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组图)首次曝光!中国进口美制AN/TPQ-37炮侦雷达
www.wforum.com | 2009-01-04 12:50:03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科罗廖夫 2009-01-04

  我标题党了,准确地说,应该是“去年首次曝光”。本善对这新闻的评论,其实整整晚了一年,去年,也就是08年1月3号,CCTV军事报道里,出现我军炮兵某部的新闻,出现一个陌生设备的边角,外形很令人费解,想了半天也不能跟任何国产装备挂上号,把上面这个截图研究了很长时间。。。。

  后来经过对比,才突然灵感发现,原来这是车载炮兵侦察校射雷达,而且是原装进口的美国造“火力发现者”AN/TPQ-37炮侦雷达。20年前,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这次是在CCTV和中国公开媒体上首次曝光! 

  本善花了好几个晚上,放弃了喝花酒,放弃了休息,一头扎入故纸堆,对这种雷达在中国军队服役的情况作了些研究,未必正确真实,欢迎批评指正。
  1987年,处于准盟友蜜月阶段的中国和美国,签署了“友好军事援助”协议,内容很复杂,有好多种武器装备的交易,譬如“和平典范”歼-8Ⅱ战机的改进。这些协议的其中一个,就是《美国陆军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售四部AN/TPQ-37雷达装备以及随机备件和技术保障》协议书,1988年美国陆军根据协议向我军交付两部该雷达。1989年爆发“6.4事件”后,美国佬单方面中止了协议,一直到1992年,美国总统老布什离任前,为改善中美关系,才把后两部雷达交付我军。关于这件事,最为有力的证据是老布什的回忆录,上面就记载了后续交付雷达和中美合伙在东北和新疆建设对苏电子监听站的事。本善认为从这件事,以及6.4后美国继续交付黑鹰直升机和鱼雷等武器中能看出来,美国佬做事从来都是从利益出发的,而不是从他们标榜的什么所谓民主自由人权出发。从重合同守信誉方面看,美国佬办事还是比较厚道的。

  该雷达进口后,全部装备在我军总参兵种部炮兵局炮兵电子对抗雷达大队(本善怀疑,有一部可能分给了宣化炮兵学院),由美国陆军部技术人员负责组装、调试,并于88年在南京汤山靶场进行了首次实弹射击试验。该雷达大队深受军委领导重视,多次参加演习、试验、表演和教学保障工作。2000年前主要完成的任务有:1988年10月宣化雷达战术试验;1989年全军新武器展;1994年全军夜战、夜训新武器展;1994年保障总参四部军用卫星试验;1994年底宣化炮兵演练。

  我军通过部队使用和大量试验认为,AN/TPQ—37雷达具有相当好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侦察范围大,发现概率高,定位精度高,速度快,机动性能好,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高。此雷达抗干扰能力特别强,94年总参炮兵局曾在黄羊滩靶场专门试验,发射30发不同类型和高度的箔条干扰弹,均未能对该雷达产生干扰效果,未达成掩护弹丸的任务。使用国产10cm雷达干扰机(与TPQ—37雷达雷达波长相同),连续波功率100瓦,架设高度5米,只有在距离雷达30~40米的范围内,才能对该雷达造成有效干扰和掩护空中弹丸(正常情况下的战术要求是干扰机至雷达的最小距离为15公里以上),所以,可以基本确认,上世纪末之前解放军的技术手段,无论主动干扰和被动干扰,都无法干扰TPQ—37雷达作业。而且该雷达还有个功能是探测干扰源,方位精度10密位,甚至可以使用两部雷达对干扰源进行坐标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反炮兵火力的要求。

  该雷达性能优异,我军似乎很满意。90年代初的实弹射击和演习表明,该雷达对我军152毫米加榴炮的侦察距离达27公里以上,捕捉概率95%以上(高于85%的指标要求),定位精度54米(高于94米的指标要求),而且这数据是受演习场地和地图图幅限制条件下测得的,由于雷达、火炮阵地和落弹区难以拉开距离,所以最大距离只测试到27公里。在实弹射击捕捉定位试验中,一般确定炮位坐标的时间为7~12秒,在山地可采用数字高程修正,直接输出坐标。

  我军认为TPQ—37雷达的缺点是多目标不够强,对于阵地距离相差200米以上同时发射炮弹的情况,距离坐标侦察可满足要求,但在方位坐标辨别上就未达到美军吹嘘的指标。还发现该雷达对加农炮一类弹道低伸的火炮阵地定位精度不够高。另外雷达比较笨重,密封性能差,在我国高温多雨潮湿的南方地区,故障率容易升高。

  我军在90年代开始摸索试验反制这种雷达的方法,发现使用901型雷达侦察机,测向精度5密位以下,采用多站交叉定位,就可以很容易测定该雷达的阵地位置,而且定位精度能满足我方火炮射击摧毁敌此类雷达阵地的要求。由于周边很多国家装备有TPQ—37雷达,例如对岸台湾就有2部,韩国有5部,另外印度在中国获得这种雷达18年后的2006年,进口了12部TPQ—37雷达(这时候我军的同类山寨产品都问世好几年了)。因此我军寻找反制这种雷达的战术战法,在未来战争中,是很有意义的。

