验,通常情况下试验需要4- 5个月时间,根据型号进度要求,必须在2个月内完成任务。2009年春节前两天,某型机旋翼系统正式进入试验程序,试验攻坚战全面打响。全体参试人员在所领导和"两总"系统的领导和指挥下,与时间赛跑,与任务比拼,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意志,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挑战极限的勇气魄力,以永不休止的奋斗精神和极大的创新意志,成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试验关卡,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多项高难度高风险的试验任务,保证了型号研制节点。

--向极限跨越,挑战大型旋翼系统试验新高度。这次试验创造了旋翼系统试验的两个第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自行研制的全尺寸旋翼系统第一次接受验证,自行研制的旋翼塔第一次承担最大型号试验任务。该试验不仅考验旋翼系统,同时也考验旋翼塔,这是一个开创性的任务,是一种崭新的科研挑战,每一个试验环节都充满未知,需要足够的分析和评估,需要排除种种风险。经过参试人员的刻苦攻关,突破了大型复合材料旋翼系统旋翼塔、尾桨台试验等一系列技术关键,占领了直升机旋翼系统试验技术制高点,为今后承担型号研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同困难搏弈,探求新方法和新经验。试验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来自动特性试验,它涉及旋翼动力学等诸多学科,动特性试验需对旋翼系统进行强迫激振,技术难度极高。参试人员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优化激振方案,简化试验系统和外部条件,成功地提升了试验水平,全面掌握了动特性试验方法;旋翼六力素天平在直升机大型试验设备的运用,经过对复杂测力系统的运算、解耦,经过试验,精确得到旋翼性能参数,在操作系统试验过程中,为最大程度模拟直升机上的状态,试验人员经反复努力,通过几何建模、迭代修正等手段,完成了该项试验的预定目标。

矗立在景德镇南山脚下的旋翼试验塔,号称"亚洲第一塔",经过重大型号试验的考验,英姿更加雄伟。数十个无休无眠的日日夜夜,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这座高塔之上,让创新发展的旗帜高高飘扬!

大写的人成就卓越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才是事业发展第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有了人的智慧、经验以及勇气和精神,才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到达成功的彼岸。

辉煌的成绩,来源于试验项目团队全体人员艰苦卓绝的努力。面对试验任务重、难度大、风险高的状况,所领导和总师系统运筹帷幄,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强化目标任务的顶层控制力、横向协调力和纵向推动力;所长邱光荣靠前指挥,检查督战,副所长吴启荣坚守现场坐镇指挥,给参试人员以极大的鼓舞,为试验提供了强大后盾。

型号总师郭俊贤高度重视试验的进展情况,他时常叮嘱参试人员,重点工程不仅是科研工程,更是生命工程,来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必须遵循科学规律,慎之又慎。

作为试验现场负责人,试验总师余小华为试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凭着扎实的技术功底,严谨的科学态度,他敢为人先,敢于负责,果断决策,依靠集体的智慧,将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一一迅速地排除,确保了试验成功并实现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旋翼塔试验进入决战时刻,气动专业总师陈平剑连续96小时奋战在试验现场,为试验成功作出了闪光的贡献。

综合飞行试验研究室是旋翼系统试验的主要参试单位,试验现场总指挥、综合飞行试验研究室主任刘福华把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他带领旋翼塔组和车台组这支参试队伍的主力军,不分昼夜战斗在试验最前线,从试验正式开始到胜利结束的近2个月时间内,他们只在春节期间休息了3天,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其中有10 多个晚上干到通宵,有近百人次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与压力持久对抗,与疲劳持久对抗,已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一种本领。"直升机从这里起飞"是他们奋斗的动力,"如履薄冰,慎之又慎,精益求精"是他们最深刻的感受。一串串繁琐枯燥的数据,一次次精密严谨的试验,一次次成功的捷报,凝聚着多少付出和辛劳,激荡起多少澎湃的心潮。

憨厚实在的共产党员吴双金舍小家顾大家,上午女儿出世,下午就赶回到试验现场;在试验的最后攻坚时刻,他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身体严重透支,昏倒在试验台上,在医院经过简单输液后又立即奔赴试验现场,令在场所有的人为之动容。他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更是一种无声的号召,鼓舞着所有的参试人员一往无前,永不言败。

2007年参加工作的硕士研究生李开诚,是一位勤奋而踏实的小伙子,平时十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工程实践的积累,在本次试验中,主动请缨承担大量试验任务,迅速成长为天平与操纵两大系统机械结构与力学分析方面的专家。女朋友千里迢迢来所看望他的20多天时间里,他只陪女朋友吃了三顿午饭。

