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近距接触韩国"独岛" 让中国海军备感压力
www.wforum.com | 2009-04-26 19:40:28  海军论坛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艨艟云集,舳舻相接。今天,攀上战舰高高的桅杆,展望2009年春天的黄海,中国古籍中“大国舟师,陈兵于海”的壮阔场面恍若再生。

  然而,今夕是何年?这幅场景的意义迥然不同于往日辉煌。这是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中国海军与世界海军的一次近距离的瞩望和握手。纪念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留给国人和世人无尽的畅想。

  喜看“有朋海上来”。这次活动落幕之际,让我们收敛目光,抚摸历史珍贵的绳结,盘点昭示未来的收获……

  ■实力:大国的请柬

  青岛,奥帆中心。

  今天,胡锦涛主席偕各国海军将领,在这里登临“石家庄”号新型导弹驱逐舰,起航检阅中国海军舰机编队和来自14个国家的21艘海军舰船。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举办包括众多外舰在内的盛大海上检阅式,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军事史学家指出,举办俗称“观舰式”的海上检阅仪式,是海洋大国的传统。这一形式始于1342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对英国舰队进行检阅。一百多年前的晚清,1911年4月,中国从英国订购的“海圻”号巡洋舰,曾前往英国参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典礼与海上阅兵。

  那次,中国军舰的跨洋受阅,除了为大英“日不落”帝国捧场,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目的:到这艘战舰的“娘家”——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维修。

  那年,是中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后的第6个年头。中国寥寥无几的近代造船、修船工业在战火中付之一炬。军舰,中国造不出,也修不了……

  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创的人民海军,依然在咀嚼历史的苦果。

  在青岛海军博物馆,记者听到一个故事:人民海军第一任司令员肖劲光,1950年的一天上刘公岛看望部队,竟找不出一艘可以开得动的军舰送他上岛,只能搭乘一艘渔船。船老大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你这个海军司令,还坐我的破渔船啊?”可以想象,共和国第一位海军司令员心里当时是何等苦涩!

  然而,正是人民海军,从历史的淤泥深处,奋然拔起沉重的锚链。60年栉风沐雨,人民海军艰苦创业,发展壮大,已发展成由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陆战队和岸防部队五大兵种构成的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成为具有核常双重作战手段的现代海上力量。

  军人,不能不看重实力。如今,人民海军60岁生日,时光的飞梭终于织就“海上红地毯”——一艘艘外军舰船远渡重洋应邀来访、参加海上检阅。

  今天,中国海上大阅兵震惊世界。当“长征6”号战略导弹核潜艇亮相世界,历史不会忘记当年国外媒体的揶揄:“当美国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的时候,中国的木质鱼雷快艇才刚刚锯开第一根圆木。”如此刻薄的调侃,深深刺痛了国人的心。如今,国际军事观察家则这样评价:“中国海军近10年的发展,超过以前半个世纪。”

  力量,是大国的请柬。青岛港,一位老人这样对记者感慨:“过去,外国军舰不请自来,都是来打我们的。后来,外国军舰来得少,因为我们的海军落后,人家来我们这儿看不到啥好东西。现在,外国军舰挂满旗、鸣礼炮,浩浩荡荡来参加我们中国举办的检阅仪式,我们要腾出3个码头才能让外舰停泊,这是多么大的变化!”

  天翻地覆慨而慷。记者抬眼望去,青岛港的码头工人们,在高高的吊车上挂起一条大红标语:“向光荣的人民海军致敬!”

  ■开放:自信的风采

  今天,海上大检阅,中国新型舰船纷纷首次亮相。然而,很多国家的海军官兵注意到:一艘紧随检阅舰的观摩舰他们很熟悉:舷号“八一”,舰名“郑和”。

  这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幕后花絮。当初,人民海军确定的观摩舰是“温州”号导弹护卫舰。后来,要求上舰采访检阅的记者之多,远远超乎预料,海军领导当即决定:改派“郑和”号远洋训练舰。

  改变,成就一个巧合:郑和,是中国走向海洋的先驱。“郑和”舰,是中国海军走向开放的使者。整整20年前,“郑和”舰单舰跨越太平洋,进入西半球访问美国夏威夷。它,是第一艘越过180度子午线的人民海军军舰,也是中国海军出访次数最多的舰船之一。

  回望600年前,郑和船队“云帆高张、昼夜星驰”,纵横大洋数十万里。然而,当郑和的征帆落下,闭关自守的农耕意识重新抬头,中国走向海洋的脚步也成为历史的绝唱。

  历史的惩罚如此无情。正是在明成祖朱棣为奖掖郑和而赐建的南京静海寺内,清王朝签下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从此,敌国外患竞相来自海上。

  惨痛的教训告诉中国人:开放,是现代文明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是一个濒海国家的生命线,绝不能把辽阔的海洋看成国家的护城河!

