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美惊讶:没想到中国政府这次出手竟会如此快如此狠
www.wforum.com | 2009-01-10 22:46:08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62年边境战争后,中国主动退回了发动攻击前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北,并完全归还缴获的印度装备等。但此举并未换来印度的觉醒,相反,两年后印度军队重新返回藏南地区,并大规模移民,以期获得"合理"的占领承认。此举非但严重的损害了中国的利益,而且成为横亘在中印两国之间最大的信任障碍。

那么,印度在大举发展军事现代化并成有核国家后,是否就如一部分网友在上几个贴子中质问的--中国究竟有没有决心收复藏南地区3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呢?笔者对此做一个深度分析。一、从民族感情与法理上,中国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藏南地区。就如XP00网友一直所坚持的--1986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称:"...印度当局企图通过国内立法使它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合法化,这完全是徒劳的,由此而带来的后果也是严重的。"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知,这是不可能向印度做出妥协让步的先决条件。可以说,无论是87~89年的中印边境紧张局势,而是近期来,印度频频加快的备战步伐,都不可能让中国收复藏南地区的决心有任何动摇!从历史、风传、民族感情上讲,藏南地区是中国藏族世代聚集居住的地区,一直以来唯拉萨布达拉宫为自己的圣地,绝无可能加入印度民族的可能。从法理上讲,印度所依据的只是一个中国政府从未承认的"麦克马洪线",而这一条线,只不过是麦克马洪在地图上随手一划所成,并未到实地进行过考查与研究。印度妄想把殖民时代的产物当成圣典,恐怕在这个实力决定一切的世界中会无所适从。从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看,藏南地区有着特殊的情结,它不仅仅是一块绝大多数人没到过的土地,更是受尽西方殖民统治与侵略的中国人在站起来后对自己权益的诉求。任何敏感的变化都有可能激发出强大的民族主义浪潮,这对任何执政者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所以说,于公于情于理于法,中国都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藏南地区。
 
二、西方世界在西藏及藏南问题上会有什么态度?总体上讲,中国虽然经过了长足的发展,国力得到了充分的增强,但在解决西藏及藏南问题上,依然会受到西方世界的影响。印度之所以能在西方与俄罗斯之间左右逢源,一方面得益于各国遏制与平衡中国的战略需求,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其潜在的战略能力及经济市场。如果说到民主制度认同,那基本上瞎扯。别看日本在拼命的拉印度建立"自由民主之弧",那只不过是为了制衡中国的策略。也正因为西方世界有这样的想法,一旦发生战争,西方世界全力支持印度的局面就会再度出现。中国若战印度,必定需要顶住这个压力。西方世界建立在所谓道德与同情之上对达赖的支持,也只不过是其虚弱实体下一种故作强硬的态度罢了。试想59年大军进入西藏打击分裂主义分子的时候,就是所谓的民主国家抗议,又能怎么样?最终还不得回到利益的平衡点上来?所以,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都想抓住最后的机会在达赖身上榨最后一滴油。而这一种阴暗的心理,在08年的前前后后表现的非常露骨!假设达赖亡后,就是藏青会那帮人,敢举起暴力分裂的大旗,西方世界有几个敢明目张胆的支持?!所以说,时间、空间、主动权都在我们手里。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不去参加中欧峰会又能怎么样?有时候太在意别人说什么,相反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局面。

三、中国敢打下藏南地区吗?以长远及深邃的眼光看,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上策。对待藏南问题,亦是如此。但从民族性及印度固执己见的程度看,笔者认为这一战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可以肯定的说,中国完全做好了军事解决藏南问题的准备!与62年边境战争不同的是,中国不在是美国、俄罗斯夹缝中求生的小兄弟了。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军事实力、后勤保障实力都可以支持中国完成对藏南地区的军事打击。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极有可能发生的核冲突。前提是,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这个时机即能让中国收回领土,又能促使国际社会制止印度孤注一掷的冒险。最好一点就是直接肢解,让其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锡金独立、巴基斯坦复国、不丹、尼泊尔重获自由选择权。有人说印度也不是纸糊的,它就那么容易让你打下来?呵呵,不错,近些年,印度为了防范中国,将全国三分之一的兵力调集到北方战区,十个山地师中有九个驻官运亨通在中印边境地区。相比之下,中国只有驻林芝的一个山地师,貌似实力上中国要弱于印度。但你别忘记,62年打印度所建立起来摧枯拉朽的心理优势一点也没消失。在解决补给难等严重制约后,中国的战力将得到倍增。下到山南地区,那与内地的气候条件别无二致,只要有充分的给养,打个十年八年,一点问题也没有。况且中国如果说再次下手,绝无62年那般退回山北的理由。中国敢不敢打是大家经常问到的问题,谋万世者不急于朝夕之间。兵法中有云,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机会没来的时候,先要眯起眼睛,机会一旦来临,则要毫不迟疑的痛下杀手!这些年为解决藏南问题,咱可没少动脑子。从装备到兵力合成,那是不上高原的军队无法获取的经验。美军特种部队为什么热衷于和印度军队结伴上雪峰?那是战略需要。可以这样说,印度想在此问题强硬到底,那只有战争一条路可走。