某型机旋翼系统试验是旋翼塔组第一次承担大型型号试验,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年轻的组长龙贵华在带领全组人员千方百计完成任务的同时,不断进行技术总结和经验的积累,逐渐锻炼出一支优秀的胜任大型试验的年青骨干队伍。

技师陈恩民,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动脑筋,非常主动,在机械安装、线路连接方面,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在他手里都能很好地解决。

在旋翼系统试验战场最前线,像吴双金、李开诚、龙贵华这样舍家为型号、忘我拼搏的同志还有很多很多:车台组组长邵华松、副组长汤永,旋翼塔组副组长王亦明等在试验中冲锋陷阵,争分夺秒,挑战极限,勇攀高峰,与型号和试验同呼吸共命运。技术骨干余德望、车志群、姚良、杨金花、杨月等同志充分发挥专长,全力以赴,无私奉献。其他专业组同志也不遗余力,密切协同,为旋翼系统试验提供了有力支持。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可敬可爱的参试队伍,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在试验塔台上无数次的摸爬滚打,才能在试验危急的关头力挽狂澜、化险为夷;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超常付出、顽强拼搏,才力保了一个又一个试验节点;正是因为他们刻苦钻研、勇攀高峰,才能把一个又一个创新的高度踩在脚下!

巍巍南山作证,高高耸立的旋翼塔作证,祖国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直升机人追星赶月、披荆斩刺的奋斗岁月!

科学管理统筹协调奏响攻坚乐章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旋翼系统试验攻坚战中,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坚持运用这一方法,统筹安排,科学管理,精心组织,充分调动一切人才、技术和设备资源,凝聚成攻坚破难、节节取胜的强大力量,最终实现保时间、保进度、保质量、保成功"四位一体"的卓越目标。

--论证充分,方案周全。在开展试验前,对试验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同时制定多种预案,力争将试验风险控制到最低。他们总是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在前面,把症结解在前面,千方百计追求高成功率,高效率。

--计划清晰,责任明确。提前制订详细的任务计划,明确各个岗位的任务和职责,分工细致,责任到人,健全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加大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力度。

--规范流程,按章操作。试验现场制定了科学的试验流程和现场管理条例,一切按程序办事,一切按试飞工作的规章制度办事,这是他们始终遵循的不二原则。两个月来,试验现场的故障排除了一次又一次,但是安全事故始终没有发生。在繁重任务的压力面前,在加快进度的要求面前,在咫尺成功的诱惑面前,参试人员的科学法则从来没有动摇,他们身上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从来没打折扣。他们一直在苦干,但他们从来都不蛮干。从容不迫的科学态度是宝贵的,在形势逼人的时候,科学精神尤其难得,尤其值得钦佩。

--团队协作,保障有力。旋翼系统试验,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参研单位众多。总体气动研究室、强度研究室、旋翼系统研究、飞行控制暨工程仿真研究室、机电设备制造厂等单位的设计师、工艺人员与以综合飞行试验室为主体的试验队伍融为一体,并肩作战,集智攻关,及时解决试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试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科研计划部、条件保障部、质量保障部等科研管理机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服务到一线,保障到全程,每天到试验现场了解试验进度、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和计划安排,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畅通沟通渠道,为试验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凝结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某型机旋翼系统试验的圆满成功,为实现型号研制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后续各种型号的同类试验储备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试验、型号研制成功固然令人欣慰,同样让人欣慰的是通过重大试验和重点型号的锤炼,我们带出了一支技术力量过硬的队伍,一批技术精湛、朝气蓬勃的年青队伍正在与型号一起成长,快速成长。"试验总师余小华和试验现场总指挥刘福华的言语中流露出自豪。这一刻,他们看见了未来同类大型试验的灿烂曙光。

同样,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试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更是今后直升机事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这种精神就是:跨越发展的坚定理念、挑战极限的创新意志、严格管理的科学方法、通力合作的和谐追求、攻坚克难的顽强作风、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征途上,在推进"两融、三新、五化、万亿"集团战略、加速直升机产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这种精神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扬,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大鹏扶摇九万里,展翅腾飞御长风。拥有光荣历史和远大抱负的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人,为建设航空工业强国激情超越、不懈奋斗!