  开放,就要敞开胸襟,面向大洋呼吸八面来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春潮,迎来了第一艘西方大国来访的军舰——法国海军“迪居埃·特鲁安”号反潜驱逐舰。此后,外舰来访不绝于途。

  然而,开放之路不寻常。

  23年前,就在今天14国军舰停泊的青岛港码头,美国军舰在新中国成立后首次系缆中国大陆。1986年11月5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莱昂斯上将率3艘军舰来访。

  两军握手,敏锐的国外媒体马上发现:美军官兵落落大方,中国官兵拘谨羞涩。当时担任陪访舰的“大连”号导弹驱逐舰官兵第一次参加外事活动,许多官兵没能与美军官兵说一句话、照一张相,有的水兵在路上遇到美军官兵都低头绕道走……

  谈起往事,舰长李烈视角独特:“开放,要以自信做基础,自信的基础又是实力和阅历。我的前任老舰长们永远忘不了,当年两国官兵互相参观对方军舰,我们的官兵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转来转去看不够;见多识广的美军官兵参观我们这艘舰,是抱着胳膊看两眼就下去了……”

  技不如人,见识不如人,导致自信的程度大不相同,交流的层次大不一样。如今,经过信息化改造的“大连”舰焕然一新,也昂然出现在中国海军受阅编队的方阵中。在该舰所在的北海舰队,一名战士印证共和国水兵的阅历变迁:“哈尔滨”舰技师臧家友,当兵19年,就随军舰出访22个国家、24个港口。

  当年,在美舰来访的码头欢迎仪式上,时任中国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与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莱昂斯还有一段风趣的对话。刘华清说:“有机会,我要指挥你的军舰。”莱昂斯哈哈一笑:“那就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23年后,这段“笑谈”成真:一艘美国军舰,参加了中国海军现任司令员吴胜利担任总指挥的海上检阅。这艘军舰,正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宙斯盾”级导弹驱逐舰——“费兹杰罗”号。现在的吴司令员,当时是某驱逐舰支队的支队长。

  ■海洋:博大的课堂

  4月20日,韩国“独岛”号运输登陆舰抵达青岛港,让中国海军官兵眼前一亮——

  靠码头,这艘军舰没有碰垫、没有舷梯,舰体中段好像“大鱼开膛”訇然开启,伸出两扇折叠的液压钢板,如工程兵的舟桥一般轻轻搭在码头上。韩国海军将领和官兵踩着这座“舟桥”,轻松自如,鱼贯而出……

  掐表一算,“独岛”号靠码头和人员下舰的速度,远远快于普通的军舰。海军装备专家告诉记者:这样的侧舷开舱设计,对于登陆运输舰堪称独具优势,具有很大的实战应用价值。由此看,韩国海军的装备设计理念很新,韩国的造船工业水平很高。

  这幕场景,只是此次多国海军活动中的一个小小的剪影。几天来,中国海军官兵每天都能从来访外舰上看到亮点、受到启发。

  记者发现,与过去相比,人民海军官兵观摩外舰的视角发生了很大变化。来访的墨西哥“夸乌特莫克”风帆训练舰,反映了南美国家海军的一个传统特色——海军初级军官要从帆船水手当起,每天学习爬桅杆、升风帆、打绳结……

  1993年,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研究生苏银荣登上智利海军“埃斯梅拉达”号风帆训练舰航行训练,历时156天,成为第一名环球远航的人民海军军官。印度洋上,大浪如山,该舰以5节航速向前蠕动,舰体摇摆超过30度。船舱里,茶杯从桌面腾空而飞,撞在舱壁上砸得粉碎。80多名实习学员,一个个从铺上摔下来,有的折断了胳臂……

  当时,听到苏银荣讲述这段经历,不少战友感到困惑:“古老的风帆舰怎能训练现代海军?”如今,当“夸乌特莫克”号风帆训练舰出现在青岛港,中国海军军人对它充满敬意。一位年轻海军军官告诉记者:“当海军,首先要直面海龙王,闯过海上生活这一关。初级训练舰,就是要艰苦、简陋甚至是原始;战斗舰,反而要先进、方便、舒适。”