四、中国在藏南问题上如何布局?前面我们说了会不会打,敢不敢打的问题,下来我们讨论一下怎么打的问题。要打这仗,可不是开着军队上去就轰的问题,得有合适的战略时机与政治气候。有人说世界格局,浩浩荡荡的走向了和平与共容,那是扯淡。在只有利益的世界中,一旦发生利益冲突而又没有妥协的选择,只有战争一条路可以走。就如08年8月8日的格鲁吉亚,毛子等这一天等了整整十年!机遇瞬间即逝,俄罗斯正是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机会,一把把美国主导下的北约东扩王牌压在手下!这一仗打的不同寻常,别看俄罗斯损失了多少装备,单单就这摧枯拉朽的一击,北约东扩大最少得推后十年!而且俄罗斯打开了美国试图关闭俄罗斯与伊朗通道的阴谋。上篇我们说到了,美国之所以不遗余力的在中亚插入一脚,与其"欧亚大陆战略"阴谋是分不开的。北约及美国在阿富汗的驻军,是一石四鸟之术:第一是遏制俄罗斯南下;第二是遏制中国西进;第三是踩住中东第一军事强国伊朗;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控制中亚,打断欧亚大陆的联系,彻底掌握世界的主动权。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欧亚大陆存在一切成为世界中心的条件--人口、能源、技术、空间、文化。而美洲大陆则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区域,缺乏多样性的继承与发展空间。所以,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不管经济形势多坏,美国向中亚地区的渗透是不遗余力的。谈到这里,我们就必须把藏南问题的解决放在中亚及南亚次大陆大的战略格局下去考虑。在这里对于中国来讲,有两个国家是核心的--巴基斯坦与伊朗。伊朗之所以能撑到现在,以致精锐的以色列军队不敢对其动手,主要与俄罗斯与中国在背后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不仅限于政治、道义、军事上的支持。如果说美军敢于踏入伊朗的土地,那么伊朗的土地上同样会出现另外的军队。这不是一国之争的小事,而是关系到五十内,这个世界上谁有发言权的问题。呵呵,有的人也许会说,发言权算什么东西?可就这个发言权,日本人想了二十年,至今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及!所谓的发言权,就是参与游戏规则制定的权力。它是所有谋求的权力的核心!中国若要支持伊朗,那巴基斯坦通道对于中国来讲意义则非同寻常。中国为什么几十如日发展与维护和巴基斯坦的关系?那是因为从第一代领导人就知道,中国要前出印度洋以西地区,绝不可能受制于马六甲水道,绝不可能把自己的生命线交在自己所不擅长的海洋之中。这是印度以西地区。在印度以东地区,中国为什么要经营缅甸?因为一旦中国与印度发生大规模战争,陆地遏制印度向中国云南进犯,海路遏制印度控制马六甲海峡,缅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地理位置。成都军区的14军为什么要驻在昆明?那是战略防御的需要所决定的。中国的战略轰炸机部队,80%的都部署在兰州军区,那可不是怕让别人炸光了。美国人不是说15分钟能打到中国的任何角落,可印度有这个能力吗?中国的主战装备,全部经过了高寒地区的考验。中国所装备的装甲火箭炮部队,印度根本就没有。一旦战争开始,估计印度北部军区80%的部队会成为战略打击的靶子。现代战争,早已不同以过去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攻坚战。中国新型战机远程攻击印度军队的后方,切断印度军队的补给线,动摇印度的战争意志,等北部残余部队想打的时候,战争恐怕已经结束了。然后就是无休止的争论、摩擦与小规模冲突,最终战争平息,创伤忘记。从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反击战看,中国所需要的,也是抓住机会,一击而中。倘若印度聪明一点,则不要步美国棋局,老老实实坐下来谈。还是一意孤行,想搞个混水挥鱼的事,那下场很难说罗。