 

苏-80为底盘的固定翼预警机计划:

以苏-80运输机作为研究对象,设想将它改装成预警机,安装三种不同的雷达天线罩后,对其引发的尾翼抖振方面的特性,用弹性模型风洞实验进行对比定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只有装有圆盘型雷达天线罩的载机模型在0°俯仰角、12°偏航角的飞行姿态下才发生抖振,说明其加装各种雷达天线罩激发抖振的可能性都很小. 

作 者: 谭光辉    解江    夏巍    赵令诚    TAN Guang-hui    XIE Jiang    XIA Wei    ZHAO Ling-cheng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刊 名: 飞行力学   英文刊名: FLIGHT DYNAMICS  核心期刊收录: EI SCI NJU 年,卷(期): 2008 26(5)   分类号: V215.36   关键字: 抖振    预警机    气动弹性模型   机标分类号: V21    TN9   机标关键字: 改装    飞机    雷达天线罩    研究对象    尾翼抖振    试验结果    弹性模型    风洞实验    飞行姿态    定性研究    运输机    预警机    偏航角    俯仰角    载机    特性    盘型    对比    安装

2006年新闻:记者日前从在京举行的俄罗斯国家展上获悉:俄罗斯客机将重返中国民航市场,中国国际航空集团公司已经确定从俄罗斯购买2架TU-204型大型货运飞机;另外,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公司还与俄罗斯苏霍依飞机制造公司达成协议,打算进口500架SU-80GP支线客机,合同总成交金额超过20亿美元。 

   自从2000年底最后一架TU-154型客机停飞并返售俄罗斯后,俄制飞机暂时退出了中国市场。如今,随着俄罗斯图波列夫公司推出新一代TU-204型大型客机后,中国又开始购买俄制客机。该机型制造商之一的VIASTAR公司在展会上演示出了该机型。能够用汉语讲话的该公司工程师说,TU-204客机有3个机型,座位数从157个到210个,飞行里程最远8500公里;货机2个机型,最大载货量30吨。发动机既有英国罗罗公司的,也有俄罗斯自己制造的。 

   关于进口500架SU-80GP支线客机一事,据说不是纯粹的购买,而是以散件进口最终在中国组装交付,目前已经完成了相关谈判,只等最后签正式合同。如果此事最终得以落实的话,这将是继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之后第三个将总装线转移到中国的制造商。 

   在哈巴罗夫边疆区展台上,记者看到了SU-80GP支线飞机的模型。据解说,该机为客货两用型飞机,开始研制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苏霍依公司从事短程旅客和货物运输的主打机型,主要用于替代过时的安-24和雅克-40机型。2001年,该飞机进行了首次试飞。SU-80飞机可载重3吨或载客30名,在高度6000米时的最佳巡航速度为410公里/每小时。哈巴罗夫边疆区的阿穆尔-共青城航空制造联合体,是该机型主要关键部件的生产商。

苏-80GP支线飞机为客货两用型飞机,开始研制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苏霍依公司从事短程旅客和货物运输的主打机型。为此机型研制,公司已投入17亿卢布(约合6400万美元),主要用于替代过时的安-24和雅克-40机型。2001年,该飞机进行了首次试飞。苏-80飞机可载重3吨,或载客30名,在高度6000米时的最佳巡航速度为410公里/每小时。苏霍依公司下属的"阿穆尔-共青团飞机制造联合公司"是该机型主要关键部件的生产商。据俄罗斯业内专业杂志《CisObserver》报道称,此次能够促成苏-80飞机采用许可证形式在境外组装生产,得益于中方78座位ARJ-21型支线飞机研制工作遭到挫折,其首飞已被迫推延至2008年。据估算,至2025年中国所需20-90座支线飞机数量为878架。巨大的市场促使也俄方转变思维,允许中方采用许可证形式在中国境内组装苏-80。

 

Z8型预警机复合材料旋翼

 

 

苏-80为底盘的固定翼预警机计划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南海附近挤满救护车 死伤不明
中国尖端无人机现身东海上空 日本战机出
中共军委窝里斗 一位副主席被封杀
5只鸡过河视频一夜爆火!没想到被鸡上了一
突发:两架飞机又在机场撞了 机翼损毁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南海附近挤满救护车 死伤不明
中国尖端无人机现身东海上空 日本战机出
中共军委窝里斗 一位副主席被封杀
5只鸡过河视频一夜爆火!没想到被鸡上了一
突发:两架飞机又在机场撞了 机翼损毁
9人家中聚餐7人丧命 竟是因为吃了 …
美国正在竞争中落败 “中国做了美国人要做
极为罕见!“末日战车”现身前线
罕见!中国总理李强承认了
视频爆火:世界第二毒的蛇在家门口交配 结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