  这个雷达,也是海峡两岸不多的同样式武器之一,台军1986年8月从美国引进2套AN/TPQ-37雷达,装备于军团炮兵指挥部,战时主要保障军团炮兵群进行反炮兵作战。而我军的这种雷达平时主要由总部掌握,战时加强到集团军一级的炮兵部队。

  仅有四部AN/TPQ-37雷达,是远远不能满足我军需要的。所以90年代以来,中国在该雷达基础上,研制出SLC-2车载远程相控阵炮位侦察雷达,据电子集团自己吹嘘,性能超过美国原版。同时,还研制成功类似美制AN/TPQ-36的BL904型(704A雷达)的中程相控阵炮位侦察雷达,配属在 PLZ-45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系统中。SLC-2远程侦校雷达、BL904中程雷达以及371型近程雷达(乃是上世纪八0年代从英国引进的“辛柏林 ”迫击炮侦察雷达基础上的山寨型),构成了远中近程相结合的炮兵侦察雷达装备体系,实现了探测距离上的衔接配套。所以本善认为,中国在炮兵雷达装备领域,起点比较高,技术水平比较先进,产品比较多样化。
  “火力发现者”AN/TPQ—37炮侦雷达是美国雷锡恩系统公司研制的相控阵体制炮兵侦察校射雷达。1980年装备美国陆军。用于侦察敌人纵深内火炮(火箭)发射阵地位置,能对多门火炮同时定位。对己方火炮射击弹着点位置进行校正,同时预测敌火炮弹着点位置。作用距离:对火炮为30千米、对火箭炮为50千米。该雷达是当时西方最先进的炮兵侦察雷达。可实现阵地工作过程全自动化,雷达天线电子扫描,同时探测、跟踪、处理多个目标,一旦确定炮弹弹道,敌火炮发射位置的坐标通过音频数据通信网络自动传递给炮兵射击指挥系统,反应速度极快。缺点是相控阵天线体积较大,不便于伪装。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就是依靠这种雷达和指挥系统,用射程比较短的M198火炮,打垮了射程比较远的伊拉克炮兵。

 

  本文的参考资料:

  《火控雷达技术》1995年第二期

  《火控雷达技术》1999年第十二期

  《外军炮兵研究》1998年第三期

  《现代兵器》1993年第十期

  《兵器知识》2007年第七期

  老布什回忆录——《重组的世界:1989-1991世界重大事件回忆》

 


我军TPQ—37炮侦雷达原来都装备在总参兵种部炮兵局炮兵电子对抗雷达大队,现在是哪个部队装备不太清楚。

 


牵引状态下的TPQ—37雷达

 


  中国在TPQ—37雷达基础上,研制出SLC-2车载远程相控阵炮位侦察雷达,据电子集团自己吹嘘,性能超过美国原版。

 


相当于美制AN/TPQ-36雷达的BL904型(704雷达)的中近程相控阵炮位侦察雷达。

 


704A雷达的介绍,属于中近程炮侦雷达,一般装备在我军炮兵团(旅)指挥连雷达排(站)。

 


  国产371型雷达,属于近程炮位侦察校射雷达,主要装备团属炮兵部队,用于侦察迫击炮或短程火炮阵地坐标。其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辛柏林”迫击炮侦察雷达。我军1984年引进,并在老山对越作战中屡建奇功。

 


  TPQ—37雷达控制舱,左侧是改进后的地图坐标显示器,右侧是TPQ—37雷达原来的地图显示器,这种纸质滚筒式地图坐标仪,在国产ASN-206无人侦察机的地面系统上也有应用。


 

(0)
相关新闻
中国新武器曝光:主动防御系统、全景摄像头新驱装备直-20:成海军航空反潜主力直升机
96B坦克补充定型实验完成 赛场神车会装备部差距有多大:中国拥有世界强炮兵 印度试射
张召忠:对于中国陆军 这项改变比多少辆99直20再曝新照:机身诸多高科技细节清晰展现
中国又有新制导武器:射程300公里比东风导59式主战坦改装成火力支援车 用无人版炮塔
直19改进版增加导弹逼近告警系统 成未来主解放军炮击金门传奇一幕:炮弹打进美制8英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国陆军"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乌军战线快要崩溃了 俄军惊人坦克曝光
以色列导弹袭击后,伊朗马上宣布…
国际首次 中国成功研制出这种芯片
习近平和朔尔茨在钓鱼台散步 让人刮目相
通车才3年:中国造价2亿的大桥 风一吹就倒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乌军战线快要崩溃了 俄军惊人坦克曝光
以色列导弹袭击后,伊朗马上宣布…
国际首次 中国成功研制出这种芯片
习近平和朔尔茨在钓鱼台散步 让人刮目相
通车才3年:中国造价2亿的大桥 风一吹就倒
固态电池 开始出现“人传人”现象
俄外交密件曝光:俄乌之战真正目标是…涉及
讲讲墨西哥考察经历 方知中国制造现状
气炸了!北京突然披露“君子协定” 要对方
彭博:中国或将超越传统的经济大国G7集团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