  脚走多远,思想才能走多远;目光有多宽广,胸怀才能有多博大。北海舰队司令员田中对记者说:“中外海军日益频繁的双向交流,影响和塑造了人民海军整整一代人,甚至深深影响了人民海军的建设走向,这绝不是夸张的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的古训,从陆地的车辙延伸到海上的航迹。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海军你来我往,用和平的手臂搭建博大的课堂。翻阅中国海军近20年训练史,训练中心的建立、全训合格舰长的考核、训考分离机制、士官长的出现、海上方面作战长的设立……许许多多的改革举措都是借鉴外军。

  近年来,中国海军学习外军先进经验,已经从静态的观摩走向并肩的演练、合作的切磋,海上课堂空前辽阔——

  首次与东南亚海军海上联合演习、中法海军首次海上直升机互降演练、首次与俄罗斯海军联合举行战略性战役演习、首次在境外与外国海军进行演习、首次与美国海军举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首次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孟加拉国、土耳其等国举行多国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第一次在海外演习中真正使用武器……

  大海,像一个巨大的淬火池。在中外双边、多边联演的大舞台上,中国海军在“拿来”中进步、在切磋中成长。

  ■融入:和谐的力量

  此次多国海军活动,一个现象引发媒体关注:中外海军军官举行业务交流,中国军官首次不再借助翻译,全部用英语。

  对此,一位中国舰长的思考很冷静,也很睿智:“要说会讲英语,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100多年前北洋水师的舰长都是留学英国,英语讲得比我们地道。今天我们这支海军的变化在于,我们不再仅仅是睁眼看世界、被动学世界,而是以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

  这种感悟,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中国海军来说,都弥足珍贵。融入,其标志绝不在于说同一种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主动的作为,就没有真正的参与,就与世界没有真正的共同语言。

  让我们看看,距今整整一百年前,中国和世界在同一张日历上留下的几处历史墨迹——

  陆地:中国开始建铁路。1909年,中国人在燕山山脉打通100多个隧道,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举行通车典礼。天空:中国试着起飞。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展翅异国天空。海上:中国无所作为。这年4月6日,美国海军军官罗伯特·皮尔里到达北极……

  闯大海,对于中国来说,往往难于走蜀道,难于上青天!小农经济形成的拒海心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2008年年底,中国海军首次派出舰艇编队,赴亚丁湾为中外商船护航。外电评述说:“中国海军一纸电令,完成了从出访到出征的跨越。”

  然而,“跨越”哪有这样轻松?只有中国军人,才能读懂这个步伐的内涵。

  海军官兵忘不了:1997年,罗马尼亚发生动乱,我国撤侨,是请希腊海军帮助完成的。如今,远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军舰,恰巧营救了一艘希腊商船。海外媒体如此评价:“中国,还了希腊一个人情。”

  投之桃李,报以琼瑶。变化,就在10年之间。10年风雨,荡涤着人民海军的心胸,让广大将士认清了什么叫做“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思考怎样做才能承担起名副其实的使命。

  参与国际军事合作,履行泱泱大国义务。力量的发展,带来理念的突破。融入的深入,带来误解的消除。

  海军官兵也忘不了:1980年,人民海军由6艘导弹驱逐舰组成的特混编队,远赴南太平洋,执行为我国运载火箭试验护航警戒任务。一路上,外军军舰、飞机都在跟踪监视。运载火箭溅落的时间越来越近,海上外军舰船仍在我舰周围逡巡。中国一位舰长灵机一动,邀请外舰舰长上舰“喝咖啡”,演出一场海上“空城计”,才确保我舰在第一时间打捞运载舱。

  “就像一个人越是神秘,别人越是防备他。”如今,远眺多国海军“并辔而行”的和谐场景,一位海军领导深有感触地说:“中国增强武装力量干什么?我们需要用语言向世界宣示我们的和平初衷,但更需要用军事外交这种国家交往的最高形式,在相互融入的氛围中,让世界不仅亲耳听到,而且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今晚,多国海军活动落下帷幕。喜看“有朋海上来”,我们蓦然发现——

  融入,是一种特殊的杠杆:它的发力是和平,支点是实力,撬动的是大于实力的和谐。

  和谐,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它需要小心呵护,精心培植,勇敢捍卫,更需要互动和交流。(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非胸非腿 古代女子最诱人的身体部位是这里
多少美军派驻台湾 数字曝光
见习近平 曝布林肯准备了“王炸”
出洋相,解放军自曝短板
这一迹象让北京越来越不安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非胸非腿 古代女子最诱人的身体部位是这里
多少美军派驻台湾 数字曝光
见习近平 曝布林肯准备了“王炸”
出洋相,解放军自曝短板
这一迹象让北京越来越不安
中国取得辉达AI芯片突破口 3家大厂被点名
习近平加速中国盛极转衰?起码美国不能这么
日本真的快要“动手”了
亚洲这场战争不可避免了
这才是北京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