五、真的插入一脚?说说这次到亚丁湾的169、171舰队前面我们说了中国在陆地上的布局,下面说说海上。最近吵的沸沸扬扬的有两件事,一是英国"邀请"中国派兵加入阿富汗"剿匪战争";另一条是中国兵出索马里、亚丁湾打击海盗。其实这两件事很有意思,英国的"邀请"在先,中国对于自己擅长的陆战却没一点点反应。打击海盗的海战在后,就在众人争论不休的时候,中国却一锤定音--派兵打击海盗!更让人大跌眼镜的居然派出的最先进的"南海四大金刚"之二,169、 171舰队。中国为何如此高调?前面笔者也作了解析,总体归为三点:第一显示威慑力量存在;第二为航母成军练刀;第三在印度洋插入自己的一脚。除此之外,笔者也对印度与巴基斯坦目前紧张的局势作了分析。我们看到,从中国政府模糊的态度到突然清晰的决策,期间发生了一件非常事件--孟买袭击案。此案发生后,印度指责是巴基斯坦在幕后操纵了袭击,并给了巴基斯坦一个月的期限,到12月26日不达到印度的要求,印度便要军事打击巴基斯坦境内目标。前面我们说了,巴基斯坦在中国前出西亚、非洲、平衡印度的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战争威胁,显然就是对中国的战争威胁,中国需要作出适当的暗示来制止印度的冒险欲望。兵出印度洋,实际上在暗示印度,如果说发生战争,中国不会坐视不管!至于有网友分析是否有更先进的战舰在造,才派不太先进的 169/171进军印度洋,笔者认为并不正确。对于南海舰队的另两艘金刚--168/170,特别是168舰,西方情报界对其的性能等了解非常清楚。假设一旦在印度洋发生不测事件,168可以说是完全处于"透明状态"。169/171则不然,西方情报对其了解不多,更重要的是,作为中国未来海洋战略的验证舰,169/171与168/170有着不尽相同的东西,关键时刻,有拿得出手的绝活才行。呵呵,与西方世界期望的不一样,169/171前出印度洋,可不是去打海盗的,而是护航。初看貌似没有什么不同,实则有天壤之别。护航意味着在有必要的情况下,169/171可以到达它需要到达的地方!譬如说波斯湾地区!海盗这个营生不只亚丁湾有,据说马六甲也不少......可能更让印度不爽的是,中国军方暗示,"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会考虑其它舰队进行轮换。"这也意味着中国可以大摇大摆的在"印度湖"里洗脚了。当然,169/171孤军深入,是有十分风险的,其战略意味深长,战术价值不高。或许有人会问,如果说如99年一样的"误炸事件"发生,中国会怎么样?那笔者告诉你,如果说有人敢暗地里对169/171下手,169/171敢去就敢打,而且会下杀手反击!那才是震悍级的事件。99年的事,再也不会发生了 至于说到到底有什么货坐底,呵呵,咱不多嘴。
 
六、都是跑龙套,其实主角是谁?有人会说,说这久中印之争,美国是吃素的?当然,就目前的形式看,无论任何地区的冲突,背后都少不了美国的影子。而围绕中国周边的这些热点,如果说没有美国的支持,早就解决了。而这一次印度"911"事件后,也少不了美国的影子。笔者在前文中也讲过,美国要进驻中亚完成一石四鸟之术,必然少不了巴基斯坦的支持。近些年,美国在离间中国与巴基斯坦的问题上不遗余力。穆沙拉夫下台,巴基斯坦国内政党分裂,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扎尔达里到中国来要援助,为什么会空手而归?主要是他一些事情没做到位!如果说想巴结美国断了中巴传统友谊,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必然是巴基斯坦军方。中巴两军的感情那不是一般的深厚,这是关键时刻能解决巴基斯坦问题的重要筹码。在地局间大国纵横捭阖的角逐中,美国才是坐在幕后真正的推手。它既可以推动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也会暗示印度放手教训不听话的巴基斯坦,它的目的当然是消除潜在战略对手中国。美国大惊,没想到的是,一向软弱的中国政府,这次出手竟然如此快,如此狠。如果说中国取消中欧峰会是对为美国遏制中国政策跑龙套的欧洲各国一击重击,那么介入印度洋则是对海权要求的明示--中国有捍卫海洋利益的需要和权利,中国也有敢于捍卫海洋利益的权力与勇气!大国纷争,点到为止。一个劫手,都不会下死。中国兵发印度洋后,赖斯急匆匆的跑到印度与巴基斯坦"降火"。嘿嘿,看来虽为超级大国,黑社会老大,如果说想靠这打仗转移经济危机,也不是那容易的事!总结一下,说这多,其实也就一个意思,谋定而后动,十年不飞,一飞冲天。中国有决心、有能力、有办法、有智慧一劳永逸的解决藏南问题!
作者:不详

(0)
相关新闻
中国新武器曝光:主动防御系统、全景摄像头新驱装备直-20:成海军航空反潜主力直升机
96B坦克补充定型实验完成 赛场神车会装备部差距有多大:中国拥有世界强炮兵 印度试射
张召忠:对于中国陆军 这项改变比多少辆99直20再曝新照:机身诸多高科技细节清晰展现
中国又有新制导武器:射程300公里比东风导59式主战坦改装成火力支援车 用无人版炮塔
直19改进版增加导弹逼近告警系统 成未来主解放军炮击金门传奇一幕:炮弹打进美制8英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国陆军"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一张照片曝光 北京的脸丢尽了
中共情色档案中的薄熙来情妇有名有姓
这次美国或许失算了
胡春华有了“新职务”
北京扣动扳机 人民币贬值开始了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一张照片曝光 北京的脸丢尽了
中共情色档案中的薄熙来情妇有名有姓
这次美国或许失算了
胡春华有了“新职务”
北京扣动扳机 人民币贬值开始了
信号!北京正在向现实低头
伊朗被中东这3国给卖了!
这一幕,终于在深圳上演了
撤出中国,苹果跑的也太快了
习近平继续走钢索 有人背着他展开行动?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